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公好鹤亡国
唐剑锋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卫国第十八任君主卫懿公喜欢鹤,甚至给这些鹤禄位,遭致臣民怨恨。有诗为证:“曾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说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不理朝政,甚至到了“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地步而亡国。
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令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你那么钟爱鹤,就让它去打仗吧。”卫懿公无奈只好亲自带兵出征,但由于军心不齐,最终战败而亡。当国君前,卫懿公平时除养狗驯鹰,还经常邀一帮公子哥游山大伾,戏水淇河。当国君后,更是放纵,养鹤成了嗜癖,为鹤建造豪华的窝笼,到各地请名师为鹤作精食细料。
不仅如此,卫懿公还请来名医为鹤治病防疫,招来宫女伺仆为鹤梳毛理羽。饭餐有鹤作伴,出门有鹤紧随,上朝有鹤作伴,下殿有鹤欢送,每只鹤都有雅号:仙马、神乘、玉女、银童、黑龙、丹凤、大元帅、二将军。所有的鹤都要学会高唱、清鸣、群舞、独跳。鹤死后有棺有椁,举行隆重鹤葬。他把将军们的战车让鹤坐,把士兵们的战马让鹤骑,把练兵场当训鹤场,把军需粮当鹤饲料,惹得群臣义愤填膺,举国怨声贯耳。卫懿公作为国君,为了满足一己所好,哪还听得进群臣意见,顾得上士兵死活,关心百姓疾苦,真是不亡国天理不容。
卫懿公好鹤亡国,是一个应汲取的教训。你有这个爱好,条件,权力,当然可以玩鹤,玩收藏,玩古董,玩字画什么的。历史上有一个警示,叫玩物丧志。据《书·旅獒》记载,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西戎国王派使者送周武王一条大狗。叫獒,四肢较短,善于搏斗,凶猛异常。这条狗很有灵性,总是匍匐在武王面前,好像行跪拜礼。武王很喜欢。时任太保召公知道后,写了一篇奏章《旅獒》给周武王,大意是:如今各方归附周朝,无论远近国家,都把自己的好东西进献给周朝,这是陛下的圣德,但玩赏之物不分贵贱,关键是人的德行。
召公写道:没有德,物就不值钱;有德,物才显得珍贵。一个贤明的君主不应沉湎于此。一个人如果把人当作玩物加以戏弄,就会失掉德行;如果把珍奇之物当作宝贝,每天玩赏,就会丧失志气。周武王看完奏章,想起从前商纣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导致商朝灭亡的惨痛历史,就将獒赏给一位大臣,下令将各国进贡的物品赏赐给有功之臣以及各国诸侯。周武王从此更加用心治理朝政,使周朝政局稳定,国泰民安。好在周武王不是昏君,听得进人劝。
古有好鹤者,好獒者,今有好钓者,好麻者,好鱼者,好酒者种种。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建斌好打麻将,好钓鱼。有个工程项目老板,煞费苦心找到苏建斌“麻友”,想通过引荐走进苏董“麻将圈”,成为“有幸”陪他打麻将的人。在挤进苏董“麻将圈”、满足苏董钓鱼爱好之后,这个老板办成了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爱打网球、爱好中医养生,于是,他身边就聚集起了一个“网球圈子”、一个“养生圈子”。
吕锡文丈夫是做红酒生意的,他们家定期会举办品酒会,于是,又很快形成了一个“品酒圈子”。当时,在北京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想找吕书记办事,你得先挤进她的“圈子”。这个“圈子”就是投其所好。而兴趣爱好往往又是一个人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攻破的地方,忘记了卫懿公好鹤亡国的教训,忘记了玩物丧志的教训,下一个毁灭的人,就一定是你。
欧阳修有一句名言:“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兴趣爱好如同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追求。著名作家刘墉先生在《偶像》一文中说:“高尚的爱好可以造就天堂,庸俗的爱好只会造就坟墓。”有权、有不健康兴趣爱好,就一定会有苍蝇专盯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