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江帆
(一)
东风劲吹再无寒
艳阳高照意暖暖
长天换彩彩霞飞
后土回春春满园
百灵唱
万花妍
提篮觅荠菜
搭钩扳榆钱
踏青观美景
拥抱大自然
一年之计始于今
节气变更不等闲



(二)
布谷啼鸣响耳边
金牛奋蹄奔陌阡
正是春耕好节气
争分夺秒抢时间
机械化
大方田
播下希望种
养苗喷滴灌
旱涝保高产
硕果堆成山
科技发达创奇迹
丰衣足食不靠天
江帆的仿古体歌诗《春风来》以传统诗歌形式融入现代农耕主题,展现了春景与农事的交融之美。以下从结构、意象、语言特色及思想内核三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结构:古今交织的双重乐章
全诗采用分章结构,(一)(二)两章形成自然与人文的呼应。首章聚焦自然春色,通过“东风劲吹”“艳阳高照”等动态描写构建时空背景,再以“提篮觅荠菜”“搭钩扳榆钱”等民俗细节勾勒春日生活图景。次章转向农耕场景,从“布谷啼鸣”的传统农谚意象过渡到“机械化/大方田”的现代农业,形成从自然时序到人类实践的递进式叙事,这种双章对照结构与作者其他作品如《放声把歌唱》中“麦苗绿,芸苔黄”与“铁牛奋蹄疾”的古今对比一脉相承。
二、意象:新旧碰撞的诗意空间
传统意象的活化
“布谷啼鸣”“金牛奋蹄”延续了《诗经》的物候传统,而“榆钱”“荠菜”等具体物象则赋予田园诗生活质感,类似其《秋收》中“棉花盛开千万埫”的写实笔法。
现代元素的诗化表达
“喷滴灌”“机械化”等科技词汇被提炼为工整对仗的句式,与“丰衣足食不靠天”的哲理化收束形成张力,这种将现代事物纳入古典格律的尝试,正是仿古体新诗“旧瓶装新酒”的典型特征。
三、语言与思想:韵律中的时代精神
音韵节奏的匠心
全诗交替使用四言、五言、七言句式,如“长天换彩彩霞飞/后土回春春满园”的顶真复沓手法,既保持古体诗的韵律感,又通过“节气变更不等闲”等口语化表达增强现实性,与“婉转唱春光”等作品体现的声律追求相呼应。
农耕文明的新诠释
“科技发达创奇迹”突破传统农耕“靠天吃饭”的认知框架,与作者《秋雨》中“趁墒抢种赶农时”的农时敬畏形成思想进阶,折射出当代农民从被动顺应自然到主动改造自然的主体性觉醒。
结语
此诗在仿古体框架中实现了三重突破:形式上继承《诗经》复沓章法与汉乐府叙事传统,内容上注入现代农业的时代特质,精神层面则完成从田园牧歌到科技兴农的价值跃升。这种创作路径与江帆“以专攻仿古诗为乐”的文学追求深度契合,为传统诗歌形式的当代转化提供了生动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