【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山径文学社是1985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一群少数民族青年自发组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学组织。)
东方女儿国
——探秘.当今人类社会仍存的
最后一支母系氏族摩梭人(下篇)
【段德凤】

泸沽湖与女神山的前世今生
情系泸沽湖,梦归女儿国。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落水(今泸沽湖)是一个60多平方公里的美丽大草坝,古老的泥月乌人(今摩梭人)的人间天堂。坝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灵巧、美丽的姑娘,一个心存恶念的山神对她垂涎三尺,想独霸己有抢走她,被摩梭人的菩萨“脊尊独玛”救下,并封她为管花仙子格姆女神。
然而,格姆姑娘在人间时就与众男孩有过“阿夏”关系,到天宫菩萨那里后,仍遵循民间民俗不守清规,与东岳泰山公子有了“阿夏”关系,在天界,她的这个行为属犯下了天条,于是被“脊尊独玛”贬下人间落水、永宁看管这两个草坝,镇守两坝一看管就是800多年。孤独寂寞的格姆女神因此情思绵绵,悲伤万分,忧郁成疾。

不久,她被英俊多情前来看望安慰她的喜马拉雅山神、梅里雪山神、玉龙雪山神等白马王子般的山神所吸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多情美丽的格姆又与他们有了“阿夏”关系。沉迷于“阿夏”关系的格姆女神于是失职,被企图霸占美丽富饶草坝和她的恶龙盯上,恶龙先是几次设计派遣虾兵蟹将锁死两坝中的两条河流,企图淹死一切生灵,从中获得草坝和格姆,由于“脊尊独玛”菩萨的及时发现与施法,草坝与坝上的人们免遭了一场劫难。
不甘心多次失败的恶龙,后来又用重金收买了穿地神土行孙,伙同玉皇大帝不成气的三太子等设计使坏,入夜间使得落水坝变成了一片汪洋(今天的泸沽湖),坝上的猪、牛、羊、马和相当一部分劳累了一天正在休息或待客饮酒的男人们,不经意间便成了恶龙等的美餐,他们不知不觉地到了那极乐世界;而正在做晚餐与喂牲畜的聪明、能干、伟大的女主人们,见突如其来的大水只得急中生智,急忙把孩子们放在喂猪的木槽里划到岸边,并在岸上烧上大火引导搏击大水中的人们上岸,摩梭人用来热情好客招待客人喝酒的大木摞平房,此时成了正在喝酒客人和男人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后来就有了猪槽船的来历传说和摩梭人家无论是土司、还是百姓或贫穷富贵人家住大木摞平房及火塘常年不能熄灭的传承与风俗。

因此,再度玩忽职守的格姆女神被“脊尊独玛”叫来天兵捉拿审问。玉帝先是将其判斩,后因群山神与女神有私情而对该判决不服上访和无事生非闹事等,玉帝觉得众口难犯,没办法改判为“挖去右眼丢在湖中,永世不得返回天界。”潇洒帅气而风流的众男山神们,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因己受到挖眼等惩处,自知过失,忧愁万分,一夜之间却愁白了头。你看,山神们他们头顶上个个至今全满是皑皑白雪,他们哭起来流下的眼泪就变成了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而女神的身躯却变成了狮子山,泸沽湖畔就有了一座仰卧的格姆女神山。
有了血泪的教训,格姆女神便忠于职守,她骑着白马,背着剑箭,保佑着泸沽湖畔草茂蝶飞牛羊壮,保佑着摩梭人的安康幸福,男山神们则采取夜来晨去的相会方式,同心上人保持着神秘的“走婚”关系。而水天一色的泸沽湖里,从此却长出众多的多情的水性杨花。这也就成为了摩梭人家姑娘不嫁出门,男儿夜访走花楼不娶的走婚由来。
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摩梭人为消除格姆女神的寂寞,答谢她的镇守之功,都相聚在一起,摆上贡品和酥里玛酒与她做伴过节日;阿夏、阿注们则在金笛声声中也聚集到一起,在“啊哈叭腊”的歌声中,在欢快的摩梭锅庄舞中,相互传递心仪与爱意,结成较为稳定的走婚关系。
好了,我的家乡是一个神秘的女儿国。您们到这里来很辛苦,阿妹我为大家现献上一首《小妹小哥来相会》歌,我不要掌声,更不要小费,只要您们协助与我一起呼和随唱即可。“亚索,亚索,亚亚索……那那那!”摩梭美女小马拉姆的旅途介绍,就这样在欢乐、高扬和热烈的歌声与掌声氛围中结束了。

见 证
下午两点钟,我们到达了泸沽湖畔。来到云南方建筑的观景台上,游客们被古老又神秘、魔幻而神奇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景观所吸引,远景观山,近处賞水。大家纷纷争先恐后的挤至前台抢拍照片。我的手机早被孙子要去拍照了,我只好站在稍高处欣赏着这高原上的绝世之作。
太阳下,远处女神山极似那妸娜多姿仰天而躺着楚楚动人的少妇,她那风姿如同晨曦的初照,靓而不俗,气质如兰,淡静中透着几分不凡而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湖的北面对岸与人们的眼前,无论是那飘逸的头发、额头、眼、鼻、口,还是那脖子、胸部、肚、脚等,可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座山雕琢得如此出神入化,让人陶醉其中,怪不得人们还称其为朝阳女神山。

神奇与我们相约。来到摩梭家园码头,几十艘猪槽船穿梭于湖面之上。镶嵌在这海拔2690米高原上的泸沽湖,在炽热的太阳光下,远近山水均染色,深蓝色的、淡青色的、浅绿色的湖水,波光潋滟,如梦似幻的五光十色,如同璀璨的明珠在闪烁。每艘猪槽船上,由世居湖畔身着古朴服饰的两男摩梭船工在船头各负责一边,双手执着船桨使劲向前而划,船尾女摩梭船工则以女儿国的主体身份掌着船向,她一边划一边向游客们介绍那神奇的故事;宁静的水天之间,还时不时飘浮着传来那独特悠扬的摩梭民歌。
我们的船划到里务比岛时,船工介绍了岛周围几处能看得清楚约十多米水深的湖中岩石地下水泉,并说该湖水最深处达92米。我用船上竹杆测试了一下湖水的深度,湖水极似我们湖广南岭山脉深山中的清水河,水,視浅实深,虽是盛夏处暑,但非常凉爽清透,水的可见度在20米深之内。顽皮的小孙子,还用矿泉水瓶装上心仪的湖水,又采摘了两枝湖中水性杨花盛上养着;日后还带回广东珠海了呢。

为了再见证女儿国的更多奇风异俗,我们选择了摩梭人集居的落水村落住了下来。晚餐,笔者一家子不去旅游开发商和上海人经营的大酒店开餐,特意选择到一家当地摩梭人在自家自营的民宿店里吃饭,去走访母系氏族摩梭人家。这是一家可经营五桌饭菜的店,主管当然是享有家庭至高权威的一位年近60岁左右的女主人,约近30岁美貌如花的女儿坐台观事,但她从不直接与客人相处,凡事都由她转其女主人出面处理,20多岁的帅儿子和老实巴交的舅舅则负责厨房与餐桌上的运作;我们点了个石锅野蘑菇炖土鸡加土豆片蔬菜等,一盘苦荞饼和锅巴油炸饼小吃后,女主人说:“够了,我们的份量足,您们会吃不完的。放心,尽管吃,土鸡、蔬菜都是自家种养的,苹果、包谷、蔬菜和茶水与配料不计费为送的,总费156元。欢迎您们来我们家里吃饭做客。”多么温馨的母系氏族家庭,多么朴实厚道知足的摩梭人家啊!

夜幕降临,我们应邀去参加了村寨里的篝火晚会,虽是些听不太懂的摩梭语,也没跳过的男女共欢的甲搓舞,但幸有摩梭朋友在旁给我逐句介绍《走婚歌》歌词:“阿嘟喂,阿嘟喂,鸟儿扇着翅膀,顺着山梁飞走了。阿嘟,我在等你来,等得心儿跳起来。阿嘟喂,阿嘟喂,月亮升起来了,快把火塘烧起来。阿嘟,你要等我来,我没来呀门莫开。阿嘟喂,阿嘟喂,我在等你来,等得眼泪掉下来。”
舞会结束后,我们觉得时间还早,便去村寨小邑走了一圈。说它小邑,乃名符其实实实在在的摩梭人古之集居村落,但规模不大,一条主街三条横道加里弄,虽算不上富街豪巷弄,但也不算穷街陋巷弄,由于街道不宽,来往车辆只能停在村寨口外。

此时的街上,基本上见不到当地摩梭居民,街店商铺中经营的酒店、小吃店、水果店和卖野蘑菇、烤全猪烧烤等店主摊贩都是外地经商人与游客。当我们走到一蘑菇店前欣赏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蘑菇王”时,好吃的孙子被烧烤的香味诱惑要吃烤串,于是我们便去相邻的酒馆夜宵小吃店购买。谁知这家店里的童老板是湖南老乡,夫妻二人为文化人,十多年前为体验生活寻找创业发展来到这里,因喜欢这里的格姆女神山,喜欢这湛蓝宁静天高皇帝远的高原湖泊,还有落水、渔坝、情人滩、连心岛、阿夏幽谷、阡陌纵横的走婚路桥等悠远诗书雅韵环境,而且经营也可以,于是就住了下来,湖南卫视曾为他们还作过专题报道呢;见是老乡,心境又近,所以话语也投机,很自然地便聊了起来。我问他,此村寨小邑除了湖上船工衣着自己的特色服饰外,为何民族特色和民居建筑等都缺乏古香古色味。他告诉我,这个民族有他特定深厚的夜晚文化底蕴,因人口不多,长期受到众多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村邑建筑是原村居与现代结合规划建的,宁蒗县这边是小凉山,明天你们去湖的那一边,也就是四川的大凉山盐源县泸沽湖,那里的村落、民居建筑、两根神柱摞成的大木摞平房、万亩草海、特色客栈、走婚桥、阡陌纵横的走婚小道、恋情似水的韵味花楼等等,就比这边浓厚多了,近些年的扶贫开发力度也比这边大得多。

这时,受过高等教育,胸中有点墨水的女儿提出要去湖边领略感受高原湖泊月下之夜景与神韵。我们便来到湖边栈桥之上。泸沽湖的夜晚是那样的宁静而神秘,它把皎洁的月亮紧紧揽在怀中,把深深的情与愛沉浸在心底。女神山则薄雾缭绕,朦胧中宛如一位披着蝉翼轻纱仰躺着的女人,尽展那特有的风姿与韵味。身边,湖水无语,微风卿卿。微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湖边上的那垂柳恋恋依依,也在轻拂着湖水,它撩碎了湖面,使得湖水泛起一圈圈的银波涟漪,仿佛在诉着夜月之间下的柔情。猪槽船却在碧波荡漾中轻轻地摇曳飘荡着,宛如缱绻闲云与苍穹不离不弃。洁净淡雅的水性杨花在耳鬓厮磨,仿佛也在悄悄的诉说着东方女儿国摩梭人千年的故事。(2024.9.21于珠海)

尾韵:摩梭人在泸沽湖篝火晚会上跳甲搓舞
【作者简介】段德凤,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在城步县党政机关工作过几十年。原市青年书协理事、市书协会员、县书协理事,市县人大代表。经常在国家和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作品】
点击链接段德凤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