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散曲 • 大石调 • 初生月儿 • 念
心掀巨澜雨雪风,迅猛无情惆怅同。 撕肝裂肺念念中,念罗公,托梦逢,伤悲痛、泪眼朦胧。
前言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大爱无彊
作者:曹干云
洪水肆虐抗灾行
丹青售卖见真情
未要分文全奉献
仁心善念万古名
序伦兄在98年抗洪救灾中一幅丹青拍了1500余万元,自己分文不取悉数捐出。其实当时他自己并不富裕,南下创业之初连住房都是省文化厅赞助的,他完全可以留下一部分款项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屋……。
2025.3.30于韶州
《大爱无彊》是曹干云先生为纪念序伦兄在1998年抗洪救灾中的无私善举所作的诗篇。全诗通过叙事与抒情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艺术家的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
一、诗作主题:灾难中的艺术与人性光辉:诗中“洪水肆虐抗灾行”既是对1998年抗洪场景的写实,也呼应了文学传统中灾难书写的集体记忆。这种创作取向,彰显了文艺工作者与民族同呼吸的担当,构建了灾难面前全民共情的文学表达。
二、人物精神:超越物质困境的仁者境界:序伦兄“未要分文全奉献”的行为,折射出中国传统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传承。值得关注的是,其自身正处于“南下创业之初连住房都是省文化厅赞助”的困顿时期,却选择将1500余万元画作拍卖款悉数捐赠。这种舍己为公的品格令人钦佩。曹干云先生在2025年回望27年前的义举进行创作,既是对历史记忆的唤醒,也暗含对当下社会价值观的观照。
三、艺术价值:虚实相生的叙事策略:诗人以“丹青售卖见真情”为切入点,将具体事件升华为“仁心善念万古名”的精神丰碑。这种虚实交融的手法,使作品兼具史料价值与美学深度。该诗以个体叙事映射集体记忆,在继承《大爱无疆》等灾难文学精神内核的同时,通过聚焦艺术家的特殊身份,为“大爱无彊”注入了文化传承的新维度。这种跨越时空的书写,构成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