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来到大庆,是在那个特殊的的年代里,即一九六七年刚过了元旦,我还是和几位同学步行到大庆的。在大庆并荣幸地见到铁人王进喜同志!虽已过去了58年,至今回忆起来心绪激荡,终生难以忘怀!
1966年十一月初,文革方兴未艾,运动中的两派斗争激烈,大中小学继续停课,红卫兵的“大串连”风起云湧,波及五湖四海。本来我和哈工大同班几位同学约好了先各自回到阔别两年多的老家看望一下父母后,定於十一月二十号上午十点到上海化工学院门口集合,先参观完“一大”会址,然后大家就从此开启沿着长征路线徒步二万五千里的跋涉征程。
当我背着需要回家拆洗的行囊从哈尔滨到达沈阳后,考虑到时间还很宽余,何妨不趁机看望一下在辽宁盘锦当兵的哥哥呢!于是下了火车后便坐着长途汽车向着哥哥所在军营的方向乘去。路途不熟,乘错了车,不知不觉一气儿坐到了营口,下车后吃了两个苹果,又赶紧改乘,到第二天天黑才寻找到了营地,见到了离别多年的哥哥,自然开心无比。哥哥为预想不到的兄弟团聚更喜出望外,激动不己,临别又赠送我全套的新军衣。我穿上军装,很神气地返回。哥哥还亲自送我到达辽阳,并在照相舘拍照了“革命兄弟”的合影呢!到达沈阳火车站后,本计划向山东老家的方向奔去,却未料车站里多处张贴着毛主席号召学生要回校闹革命的标语,我愣住了,咋办?自然听毛主席的!我毫不犹豫地但心里也悻悻地乘上返回母校哈工大的归程。
回到母校后,因大部分同学都外出串联和步行“红色征程”去了,学校显得冷冷清清。原计划的长征路显然已无法实施,我们就来个短的步行吧!于是我和同一个系的钟光先、冯国发、腾新良、周明等六位同学商定了步行到大庆的征程。大家各自背着沉甸甸的棉被褥,从哈工大主楼出发,怀着对大庆这一光辉典型的崇敬,抱着学习大庆精神的期望,踏上了北征的行程。一路上大家不惧天寒地冻,不怕腰酸腿疼,脚上打起了血泡,用针扎一扎,抹上碘酒,继续前行。每天保证不少于六十里,六天六夜,终于来到了令人敬仰的大庆!
当年的大庆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高楼大厦,也不是象大城市那样到处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工地上除了布滿各地的鉆井塔、采油用的磕头机、机械总厂的厂房和炼油厂的大型成套设备外,遍布各地的都是工人住的干打疉的土坯房。正是在这样一片荒芜的大地上,大庆工人冬天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夏日不怕蚊虫叮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短短几年时间,建成了一座震惊世界的大油田,甩掉了中国贫油和能源落后的帽子!
到达大庆后,接待处根据我们的愿望和要求,并按照专业对口,把我们几个都安排到大庆油田机械总厂,向工人师付学思想学精神学.作风学技术。我们都很高兴!
在大庆我们参观了钻井队、采油三部、龙凤练油厂和机械总厂各车间,还参观了大庆工人“一手抓,不用称”和“捂住双眼在大仓庫里取小灵件配件”的过硬技能表演,我们还参加了大庆指挥部召开的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近距离见到了徐今强康世恩等石油部兼大庆指挥部主要领导。一个多月的大庆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大庆人战天斗地、三老四严的精神和作风会我们倍受教育感动!
在大庆期间,我还荣幸地见到了铁人王进喜。正值“文革”波涛汹涌,连大庆也受到了严重波及震动。一九六七年一月八号周总理在北京工人文化宫专门接见了王进喜和全国石油工人代表。大会上周总理号召工人要坚守岗位,搞好生产,大庆要带个好头。大会刚刚结束,王进喜回来后不久就被机械总厂的干部群众将王进喜同志从钻井指挥部邀请到总厂的办公室开座谈会,以传达周总理的指示精神。我作为学生代表应邀参加了这次小型座谈会,非常近距离地见到铁人王进喜,并聆听了他传达的周总理讲话精神。周总理在大会上讲:大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树立起来的典型,大庆是靠“两论”(矛盾论、实践论)起家和自力更生、艰苦卓绝的辛勤劳动创业的典型,是全国支援共同大会战取得胜利的典型。有人反对大庆,污蔑大庆,还有人要打倒王进喜,是大阴谋!绝不让他们得逞!大庆出了问题,没法向毛主席交待!
至二月一号,周总理在京接见全国工业战线群众代表时又强调说:我得知大庆近来很乱,有人要砍掉大庆这面红旗,还有人要打倒王进喜。我很着急,我恨不得马上飞过去。
可见周总理始终非常关心大庆,非常关心王进喜同志。他曾三次亲赴大庆视察指导工作,动荡时期更是时刻操心关注。
那天下午,王进喜一走进会议室我就认出来了。因为报纸电影上经常宣传。王进喜同志中等个子,脸厐熏黑,敦厚朴实,穿一身带有裄缝纹络的棉劳保服,操一口标准的西北口音。座谈会上他一再希望大家遵照周总理指示,坚守岗位,安心生产,为国家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石油,让大庆这面红旗永远鲜艳,高高飘扬!
老人们都知道,王进喜同志出身贫寒,从小受苦受难,15岁当工人,37岁开赴大庆。作为钻井队队长,长期吃住在井旁;带领工人手拉肩扛把钻井机从火车站拖到钻井旁,遇到井喷,不顾双腿受伤,大冬天第一个.跳进水池用身体搅翻水泥浆。王进喜同志不愧被誉为铁人,是全国工人阶级的榜样!他那“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雄心壮志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前行!他后来作为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油田革委会副主任,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但他时刻不离开钻井岗位,为大庆油田建设和全国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由于他长年不辞艰辛,积劳成疾,一九七O年年仅47岁就不幸逝世!一颗璀璨的奉献奋斗之星陨落!举国为之悲恸痛惜!当他身患食道癌晚期住院治疗期间,组织上给他的补贴一分不动,临终时他用擅抖的手托着补贴给他的钱完整地上交给领导。自己一生攒下的三百元交给弟弟王进邦时说:“我可能见不到老母亲了,也没法尽孝了,托你用它给老母亲买点可用的东西吧!也算尽我的一点孝心!”王进喜的高贵品德和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令我们感动不已,流泪动容!
大庆红旗永远飘扬,王进喜精神永放光芒!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传承好大庆精神, 让大庆这面鲜艳的红旗和以王铁人为代表的大庆顽强拼博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再煥异彩,发扬光大!
作者:汤润芝,男,山东冠县人,生于194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5年入党,
1974年在六机部四O四厂任厂团委书记时作为
知青带队干部下乡至湖北省枝江市白洋镇新华
大队,带领知青支持当地农业生产,普及科学
种田知识,收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2005年
在聊城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岗位上退
休。自幼爱好书法,退休后参加了聊城市老年
书画研究会、市光岳书画研究院、市书画研究
会、中国知青书画院、中韩书画艺术交流协会
等书画组织和举办的各种展览、笔会活动。作
品被诸多单位和个人惠存收藏。
编辑 Ⅰ柴士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