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曲十五首】:
诗一:
仲 春 随 感
文/曾振华
(一)听春
贯耳雷鸣特别神,
无非鼓舞赏春人。
寒流伴着甘霖洒,
滋润禾苗又洁尘。
(二)赏春
二月时临草露芽,
起身小麦密麻麻。
风催春韵农耕事,
可赏向阳油菜花。
诗二:
三月踏春赏游
文/曾振华
又遇芳菲三月天,
容身世外探尘缘。
初临玉岭闻风语,
渐入膏田沐紫烟。
鸟叫回音春谷荡,
溪吟淙汩柳莺翩。
欣游忘却旅途倦,
续昼舒情听落泉。
诗三:
遊 长 河 公 园
文/曾振华
长河公园百花开,
白玉兰香暗射来。
万朵千人春共舞,
红黄绿紫展同台。
诗四:
苗乡唱春晓
文/曾振华
春来雨润苗山新,
遍地光华万物生。
千嶂萌青烟袅袅,
长河泛漾水盈盈。
群芳竟艳山川美,
百鸟争鸣耳目清。
业态缤纷逞祥瑞,
太平盛世共繁荣。
诗五:
边 城 春(二首)
文/曾振华
(一)
气温骤热柳生花,
曙色初妆百草芽。
桃杏芬芳春已半,
又成腹稿觉还差。
(二)
才得新句漫品茶,
再三推敲夕阳斜。
不知春意深几许,
且向楼头看杏花。
诗六:
山 居 吟
文/曾振华
青山作伴听清泉,
小径通幽屋舍边。
闲抚素琴心若鹤,
静修黄卷意如仙。
是非纷扰皆由他,
宠辱荣枯总随缘。
朝赏云霞暮观月,
逍遥物外度流年。

词一:
鹧鸪天 春分
文/曾振华
春分节到艳阳辉,
小草远暼近黄微。
百花滴翠柳丝垂,
千树林中鹂鸟飞。
杨花吹,桃红蕾,
紫燕衔泥筑新扉
和风送暖人欢笑,
垅地耕牛扬鞭催。
词二:
沁园春•春分
文/曾振华
时届春分,
边城人纭,
寒暑适平。
看燕巢新筑,
呢喃檐下;
百花盛绽,
绚烂阶庭。
雷始轰鸣,
电初闪耀,
造化神奇万象呈。
田园上,
见麦苗滋长,
翠色盈盈。
农家此际忙耕。
趁暖日、
勤施肥水情。
有放鸢长幼,
碧空戏舞;
采荠鲜嫩,
春味调烹。
祭祀明神,
踏青为趣,
习俗传承岁月萦。
须记取,
守阴阳谐和,
身泰心宁。
词三:
南歌子•三月三
文/曾振华
乐事良辰沐浴身,
春游浪漫会伊人。
自然云雨多晴悦,
活法缘来又出新。
词四:
八声甘州·紫禁叹古
文/曾振华
望故宫金瓦映苍穹,
巍峨冠神州。
叹帝王霸业,
宏图胜景,
俱化荒丘。
千载繁华如梦,
青史载春秋。
忽起霓裳曲,
余韵悠悠。
遥念红墙姝丽,
正蛾眉浅笑,
盼宠常留。
奈长门深锁,
寂寞对银钩。
怨君王、
恩如朝露,
任韶华、
尽付水东流。
空遗那、
御河波影,
悄诉闺愁。
词五:
鹧鸪天 上巳寄语@1
文/曾振华
曲水流觞酒未干,
兰汤袚褉乐犹阗@2
古昔多少风流事,
皆在千妍万雅间。
春过半,花已残。
再将私语寄冰仙。
今生即便结连理,
来世还求作凤鸾。
注@1:
上巳节,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俗称三月三,传说是轩辕皇帝的生日,又有中国情人节、女儿节、春浴日等多种称谓和不同的意义,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写的就是文人雅士欢聚上巳节的情景。此节源于先秦,盛于汉唐,现已多与寒食一起并入了清明节。但其部分风俗尚存,一些少数民族尤为重视,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今年就把三月初三这天列为地方确定的法定假日。
注@2:
在弯曲的水面上漂浮盛有美酒的杯子,人们临水而坐,酒杯漂到谁的面前,谁就喝掉杯中的酒,叫做曲水流觞。用兰草等香料熬制的香汤沐浴身体,以祛除疾病和邪恶之气,叫做兰汤袚禊(音扶戏)。这些都是古人在上巳节时做的雅事。
词六:
鹧鸪天•老妈的妆奁
文/曾振华
旧物华年不落俗,
黄华梨木锦漆朱。
扶携架起一支镜,
落下叠合两本书。
桑榆景,子孙福。
平生无恙遇人淑。
妆奁已是传家宝,
臻爱家风不可忽。
词七:
沁园春·咏五宝田
文/曾振华
峻岭藏幽,
五宝田秀,
岁月恒留。
溯清时初肇,
萧宗徙驻,
勤耕善贾,
富甲辰州。
巧匠挥斤,
华堂精筑,
风火高墙御寇仇。
抬眸处,
见巷铺玉竹,
溪绕芳畴。
瑶风熠熠长流。
盘王祭、
欢歌意未休。
观木雕呈瑞,
石雕纳福,
飞檐舞凤,
兽影悠游。
耕读传家,
三余励志,
俊采星驰向远舟。
新时代,
正古村焕彩,
再著鸿猷。
曲一:
【 正宫•脱布衫 】
上巳节吟哦
文/曾振华
情人约、贤士湖边。
浪漫里、乐欢婵娟。
风云雨、多晴梦软,
杨柳荡、属郎惊羡。
曲二:
【双调•水仙子】
老 树
(徐再思体)
文/曾振华
(一)
洲头孤独树
风揉浪浸鹤独尊,
皓首腾身抚暮云。
皴皮皲裂雕凿印,
丝绦遒劲伸。
春秋冬夏坚昆,
披星斗,
戴月痕,
守侯家人。
(二)
悬崖一株柏
谁能根破涧崖峡,
千仞孤身罅隙插,
霜雕雨刻凿潇洒。
嚼砂瘠苦呷,
熬得身贵金价。
不屑名堂架,
何须骚客夸,
本色无暇。
(三)
村口老柳树
顶天立地柳枝扬,
叶绿深根岁月长。
迎来送往梢头上,
扎根守故乡。
经春秋阅苍桑,
追希望,
走远方,
莫忘爹娘。
院前老槐树
也曾冲天香阵
醉游人,
也曾匝地浓遮
助路人,
也曾孩童嬉闹
无穷尽,
而如今枝举遏云,
皱深筋骨嶙峋。
炎熏炖,雨雪霪,
百鬼难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