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人工智能捉弄了我
毋东汉
网络上出现了人工智能Al审稿、撰稿等“功能”,我很好奇,试了几次,十分尴尬。我总以为“电脑不如人脑”,经多次试验,得到了证实,我多次遭到Al的捉弄,冤乎枉哉!
我的长篇小说《热土情焰》在“书海网”发表一周,读者数千,第二周却因“敏感词汇”太多被屏蔽。此后经人工审察复出,点击阅读量受到极大影响。从此,我对人工智能审稿持怀疑态度。
第二次尴尬是,我在网上发表了一首抗疫的诗,网上硬说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溢美之词。我企图纠正而无果。我发表声明无人理睬。今天找那首诗标题没找见。
第三次尴尬是,把我评论文友张培忠的长篇小说《山水咸宁》,神差鬼使地拉到我的名下,把我称赞该作品的特点通统说成是我的写作特点。教我哭笑不得。《山水咸宁》不是我的著作,是我评论过的文友著作,Al真会惠顾人,我要是真能把啥一夸,啥就成了我的,我也会先富起来的!更要命的尴尬还有。
我发现百度Al有个义项是“毋东汉是谁杀死的”我很惊讶,又觉得可笑,点了一下,答案说我是被唐嗣桐杀死的,接着又说红军在子午镇杀了唐嗣桐,为我报了仇。再次搜百度,又说我是被董卓杀死的,云云。进而追究,此辞条不顾姓氏,只把我当朝代对待,冤乎枉哉!
综上所述,Al审稿是值得担心和质疑的,是靠不住的。意识形态文化阵地形同战场,让机器人守门把关,是靠不住的。建议有关单位加强党对文化市场的领导,抒人民之情。
2025-3-21-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