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念父
雅君‖文
清明将至,微风轻拂,却拂不去我心头沉沉的思念。
小时候,父亲是我眼中的山,巍峨且坚实。我最爱骑在他单薄且又宽厚的肩膀上,仿佛站在了世界之巅,能俯瞰一切新奇。每次他从田野干活回家,我都会飞奔过去,他便笑着将我高高举起,那嘴角上扬的微笑,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
父亲是个小知识分子,他用铅笔画戴礼帽、穿长衫男人的素描,倍感风流倜傥,似乎占据了当年上海滩许文强的全部潇洒!也许是处于他们那个特殊年代,父亲的古文基础特别好,虽然现在我巳不能记起,印象中他的古诗词写的还是相当好的。记得一次我哥哥的一位巳经是研究生,在报社工作的同学来家里作客,看到墙上用粉笔题写的诗词(那时农村的住房大多内墙都是用泥土粉刷)很是吃惊,得知是我父亲的原创后,缠着我父亲聊了足足有3个小时之久。后来把那些诗词及父亲的照片还在报纸上刊登了出来,具体是哪家报社,我巳记不清了,只记得是那种很大很厚的报刊。现在想想应该是一份很有实力很有影响的“国字”头的报刊。
因为照顾弟弟,我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没上几天,二年级没上,中间停隔了几年,就直接上了三级,成绩可想而知。好在教我的是我三叔,记得第一次提问,我不会,叔叔说我“嘬得跟芝麻嘬子啷”(特别糟糕的意思)。第二次提问。不会,又说我“嘬的跟豆叶一样”(很糟糕)现在想想,后来我的学习成绩能上去,还真亏是我三叔教我,不然谁有那么多的耐心!
记得第一次写作文,我这样的,当时作文是何物都不知道,怎么办?只好缠着父亲,无奈,父亲帮我写了一篇,记得是一篇叫做《白头翁》的作文。因为太过久远,具体内容已记不清,结尾好像是“白头翁,真不中,不能学习白头翁!”。叔叔当时的作文评是“看样子不是你写的!”……如今三叔也巳离开了这个世界,也祝愿他在天堂一切安好!
后来,我慢慢长大,与父亲的交流却不知何时变得少了。青春期的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叛逆,觉得他的叮嘱唠叨,他的教诲陈旧。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暴躁脾气的父亲也收敛了不少。只是在我每次犯错后,默默叹气,眼神中满是失望与担忧。
直到那一天,命运无情地将他从我们身边夺走。我的世界瞬间崩塌,我才惊觉,自己对他的关心太少太少,好多话还没来得及说,好多事还没来得及一起做。
如今,又是一年清明。我伫立在父亲的坟前,泪水潸然。坟前纸钱燃烧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父亲在对我微笑。灼热的火焰如同小时候父亲温暖的怀抱!轻抚的春风轻轻吹过,恰似父亲温暖的大手轻抚我稚嫩的脸颊,痒痒的,甚是惬意。我仿佛又看到,他站在老家的门口,等我放学归来,眼中满是期待与疼爱。
爸,我想您了。愿清风能捎去我的思念,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如果在天堂有知,希望还像小时候一样,保佑全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生活轻轻松松!
【文魁点评】:
(一)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在文中自然而深切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与愧疚之情。如小时候与父亲相处的欢乐场景,以及长大后交流减少的遗憾,直至父亲离世后的悲痛与追思,字里行间情感流露出真实情感,能引发读者强烈共鸣.
(二)人物刻画鲜活
1. 形象鲜明:通过描述父亲的外貌气质、兴趣爱好和文化素养等,将其刻画成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如父亲素描时的风流倜傥,展现出其独特的文人气质.
2. 对比手法:运用对比,凸显父亲性格变化。如青春期时父亲的暴躁脾气在“我”长大后有所收敛,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包容与关爱.
(三)结构清晰自然
文章以清明将至的思念起笔,接着回忆与父亲的过往,包括童年趣事、父亲的才华、学习经历等,再到长大后的交流减少和父亲的离世,最后回到清明时节在坟前的思念与祈愿,行文流畅,层次分明,使情感逐步推进升华.
(四)语言质朴平实
语言虽不华丽,但质朴平实,用简单的文字表达真挚情感,如“爸,我想您了”等语句,通俗易懂又极具感染力,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五)不足之处
1. 文采略有不足:整体语言较平实,部分描写不够细腻生动,如对父亲诗词才华的展现可更深入,以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2. 内容稍显琐碎:在回忆与父亲的过往时,一些情节如三叔教“我”学习等,与主题联系不够紧密,略显冗余,可适当精简,使文章重点更突出,主线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