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乡幽梦乌蓬渡
文/郭茂丰
夜深人静,当耳机里传来“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的歌声时,脑海里忽然浮现出江南水乡乌篷船在水巷里摇晃的画面,那微醉的感觉,久久挥之不去,令人浮想联翩。
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灵魂,是岁月沉淀下的温柔画卷。它在江南的水巷中缓缓摇曳,如同一首低吟浅唱的诗,承载着无尽的诗意与柔情。
江南水乡,是一幅水墨丹青,小桥流水人家,勾勒出最本真的模样。乌篷船穿梭其间,船身漆黑,船篷低垂,仿佛是岁月的使者,悠悠地诉说着江南的故事。船夫手持木桨,轻轻划动,水波荡漾,仿佛在吟唱着“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古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这句诗,道尽了江南水乡的绝美与温婉。乌篷船在这样的画卷中前行,两岸是粉墙黛瓦的古镇,是杨柳依依的河岸,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江南春景。船上的行人,或对月吟诗,或凭栏远眺,仿佛置身于李清照笔下的“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这位千古才女,与江南水乡有着不解之缘。她曾在江南的水乡小镇中生活,那里的山水给予了她无尽的灵感。她的词中,常常出现江南的意象,如“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描绘的正是乌篷船在江南水乡的闲适与宁静。而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更是将江南水乡的离愁别绪写得淋漓尽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不仅是她对爱情的眷恋,更是对江南水乡的深情回望。
江南的水,是乌篷船的舞台;江南的桥,是乌篷船的伴侣。那桥,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横跨在水面上,连接着两岸的古镇。乌篷船从桥下穿过,船身与桥洞相映成趣,仿佛是一幅绝美的画卷。而那水面上的波光粼粼,如同“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意境,让人心醉神迷。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的这首《梦江南》,更是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柔情写到了极致。
乌篷船在这样的夜晚,静悄悄地停靠在岸边,船上的灯火与月光交织,仿佛是江南水乡的梦境,让人沉醉其中,不愿醒来。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梦,是江南水乡的魂。它在江南的水面上缓缓前行,带着江南的温婉与柔情,带着江南的宁静与安详,驶向远方。而江南水乡,也因乌篷船的存在,更加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作者简介:
郭茂丰,自由撰稿人。曾任电力行业报记者多年,在各类各级报刊杂志及微信平台上发表通讯、小说、散文、游记等作品三千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