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光诚(广西南宁)
天等人民不等天,协心勠力铸奇篇。
万吨巨石长渠筑,群彦焦思久梦牵。
全县劬劳消瘠地,一虹横卧灌良田。
圆形门洞如珠串,曜煜神辉兆稔年。
《七律·天等五八渡槽》赏析
隆光诚此诗以雄浑笔触讴歌广西天等县五八渡槽工程,通过时空交错的意象组合与刚柔并济的语言张力,展现人类改造自然的壮美画卷。全诗可从以下角度深入品析:
一、主题升华:人定胜天的精神图腾
首联"天等人民不等天"巧妙化用"天等"地名,以双关修辞凸显"人力胜天"的主旨。通过"协心勠力"的集体群像与"铸奇篇"的恢弘意象,将水利工程升华为民族精神的具象载体。此句所述"见证岁月之流转,传承人类之智慧"形成互文,凸显渡槽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二、意象建构:刚柔相济的时空交响
颔联"万吨巨石长渠筑"以数字量化与材质特写,强化工程体量之巨;"群彦焦思久梦牵"则通过知识分子群体形象,展现科学智慧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这种刚劲与柔思的对比,暗合"巨石累砌"的雄浑与"清音悦耳"的灵秀。颈联"一虹横卧"化用古典虹桥意象,既暗喻渡槽形制,又赋予其"饮涧长虹"的诗意美感。
三、结构铺排:虚实相生的空间美学
尾联"圆形门洞如珠串"以具象描写"透孔往出"的建筑细节,将功能性孔洞转化为艺术性珠链意象;"曜煜神辉"则通过光感渲染,使实用水利设施升华为兆示丰年的祥瑞图腾。这种由实入虚的笔法,既落实所述"灌溉良田"的实际功用,又延伸出"山水画卷"的审美维度。
四、语言艺术:镗鞳铿锵的韵律铸造
全诗严守七律平仄对仗,如"万吨巨石"与"群彦焦思"的物象对、"消瘠地"与"灌良田"的动宾对,形成铿锵节奏。特别是"曜煜神辉兆稔年"句,通过双声叠韵("曜煜")与农耕符号("稔年")的组合,既延续杜甫"大庇寒士"的沉郁顿挫,又兼具白居易新乐府的通俗明快,展现当代旧体诗的语言创新。
此诗通过渡槽这一物质载体,完成从地方叙事到民族精神、从工程纪实到艺术升华的多维跨越,堪称新时代"诗史"传统的典范之作。其价值不仅在于记录特定历史时空的集体记忆,更在于以诗歌形式重塑工业景观的美学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