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笔名思绪,初二学生,喜欢漫画,喜欢画画。
桂花开了
文/思绪
时间是个会流逝的沙漏,但回忆会让它停止;时间是本被风吹起的童话书,但回忆会让它停在我想看的篇章;时间是河流,会冲刷爱意,而回忆是最好的解药。
外婆家的后院有棵桂花树,开得迟,总快过完秋才开,我每次回乡都能看见。那时我不懂事,以为桂花一直是开着的,回忆也停留在那片清香。
外婆是很爱我的,回乡总能吃到外婆做的桂花饼。每次和外婆相约去摘桂花,外婆总会说: "妞啊,那树开得迟,等着你回来才开呢, 看,多盛,多香……”外婆挎着小竹篮,一手轻拈枝头那抹金黄,每一次花枝的颤动就如活泼的小姑娘在跃动。一朵朵小花金黄而莹润,开得灿烂,它们是一抹抹温婉的色彩,也是一簇簇迷离的浪花,被风吹落,满片的金黄倾泻而下,落在我的指尖,轻柔、而又美丽。一抬头就被桂花的清香扑了满脸,我香盈盈的摇了摇被桂花撒满的发辫,觉得整个世界都香甜起来。
桂花的味道是甜甜的,又带着一丝丝苦味。外婆做桂花饼时,我就趴在她身边,静静地看着,看着她那鬓角的白发闪动银光,看着她那双枯皱的双手熟练翻飞。外婆做的桂花饼很好吃,但她总是全给我,我知道她不是不想吃,而是舍不得。每当这时我就硬塞一块给她,“外婆,你也吃,还有很多呢。” “好,好,我吃……”外婆小口小口的咬着饼,满眼慈爱化作星辰闪耀。
今年的秋收,我未能回乡,外婆给我寄了一打桂花饼,还有一封信,外婆说:"妞啊,今年桂花树都不咋地开花了,之前开得多盛啊,哎……" 真的吗?那一树桂花开在我的记忆中,开在我的生命中,还是那香盈盈的模样,而浮上心头的却是外婆微驼的背影……那一树桂花总是开得那么迟、那么难忘,那么不懈地在等我回去。啊,多么不舍最终都会有说再见的时候。今年的桂花饼我没吃,不是不想,而是舍不得。
我要回乡种下一棵桂花树,让它发芽,开花,这次换我等它,守护它。

点评:
这篇《桂花开了》是一篇情感细腻、意境优美的散文,通过桂花树和外婆的回忆,抒发了对亲情、时光与生命的深切感悟。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点评:
1. 主题与立意
优点:
以“桂花”为线索,串联起对外婆的思念与时光的感怀,主题鲜明且富有诗意。结尾的“种树”意向升华主题,从“被守护”到“主动守护”,体现成长与反哺之情。
建议:
若能在文中更早暗示“桂花树凋零”与“外婆老去”的隐喻关系(如外婆的手抖了、桂花饼做得少了),主题的层次会更深刻。
2. 结构与逻辑
优点:
开篇用排比句比喻时间与回忆,文笔优美,奠定抒情基调。以“桂花树”贯穿全文,从花开到花稀,脉络清晰。
建议:
①第三段对外婆语言的描写稍显重复(“开得迟”“多盛”),可精简或加入更多动作细节(如外婆踮脚摘花的背影)。
②结尾段转折稍快,可补充“收到信后”的心理描写,让“种树”的决定更自然。
3. 语言表达
优点:
用词灵动,如“香盈盈”“一簇簇迷离的浪花”,调动了视觉、嗅觉等多重感官。
善用比喻(“时间是沙漏”“桂花是浪花”)和短句,节奏轻柔,符合回忆的温情基调。
4. 情感表达
亮点:
- 通过桂花饼的“给”与“舍不得”,含蓄传递祖孙间的双向爱意,真挚动人。
- 结尾“舍不得吃”与外婆的行为呼应,巧妙收束情感。
5. 改进建议
细节强化:描写桂花树“今年不开花”时,可加入枯枝、落叶等衰败意象,与昔日的“金黄灿烂”对比,增强岁月流逝的冲击力。
哲理升华:结尾可点明“守护的不仅是树,更是回忆与传承”,使立意更显豁。
总结:
这篇散文如桂花般“清甜中带一丝苦”,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亲情与时光的交织。稍加打磨细节与结构,会成为一篇更加动人的佳作。
版面编辑: 花间轻语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致谢!)
编辑寄语:
非常感谢您阅读本作品,您的评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欢迎投稿,文体不限,书法、画作、音乐皆宜,来稿请附作者照片与简介。请将您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故事创作成诗文发送至邮箱762462900@qq.com,本平台阅读后将筛选优秀作品发表,让更多读者分享拜读。期待您的精彩来稿,期待与您共享思想的火花,共创更多的文学价值!
请您保存二维码微信扫一扫识别添加好友,并点击关注本平台,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