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淫欲。随习俗。远瞧人已老,花落幽曲。感怀先逝坟头绿。今昔云烟,荒野哀告。
赋诗吟,双眼触。到头因果等,常乐知足。密云妖绕山青玉。风雨人生,无愧终局。

《惜琼花·抒怀》赏析
这首《惜琼花·抒怀》以张先体为骨,以暮年回望为眼,在时空交错的笔触中勾勒出一幅苍茫人生图卷。上片开篇"除淫欲,随习俗"六字如斧凿金石,以斩断尘念的决然姿态拉开帷幕。"远瞧人已老"四句以蒙太奇手法叠映白发与落花、坟茔与新绿,荒原上飘荡的不仅是祭奠的哀声,更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那抹刺目的坟头绿意,恰似时间悖论的具象化呈现,生与死在春草荣枯间完成诡谲的轮回。
下片笔锋陡转,"赋诗吟,双眼触"将内在哲思外化为艺术创造,双目所及处,因果链条在诗句中显影。密云缠绕青山的意象极具张力,"妖"字既状风云之诡谲,又暗喻人生际遇的不可测,而"山青玉"的温润质地恰成反衬,暗示精神世界的永恒追求。结句"风雨人生,无愧终局"如暮鼓晨钟,在佛家因果与儒家入世之间寻得平衡——风雨摧折的不仅是肉身,更是淬炼出"无愧"的生命勋章。
全词以时空折叠的手法构建多层意境:坟头绿草与青山玉色形成生死对位,荒野哀告与风雨人生构成命运复调。语言如金石相击,在"花落幽曲"的婉约与"密云妖绕"的奇崛间碰撞出独特的美学火花。作者将山东大地特有的浑厚之气注入词体,使张先体的婉丽中平添几分北地苍茫,最终在"常乐知足"的佛理与"无愧终局"的儒志间,完成了个体生命对永恒命题的诗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