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交织的激情闪电
——序张洪生哲理散文集《感悟人生》
王晓廉
有幸成为最早读到洪生《感悟人生》一书原稿的人之一,我深为他在繁忙的办学之余写出这部短小精悍、充满哲理、贴近现实的作品而感到真心的高兴。因为,早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下乡在农场时,洪生便常常与挚友韩乃寅一起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文章,成为我市知青中最知名的作者之一,可惜,后来由于生活艰辛和政务繁忙,他中断了写作很多年,让许多朋友为之惋惜、遗憾。 常言道,祸福相依。正因为洪生过早地承担起生活和创业的艰难,感受了社会的冷暖美丑,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便浓缩于他的胸怀,厚积薄发,喷射出感悟人生这许多融着情感,融着忿慨,融着智慧,融着哲理的炽热岩浆般的文字,热辣辣地燃烧在读者面前。 透过他的朴素、简洁的文字,我们看到了他幼年随母讨饭的孱弱身影;在校园里与疾病作斗争的虎虎生气;在农场下乡时风风火火的热情,返城后在官僚氛围的重压下才华不得施展的痛楚,自办私立惊鸣中学后敢为天下先,如凤凰展翅般高飞的欢鸣…… 这部散文作品,可以说是他人生的缩影,人生历练的精华。正由于他经历了太多的坎坎坷坷,太多的峰回路转,所以,他有发自内心的一诉为快的人生感慨,太多的人生经验,太多的人生忠告他用镌语格言般的语言来诉诸读者。
对她的感悟,我猜想,不但同龄人能够理解,青年、少年也会读懂,其它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觅到对应的心语。这本书,可堪称为“人生宝典”或“人生指南”。
洪生的这部作品,就文字而言,它不是江南富豪掌玩的奇巧玲珑的碧玉,而是北方山野厚重的花岗巨石;不是美丽斑斓的羽毛,也不是玻璃瓶中柔弱的花朵,而是啸山猛虎的钢针般张扬的胡须,是奔腾急驰的非洲雄狮颈肩上昂立的长鬃,是红彤彤的钢坯猛蘸凉水淬火时冒出的腾腾蒸气。
既有勇猛的斗牛士刺中雄牛后的欢呼,也有雄兽被偷袭者咬伤后自舔伤口血迹的呻吟。总之,这是一部真实反映现代人心灵痕迹的史诗。市场经济总是青睐不畏艰难、奋力开拓的智者勇者洪生应该说是一位成功的民办教育的开拓者、成功者,他能再次拿起笔来抒写自己走过的历程和心灵情怀,值得庆贺。首先,他的作品是真实的,毫不虚假的,敞开心扉的。其次,它是凝炼的、铿锵的,没有丝毫的无病呻吟,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同时,它也是文学的,哲理的,另类的,与刻意雕琢的华丽文字有所不同。此外,在写意上虽然篇篇都有短小精炼的特点,但表现手法却多种多样,有的用纪实,有的是抒情,有的是警句格言式,有的却像寓言、故事、小品、志怪、政论、小小说……从中可以看出他汲取文学营养的广泛学。当然,如果他能够多抽出时间静下心来,仔细地对文字加,可能其作品会更精致,更富感染力,更有文采。我真诚地感觉到,洪生的这部作品最值得称道,最有价值的部分,还不是在语言文体方面的开拓,而在于作品内容上的沉重份量和广泛社会性。既充满哲理性又非常具有现实性,它包罗了多层次人群在人生中都能遇到的问题·井给予明确的回答。既有涉猎宽泛的譬如人生观、幸福观、价值观、理想,追求人品、人格、成功与失败一类千百年来人们常议论的哲学命题,又有当代人时常面临的困惑难以自解的话题:譬如机遇、命运、烦恼、遗憾,教训、虚荣、习惯、毅力、关怀、灵感以及对待疾病、选择职业、毛病缺点、养生之道、安全意识等等。纵横议论,大开大阖、引经据典,事理清晰,既有自身经验的总结,又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十分有说服力。当然,有些看法尚属一家之言,但它是善意的,真诚的,满腔热血的……。读后不能不令人怦然心动、掩卷思索。
我只所以将洪生的感悟人生的作品喻作血与火,是深深觉察到他在淳朴自然、不事雕琢的文字叙述议论中,蕴藏着非凡的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与洞察力,其作品,是其心血的淋漓倾洒、是其灵魂的尽情展露,毫不隐讳,哪怕是会得罪一些人。
血者,乃沸腾的鲜血,青春的血性,爱国的热血,也有前进途中拼搏磕碰的流血,更有明枪暗剑射中他流淌的尚未擦干的血迹。于是,才凝聚成这感人文字。火者,燃烧之野火也。有对未来对人生的希望之火,有在黑暗中逶迤前行时燃亮路径的火把之光,有对工作热情无比埋头苦干的火焰,也有对社会现有的黑暗面、不良风气的愤怒之火。由此,又使他的文章充满激情,雄浑大气,跳荡着积雨云行走的雷霆。有让人掩卷沉思、催人警醒、引人共鸣的感人之处。商品经济,社会巨变,人们各奔前程,发挥光热,有如“围城”,有进有出。多年来,鸡西文坛陆续走失了一些作家,然而,又有更多的新老作家崛起于边城,影响远播。洪生便是其中卓有贡献的一位。他除此著作外,尚有一系列写作出版计划,确有曹孟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精神,这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洪生与我同学四中,为学兄;又下乡同在一个农场一个分场,为荒友,然高我三届、长我三岁,拙笔作序,是在惭愧。拙文权当读后心得以献丑。

鸡西人。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一级作家。 初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后入伍驻京铁道兵部队,期间借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诗歌散文组任诗歌编辑一年。复员后,在鸡西市劳动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联工作。曾任市文联主持工作副主席兼《雪花》杂志主编。退休后进京,曾任人民日报《人民文摘》杂志社副社长、北京摄影艺术展览馆常务副馆长、尚8文化集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陆续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学报》《人民文学》《当代》《北京文学》《北方文学》《福建文学》《儿童文学》《中华散文》《散文选刊》《萌芽》《散文》《美文》等15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出版个人专著有:诗集《美的风情画》《海阔天空》,散文集《天涯月》《情山恋水》《牧马人的晨昏》《无缘雪季》《碧梦千回兴凯湖》《大美兴凯湖》《美哉兴凯湖》《水阔天高——黑龙江散文游记》《让爱的阳光把世界照亮》《王晓廉作品精选·花岛》《从源头奔向大海——黑龙江旅行记》等13部。其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出版社60多个选本,另有《请接受三军战士的敬礼》《美丽的兴凯湖》《界碑》《小鹿不要怕》等作品被选入北京、湖北、湖南等省市中小学语文课本。 近年曾获奖项:中国散文学会第十届“冰心散文奖”、中国散文学会“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主题”纪实散文征文一等奖、第二届“奋斗之城”散文大赛二等奖、第五届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征文优秀奖、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荣誉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