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 忘 兄 弟 情
——纪念绪生哥去世三周年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2025年4月30日,是我的同学好友绪生哥去世三周年纪念日,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以前的往事……
2022年五一节前夕的4月29日星期五阴天,我从宝鸡回扶风老家看望妈妈。下午在街道转的时候路过绪生哥家,看到红色铁大门紧闭(锁着),心想晚上再去找绪生哥说说话。以往每次回家都是晚上才能见到他,因为白天他在外工作,根本没时间回家。
多少年来都是这样,一直都是绪生哥一个人在家里里外外忙碌,回家后自己做饭。因为女儿远嫁河南,嫂子带儿子在外地开店做生意,常年不在家。
不巧的是,4月29日晚上天公不作美,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雷雨交加,我只好取消当天晚上去绪生哥家的计划。
第二天下午4:00点左右,我在家门口和街道的几个邻居说话,发现绪生哥家的门开了,我给红科说,绪生回来了,我现在去找他,没有想到红科说,绪生没有了,一会儿就从县医院送回来,是因为突发急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的。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当头一棒脑袋发懵,随即当街放声痛哭。
原来,29日他身体不好在家休息,当天晚上病情加重,30日早上早早给弟弟打电话叫车,送他去20公里外的县医院,由于送医院太晚,错过了最佳抢救机会。
我时常怨自己,如果29日下午我去绪生哥家,如果当天晚上能去绪生哥家,或许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但是世上没有如果。
听红科说(绪生哥的工作搭档),那几天绪生和他一起装车(苹果),身体就不好,感觉没有劲儿,自己找人连续输液五天,但是效果不明显,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就是在这五天里,每天输液完毕还要去果库装车,简直就是在拼命。
因为绪生哥的身体杠杠的,一直非常健康,外号“铁人”,所以他才没有重视自己的病,总以为和以前一样能扛过去,但是这一次他没能扛过去,给亲人和朋友们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思念!
第二天,即4月30日下午4:00点左右绪生哥的遗体被送回家中,我赶去家里和亲属一起看望、告别并痛哭,还给绪生哥最后一次理发整容。
凭着自己对果树修剪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实践,多年以后绪生哥成了扶风远近闻名的果树修剪专家。每年冬季几个月的时间整天都工作生活在果园里,忙于果树修剪工作,一家接着一家,一户接着一户。只有晚上才能回家休息,还要自己做饭。修剪期结束,就和搭档又去工地、果库干活,对于自家的几亩地抽空打理,都成了兼职。经过他修剪的果园,都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大丰收。有时候绪生哥给本村的人家修剪果树少收费甚至免费,给大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当年的4月30日下午绪生哥不幸去世后,我悲痛欲绝,当天晚上躺下后悲伤难眠,流泪写下了一首悼念绪生哥的诗,以此作为结束语。
沉痛悼念挚友绪生兄
强 军
2022年4月30日
惊闻噩耗心疼烂,
顿时泪作倾盆雨。
哭忆当年同上学,
小学初中不分离。
从此结成亲兄弟,
患难与共五十载。
哥今不幸离人世,
以后回家弟找谁?
(1155字)
2025年3月29日
于宝鸡至杨凌K368次列车上
【诗词赏析】
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非严格的近体诗(格律诗)。具体分析如下:
一、形式特征
1.句式:全诗共8句,每句7字,符合七言古诗的典型结构。
2.押韵: 韵脚字为“离(I1)”“载(zai/zai)”“世(shi)”“谁(shuí)”,韵母差异较大(i/ai/i/ui),不符合近体诗一韵到底的要求。古体诗允许换韵或押邻韵,此诗韵脚松散,更接近古体特点。
3.平仄与对仗: 无严格平仄规则(如首句“哭忆当年同上学”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平”,与律诗格式不符)。
中间两联“从此结成亲兄弟,患难与共五十载”“哥今不幸离人世,以后回家弟找谁”未形成工整对仗,古体诗不强制对仗。
二、内容与情感
1.主题:
悼亡诗,表达对逝去挚友的悲痛与追忆。
2.语言风格:
口语化表达(如“弟找谁”)凸显情感真挚,符合古体诗自由抒怀的特点。时间跨度叙事(“小学初中不分离”“患难与共五十载”)展现生活化场景,无近体诗的凝练隐喻。
三、结论
此诗为悼亡主题的七言古体诗,作者以质朴语言和自由形式抒发了对挚友离世的深切哀思。古体诗的灵活性恰与其情感表达的迫切性相契合,虽无格律束缚,却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473字)
共1628字 2025 年3月29日于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