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抗日英雄黄儒汉
文/马丽珠
听父亲讲抗日英雄黄儒汉的故事,如今抗战胜利已过八十年了。在抗日战争中为祖国做过贡献和牺牲的人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日寇铁蹄肆虐,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黄儒汉,一位从聊城走出的热血青年,在苦难中觉醒,于黑暗中探寻光明。 他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天下。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烧杀抢掠、国民党的腐败无能,他深恶痛绝,与同学积极探讨抗日救国之道。为了民族大义,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抗日活动。即便遭遇匪徒、两次被捕,也从未动摇过抗日的决心。 后来,他追随八路军,转战南北,在枪林弹雨中与日寇浴血奋战。那是怎样的勇气与担当,让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守护祖国的山河,拯救苦难的同胞。后来,他辗转至辽源市(当时辽源市叫西安县,解放后改名为辽源市),依然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他带头进行土地改革。当时辽源一带土匪较多,他不顾个人安危进行剿匪。然而,命运无情。1948 年 1 月 7 日,在检查剿匪战利品时,黄儒汉被漏网匪徒投掷的手榴弹炸伤头部,不幸牺牲。他的生命虽戛然而止,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熠熠生辉。 1947 年,在黄儒汉的组织下成立了西安县宣传队,为辽源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当时有四个进步人士,其中李戴在黄儒汉的指导下,创作新剧本、编写进步戏剧,如《反奸除霸》《血泪英雄》《放下包袱》《蒋介石》等,并到各个乡村进行宣传活动。 黄儒汉牺牲后,西安县宣传队改名为辽源的儒汉京剧团,承载着人们对黄儒汉的纪念与敬意。那一出出红色剧目,是对他英雄事迹的传颂,是对革命精神的延续。黄儒汉,你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你的热血,染红了祖国的大地;你的信念,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你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永远敬仰的英雄。你的英名,必将永载史册,流芳千古!
作者简介:马丽珠,笔名铭遥,天津市宁河区作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创作,在《宁河融媒》《百姓故事》《渤海风》《中华风》《芦苇文苑》《新宁河》等媒体发表作品近百篇,创作改编戏剧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