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一路歌——致青春
风 雨 兼 程
作者:刘汉江
这是一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歌了,当初是歌手程琳演唱的。歌名不错,歌词很好,旋律也很美,时隔多年,我还能记得这首歌。
今天你要去登程/正是风雨浓/山高水长路不平/愿你多保重/记得那年初相识/也在风雨中······这首歌的歌词很抒情,有一种淡淡的落寞、迷惘的愁情,或者还有依依惜别的离伤。我之所以喜欢这首歌,大概是因为这首歌流行的八十年代中期,此时的我恰好正处在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这个人生交接点上,歌曲传递、表达的情感和我当时的境遇、心绪是一致的、共鸣的。
1985年7月,我从高中校园走向社会,从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学生成为一个建筑工地上灰头土脸的泥瓦匠(我绝无对此职业的讥讽嘲笑贬低之意),高考落榜、复读无门,进单位没背景,迫于生计,只好到一个建筑小工头那里拎灰桶,梦想和现实落差很大,我的心情一度阴暗和沮丧。建筑工地上的苦脏累自不必说,像抬砖头、抬水泥、抬楼板(当时建筑机械还很少,绝大部分全靠肩挑手扛)这类超重体力活压得我汗流浃背,直不起腰来。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我在学校读书时有个心仪的女生,对我有点意思,毕业后还给我写过几封信,但当她得知我成了一个瓦匠后,对我彻底失望,也从此没了音讯。
再苦的日子也要一天天过下去,再颓废的心情也要一天天振作起来。中午时分烈日当头,工友们坐在树荫下乘凉休息,我捡来一支破排笔(建筑工地上往墙面上刷石灰水用的),蘸着灰桶里的水,往一块水泥板上写字,只写一个字“学”,写上一个字没几秒钟就消失了,我就再写,一连能写几十遍,上百遍,我是后悔中学里没有好好读书,我想激励自己一定要好好学,要用知识改变命运,直到现在,我写的毛笔字当中,就算“学”字还有点书法的样子。晚上收工,我要骑十几里路的自行车回家,回家途中,我为了消除疲劳,也为宣泄郁闷的心情,我一路骑着车,一路大声唱着这首《风雨兼程》——今天你要去登程/正是风雨浓······
晚上回到家,吃过晚饭,我总要看上二三个小时的书才睡觉,父母知道我的心思。当邻居的同伴们邀我看电影或者打扑克时,我一般都不参加,他们挺纳闷:都做了瓦匠了,还读什么书,装什么斯文?!我笑了笑,不作解释。
第二年,我考进了一所学校,结束了我的瓦匠生涯,开始了一个新的旅程。
虽然,我后来的道路也并不顺畅,磕磕碰碰,风风雨雨,一直到现在,也并没有功成名就,志得意满,但我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几十年的人生历练让我懂得:人生的道路本来就是坎坷不平,栉风沐雨在所难免。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风雨兼程,或者说又怎能不风雨兼程?!因为你不经历风雨,就不可能见到彩虹;你不敢面对风雨,就只能停滞不前或者半途而废······
这是一首我一直喜欢和怀念的老歌,想起这首歌,我就会想起那段青春难忘的岁月。
在这样的的歌声里,我一路风雨兼程,走过昨天,走到今天,走向明天!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