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志和他的兵
文/高永科
高尚志是陕西省扶风县天度镇横龙村人,生于一九零二年,一九七六年去世。
1938年,高尚志在杨虎城三十八军骑兵八连任连长。他的手下有两个特殊的兵,一个是二排排长高云程,一个是一班班长高文儒,他们都是横龙村人。
此时骑八连驻守宝鸡凤翔,任务是负责警戒保卫杨虎城十七路军在凤翔的服装厂、医院、粮食仓库、弹药仓库,保护巳上前线参加抗战的军人家属等任务。
牟富生(扶风县天度镇坊村人)、高重远(扶风县天度镇横龙村人)1939年在凤翔师范上学期间,在校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中,被国民党敌特机关侦知,要进校抓捕牟、高两人。紧急关头,高尚志先生获悉后急派人将两人转移到骑八连连部隐蔽数日,使敌特撞进凤翔师范抓人行动落空。
孙宪武是天度镇下寨村人,和高云程是同学。
1941年6月,中共扶风县地下工委书记孙宪武因遭敌追捕紧急,无法在扶风地区开展地下工作。多次来高云程凤翔部队驻地处隐住,少则七八天,长则一二十天,共同商议对敌斗争策略,研究地下工作。此时国民党敌特机关派侦探跟踪甚紧。
高尚志先生曾几次提前悉知国民党敌特侦辑人员要来骑八连部队驻地追捕孙宪武和高云程,他急速秘密面告高云程,让孙宪武和高云程迅速离开部队驻地,转移到别处,躲过了国民党敌特侦辑人员的几次搜捕,使他们两人化险为夷。
另外,高尚志先生又秘密安排可靠的骑八连一班班长高文儒,暗中观察骑八连一排长任XX的动静,防止其向敌特机关告密孙宪武行踪,并告诉高文儒,要暗中派人加强保护孙宪武和高云程的人身安全。
(高云程先生)
1945年3月间,高尚志先生因病返家休养,从此再未回到部队。
1948年腊月间,中共扶风县游击大队大队长魏文德、副大队长冯俊安及游击队员七、八人,秘密来到了横龙村支持革命的高尚志先生家里,开会研究地下工作。高尚志先生给予热情接待,立即安排家人做饭并派家里人在大门外守护,以防敌特破坏。当他知道时近年关,扶风游击大队钱粮短缺,便慷慨给钱给物大力资助共渡难关。后又多次给扶风游击大队送粮送物,支持革命。
高云程后来在孙宪武的影响下,参加了地下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中共关中地委交通员。高文儒也离开了三十八军,参加了扶风游击大队。
(游击队员)
1948年8月,国民党军以四个团兵力分四面对扶风游击大队"围剿″,从陕西麟游来的近千之敌主要冲扶风游击大队而来。
紧要时刻,游击大队由娄敬山迅速向地处扶风县东观山土门口(山口通道)几个险要地形处布置了几挺机枪。
在和敌人争夺制高点时,扶风游击大队战士高文儒身手敏捷,熟悉地形,首先抢占了制高点并开枪阻击已快上到山顶的先头之敌,这时我方制高点上机枪也同时响起,进攻之敌被击退。
敌人攻击受阻,只好在东观山下向我山项阵地发射枪流弹,流弹炸碎山石,击伤了高雁航(扶风县天度镇横龙村人),伤口血流不止,高雁航仍然坚持战斗。游击队领导看到后,就让高文儒掩护高雁航去半山腰农户家包扎伤口。他们在向土门口半山地带一住户家转移时,被山下敌人发现,敌人向他们开枪,他们利用地形,躲过敌人的子弹。到了农户家,向群众要了些布,在柴窑中包扎了伤口。高雁航为了防止敌人冲上来,把手榴弹后盖全部打开,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伤口包扎好后,方才脱离险境。
天黑后我游击大队快速撤到苟家山。由于天晚敌人再未敢追赶,挫败了来犯之敌的"围剿"。
这次战斗毙敌二人,伤敌四五十人。
一九四九年七月十日至十四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府游击总队指挥下,高文儒、高雁航随扶风游击大队参加了"扶眉战役″,战役结束后,扶风游击大队被调宝鸡蔡家坡保护工厂。1949年11月扶风游击大队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宝鸡军分区独立十一团一营。
解放后高雁航调任陕西旬邑县公安局工作,曾任旬邑县公安局职田镇派出所所长,后离休。
(高雁航青年照)
作者简介
高永科,陕西扶风人,退休职工。爱读书、喜文字。作品散见于《陕毛一厂报》及《扶风微传媒》、《都市头条》、《家在永寿》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