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乡土诗二首
三月三逢会
三月三逢会,这个叫王市的小镇
一屁股坐在春风怀里
佝偻的乡村小集越过城,昂起市的姿势
兴奋的泥土,像天降一种鼓励
咧嘴的桃花,吐出最油亮的红白与鲜嫩
三月三逢会,一千年埋在小镇的肉里
宋元明清的血型,赓续着温度的日子
人山人海的乡民为它灌浆,千万生意是它的本色
这里距颍州八十华里
欧阳修的鞋底擦亮它的街道
几里长街,曾挽住苏东坡的诗笔
儿时,我赶王市集三月三的会
心一下子陷进城里、市里
色盲的理想,冲出乡村的地平线
长一排延伸天边的绿色呼吸
几十年了,累坏的暮年,追着烤红薯的香
重又摸到集镇的热闹,乡愁的深
听《穆桂英挂帅》,听《樊梨花征西》
会晤戏台上的郑州豫剧团
个个乡亲,在身边的陌生处伫立
突然,见到叫大爷的朱伟华,二话不说
拉我进王市酒楼,呼朋唤友
签署一满桌最耐嚼的乡情暖意
坟地
这坟地,是亲人走时刻成的世界
一撮黄土前,闪耀着人间与天堂辽阔的视野
顺着清明上升的缕缕蓝烟
我看到鹤群翱翔的亲人的家园
那家园是蓝色的
悬着不升不降的太阳
人间的病痛,在那里被凿成溢口
漏给了另一个无人的星球
幸福与健康,平行与没有边界的时间
祖坟地
是我与亲人对话的厅堂
一年虽然只有清明、春节几天的会面
这几天代表一年
这一年,代表年年
我用泪珠子擎着孝心
把五千年的孝,缩在一个瞬间
百度图片 在此致谢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系中国作协会员。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