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沪漕溪公园赏百年牡丹又思母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今天是2025年3月31日周一,凌晨同小区的老邻居告诉我:志清,附近徐汇区漕溪公园的百年牡丹花又开啦!我们刚去拍了不少照片,抽空帮我们题个词,可好!
虽然,周一的早晨大凡总是“战斗的早晨”,各种家事公事忙忙碌碌的。但,一提起附近漕溪公园一年度明前盛开的百年牡丹,我总是有一番特别的情感的!一一因为,自从1996年我们家从上海吴泾工业区乔迁到上海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居住后,附近的漕溪公园,就成了包括慈母余云香居士在内的我家近30年来,平时休闲的好去处。尤其是当慈母余云香居步入90~98岁高龄时,我们全家及兄姐弟们都十分刻意腾出工作、学习、生活的繁忙时间,陪健康、硬朗的九轶高龄慈母去漕溪公园散散步,观观花;在湖边小亭凭栏看看鱼,聊聊天,拍拍照;听听高龄慈母兴致来了,即兴背背唐诗、唱唱她年少时跟乡下浙东新四军35支队战士学唱的许多抗日红歌。如今,慈母虽以98岁高龄、但长达累计“36年无病无病无就医记录保持者”,于前年中秋佳节居家瞌睡中无疾而终。但,每年4月初漕溪公园“著名的百年牡丹花”盛开,依旧今我们全家心心向往,从而撩起缠缠绵绵的思慈母之情!
漕溪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溪路203号,西临漕溪路,东近漕东支路,南靠漕东三路,截至1995年,漕溪公园全园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2.01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800平方米,道路地坪面积6500平方米。漕溪公园,虽然在数以百计上海的公园中,算不上特别排名突前。但,其近将90年的悠久历史中,以公园创始人孝母和公国植有大量古树、尤其是植有众多“百年牡丹”、其中有10株140多年牡丹花和无数太湖石装饰的古典园林山水,而为这片大上海徐家汇繁华商务中心地段的宁静角落赋予了独特的底蕴与美名。
说实在的,慈母余云香居士能以长达“36年无病、无痛、无就医”记录的98岁高龄,始终以健康、硬朗的身体和愉悦之心与她膝下七个子女及其七个孙辈、八个重孙,总共36人的大家庭,相近相邻快乐而居。这与她晚年几乎天天有子孙陪伴到漕溪公园散步、赏花、聊天、吟唐诗、唱红歌,几乎每周有子孙、重孙们相聚、相伴、聚餐、天天愉悦分不开!
如今,98岁慈母余云香虽于前年中秋节居家瞌睡休息中,悄然驾鹤西去、寻找她自从小7岁在宁波舟山老家意外落水、被无名老年游僧相救,乃至以后师从中国佛教会副会长、上海千年龙华禅寺方丈明旸大法师成为佛门居士,一直心心念兹的西方极乐世界……!而今天,2025年3月31日,又喜闻漕溪公园“百年牡丹”盛开,笔者志清思母之情,再次油然升起!一阙《蝶恋花》随平平仄仄节拍,欣然脱口而出!如下:
春色漕溪花径路。燕雀翔啾,湖水蝌鱼睹。争艳牡丹游客驻。百年名品拼娇妩。
镜下朦胧犹遇故。曾记前年,此处还陪母。最是亲慈心里住。此情难忘题词赋。
一一2025年3月31日上午11时茶息间,家事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