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墨韵飘香。3月31日,第八届"三月三"全国名家书画展在北京隆重启幕。
(记者通讯员/晋兴中)
作为国内书画界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事,本届展览汇聚了罗杨、倪进祥等百余位书画名家及千余幅精品力作,以笔墨为纽带,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创新精神。
开幕式现场名家云集,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罗杨、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倪进祥等艺术界领军人物亲临现场。罗杨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展览以"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既是对传统书画艺术的致敬,也是对当代艺术探索的激励。展览现场,观众不仅能欣赏到苍劲雄浑的篆隶、灵动飘逸的行草,还能沉浸于水墨丹青的诗意画卷,多元艺术风格交相辉映,彰显了中华美学的包容性。
倪进祥谈书法家修为:字内字外兼修 德艺双馨为本
著名书法家倪进祥在名家论坛环节的演讲引发强烈共鸣。他结合四十余年艺术实践,深入阐释了"真正书法家的双重境界":"字内功是根基,字外功是灵魂;德艺双修,方成大道。"
对于"字内功",倪进祥强调书法家需深研传统碑帖,精研笔法、墨法、章法,在技法上追求"如锥画沙""屋漏痕"的自然境界。而"字外功"则需博涉文史哲经典,涵养胸中丘壑,"当书法家的学识积淀如江海,笔下自能吞吐万象"。他特别指出,当代书法家更应关注时代精神,将家国情怀、社会观察融入创作,让作品既具传统风骨,又有当代温度。
在"德艺双修"的论述中,倪进祥以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为例,指出历代经典皆是人品与书品的统一。"砚田耕耘者当以德润笔,心存敬畏,肩担道义。若汲汲于名利,纵然笔墨精熟,终是匠气之作。"其掷地有声的箴言,引发在场艺术家的深刻思考。
据悉,本届展览将持续至4月20日,期间将举办艺术讲座、青少年书画工作坊等系列活动。这场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盛宴,正以笔墨为舟楫,载着文化自信的东风,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倪进祥,男,汉族, 1972年10月8日生于安徽无为。祖藉山东滕州。自幼拜杨尚模先生为师,1990年12月入伍后得启功、沈鹏、张海、李铎、欧阳中石、孙晓云、马世晓、王镛、李刚田、徐本一、曹宝麟等名家指点。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苐八届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导师,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安徽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图书馆文津学院特聘教授,四川民族学院客座教授,南通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倪氏书画院副院长。主攻章草,擅长自作诗联。其作品30余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国家级书展,其中在《全国第五、六届中青年书法大展》中连续获奖,在《全国第八届全国书法大展》中获“全国奖”,在《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中获提名奖,并4次在全军书法大展获一等奖。多次应邀参加全国丶全军书法展评选。曾随官方代表团出访日本、意大利、埃及、坦桑尼亚等国。出版个人书法、诗联专辑5部。1992年11月被国家民政部和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2000年被中国书协评为“全国首批德艺双馨书法家”,2008年被中国书协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全国先进个人”,200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贡献奖”,2010年8月被总政评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中国书画十大年度人物。两次荣立三等功,四次荣立二等功。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中国书法》、《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等多家媒体有专题报道。义务为全国各地题写匾额丶门牌8000多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