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此卷通篇尽是情
——《寂春轩诗文选》(第四集)读后感(代序)
冯宝哲
我与姚良才先生,同生于1938年,生时正好相差三个月,应是同龄的好友,只是按农历却属相不同,我生于丁丑年腊月,属相为牛,他则生于戊寅年三月,属相为虎。我们同都是蒲城中学的校友,但时间上却有先后,我是1952年夏季初中毕业的,他则是当年后季才进蒲中,有趣的是我当时是蒲中少年先锋队第一任大队长,毕业后不清楚第二任是那一位,多年后认识了良才先生,谈起往事,他竟说自己进蒲中后就担任少先队大队长的职务,显然他就是第二任了,有这一层前缘,我俩之间的关系就非同寻常了。前多日回蒲城登门探访,他告诉我最近准备再出一集《寂春轩诗文选》,这应当是姚公的第四部大作了。前三部《诗文选》我都写过文字,第一篇是在姚公大作研讨会上的发言,第二篇是为续集所写的跋,第三篇则是为第三集所写的序,虽然形式不同,但是都属读后感的性质,这次他又要我作序,从内心来讲,我是自感怯惧的,但又不好推辞,因为拙作《风雨留痕》的开场序就是姚公的力作,曾刊登于《华山文学》第80期,从礼尚往来出发我也是不能拂其盛情的,只有爽快承担一途可通了。最近,他通过电子邮箱给我发来了一组文字资料,其中包括他近年来的一些日记摘抄和他所写的多篇文稿以及书法作品,我认真拜读后,深感收益颇丰,现略谈拙见,以作引玉之砖。

本书所反映的时间段落,除了日记摘抄是开始于退休之后的2010年外,其它文稿多是他年龄进入八十以后的作品。而这一时段,对于已入耄耋的姚公说来,生活的酸辣苦甜是刻骨铭心的。就在他即将进入杖朝之期的前两天即农历丙申年腊月二十八日凌晨五时许,他一生相依为命的老伴李喜梅女士竟突发脑梗而几近不省人事,虽经县、省医院尽力抢救,稍有好转,但不能尽如人意,以致瘫痪在床,生活难以自理,甚至发展到无法进食,只能靠胃管鼻饲维生。我清楚地记得在病人卧床一年后即2018年春节前,姚公曾给我发来微信诉说他的感受,内称:“病人很可怜,家人千方百计伺候到位,如何办,投医无门,我很痛苦,但表现还要乐观,以顽强的精神,统领大家要把病人带回正常的生活中来!不能太悲观,要给孩子们争得信心。请你根据我家今年的情况编拟一副春联。”我按他的要求,撰联两副相赠:一联是:“几辈凝心彰大爱;阖家戮力汇亲情。”,一联是:“ 三辈凝心,彰人伦大爱;一家戮力,抒骨肉亲情。 ”当年春节姚公的家门上就用的是后一副对联。这种生活状态一直维持了1027天将近三年之久,2019年11月18日,即农历己亥年十月二十二日姚公的老伴驾鹤归西了,人生的遭遇,就是这样被无形的造化无情的主宰着。我之所以要在这里叙述姚夫人患病的不幸,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在本书中占有重要的份量,是姚公感情世界中无法摆脱的重要经历。细读本书 ,可以清晰地感到通篇都凝结着一个“情”字。“情”是一种静谧的情愫,这个“情”就是外界事物对他所引起的喜、忧、爱、憎、怒、哀、惧、惊等心理状态,是剪不断、离不开、抛不掉、舍不得的思绪,人的一生,为情所系,为情所绕,为情所感,为情所困。从姚公本书的篇章中,可以读到他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情”的诠释:

一、对爱情的歌颂。爱情是相互信任,互相珍惜,患难与共,彼此扶持,不离不弃。在《痛悼老伴李喜梅》一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姚公伉俪五十六年的恩爱经历,他俩家籍同村,自小熟悉,喜结连理,两心相投,相濡以沫,形影相随,相互支持,共御风雨。在姚公的心目中老伴是:针黹剪裁,厨炊家务,心灵手巧,样样精通,其人品更是:洁身自好,谨守妇道,低调处事,淡泊无奢,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这种爱情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震撼,但它经受了生活的锤炼和时间的考验,是情感的磨合和岁月的积累,具有牢靠的稳固根基。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她多次说道老汉对她好。我心里想着,我们相处半个多世纪了,她在危险中,我只能对她好,一定要把心尽到,就是她不幸走了,我则感到对她尽了心,是一辈子的夫妻,给孩子们做出样子,知道有一个对母亲尽心的父亲。”这种发自肺腑的“尽心”的声音,读了实在让人感动。
二、对亲情的彰扬。亲情是世间最无私的情感,它是黑暗中的一盏灯,大雨中的一把伞,寒冬中的一团火,可以带给我们光明、慰藉与温馨。本书的多个篇辐都叙述了姚公一家如胶似漆的浓浓亲情。他的老伴在卧床的日子里总是忍着痛苦,没有给家里人给儿女们提出过任何越外的要求,而是以平淡的心境负荷着疾病对她的折磨,这体现了她为维护家庭大局的坚强的牺牲精神。而他的家人包括亲属、姊妹、儿女、孙辈等则都是齐心协力,拧成一股劲儿与亲人的沉疴进行搏斗,表现出了极为坚韧的大爱与亲情。他的三个妹妹都在不同时段,毅然决然地抛开自己的家务,从外地赶来昼夜不离地床前侍候,儿女们也都无微不至地尽到了传统的孝道规范。每天晚上洗脸、洗脚、擦洗身上,病中需要的物品,不惜一切件件送到,这些场景姚公在《哭亡妻》一诗中有很详细的叙述,读后令人动容洒泪。
三、对友情的赞美。友情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它像块金子,越练,越纯,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真正的朋友,互相信任,互相关心。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让你在失落的时候振奋起来;在你失望彷徨的时候,给你信心与力量,帮你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姚公本书中的一些篇章就倾吐了其对挚友相助的感激之情。他的老伴身患重症之后,附近和外地的朋友纷纷前来探望,送上了温馨的慰问与亲切的关怀,不少好友经常通过电话、手机与微信送来问候与祝愿,有的甚至直接馈赠钱物,表达心意。乡友与同窗傅伟、李彩银伉俪竟寄款五千,实心相帮,其关切深情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我们还可以通过本书中日记和文稿的有关篇章,读到姚公与朋友之间的文字交流,其中涉及到李峰山、傅伟、刘耕农、段宝珊、刘福谦、韦宏达、郭忠孝、雷福全、贺忠秀、韩惠荣、刘光华、刘树茂、苏阿纲、王增尧、王万福、杨世德、陈文德、郭万锁、李炳炎、王宗海、王忠玉、孙宏泉、陈湘晋、王文治、赵忠信、李彩银、韦凤珍、刘远等近三十人,其中既有领导和师长,也有同事、同好、同乡与同窗,同都是垂暮之年的耆老,有的甚至故去了,但文中对交往和互动的记录,其内容所凸现的却是热烈的情感和崇高的美德,常出闪光点,充满正能量。反复研味,你就会发现:友情如水,淡而长远;友情如茶,香而清纯;友情如酒,烈而沁心;友情如雨,细而连绵;友情如雪,松而亮洁;友情如书,博而渊深。你就会认识:真诚的友情是人的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使人奋发,使人欣慰,使人快乐,使人向前。
以上就是老朽对本书的读后所感,把它整理出来,依照前例,滥竽充数,权且代序吧!最后且题七律一首,以为本文作结:
此卷通篇尽是情,人伦大爱字中凝。
孤鸿失偶哀天坠,雏燕丧亲哭地崩。
邻里贴心开怨锁,知音携手解愁绳。
寂春轩主思潮涌,椽笔劲挥书赤诚。
冯宝哲
二零二零年七月十日于栖牛斋
作者简介
冯宝哲,陕西蒲城人,1938年1月生。1952年参加工作。先后曾在银行、农牧、政府、保险等部门任职,高级经济师,《陕西保险》杂志特邀编辑,1998年退休,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中华诗经阁荣誉顾问,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曾任渭南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顾问。《渭南联苑》主编、编审,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副会长、顾问。被授予“秦东联坛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陕西孙髯翁终身成就奖”等称号。著有《风雨留痕》等书五卷,二百多万字。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李红彦 朱红兵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
中华诗经阁总社简介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乔永胜 胡乃华 骞国政 冯宝哲 董杰 付凤云 孙俊林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白公平
副总编 惠玲玲 侯五爱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秘书长 李红彦
副秘书长:朱红兵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
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
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刘东华
总编 李丽兼群管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
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齐鲁分社
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中华诗经阁辽宁分社
社长 白淑环
副社长 心有灵犀
顾问 萨仁图娅 杨景坤
总编 木兰
副总编 煮酒听雨 莲心儿
编委 张海余 煮酒听雨 莲心儿(郭宝莲)枫庭飘雪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 李飞 麻九石 柳艳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杨建奇(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侯五爱(河北)李红彦(河北)宁建筑(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赵富娥(河北)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刘亦大吉(杭州)点点(内蒙古)文清(安徽)杨洋(内蒙古)木棉(河北)张燕(陕西)张红(陕西)
格律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翟英(陕西)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辛谷(江苏)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杨立新(河北)刘哲崇(山东)曾召萍(湖南)朱运镜(江苏)(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 翁新政(河北)晓峰(江苏)曹赟(河南)杨明才(山西)马雄(陕西)马全民(陕西)陈柏苍(内蒙古)曹甲文(贵州)(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明雪琴(河北)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邢德朝(陕西)王芳英(陕西)米义勇(四川)师永德(内蒙古)(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冯家才(陕西)杨正前(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薛金凯(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张守平(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李平安(陕西)陈建民(陕西)段俊怀(陕西)王千金(陕西)党武平(陕西)惠玲玲(陕西)邸兰宁(陕西)刘双民(陕西)杨鸿祥(陕西)杨传宇(河北)骞国政(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邸兰宁(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王乃仁(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副部长:李飞(河北)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郝后波(河北)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培训部
部长 郝福生
部委 王连社 白公平 赵富娥 赵喜民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