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记
(7352——7370)
张 鹏

7352.山西省一位文友W先生读了我的随笔,表达了这样的关切,“一切的称号,诸如博士、副教授、作家、专家、评论家,其实都不宜用在您身上,您的文字,是一个纯洁的少年在乡村旷野中的凝神遐想,有着泥土、天空、河流、青草和阳光的气息,有着成长的忧伤和焦虑,更有着深沉的质疑、反抗和喟叹,坚拒学究气、方巾气和经院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读者之中,不乏心心相印惺惺相惜者,我们是荒江老屋中一起围炉夜话的素心人。
7353.到底谁该怕谁。G兄电称,每有他指导的硕士不提交论文初稿或电话不回,他格外害怕学生。无独有偶,我的学生若是考试缺考或作弊甚至缺课或完不成毕业论文,我也格外害怕。在一个责、权、利分明的成人世界里,老师在无过错的前提下,不应怕学生,应该学生怕老师才对啊!追溯起来,应该是老师怕麻烦,希望所有是非枝节统统不涉自身,希望任何工作一气呵成没有例外。
7354.今天晚上与一位衡水的朋友聊天,我们共同感觉到,当今社会勤劳,正直,善良,懂得感恩,彬彬有礼的人越来越少,诚实守信的人越来越少,从数量上来讲已经逼近了历史的低点。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有底线的人,做一个有原则的人,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居然成了高不可攀的圣人般的存在,这是非常可悲的。冷漠、戾气、反复无常却如癌细胞一般弥漫在社会的非常广阔的层面,让我们防不胜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发扬光大,普世价值的真善美需要大力弘扬。否则,人人折磨人人,人人难逃折磨。
7355.你才刚刚添加了我的微信好友,瞥见了我写作的片段,你不要太过震惊和意外,在你见到我之前,我已经写了几十年,风风雨雨,一路写来,在我的人生当中,写作是与呼吸、心跳、饮食一样不可或缺的存在。我们有幸邂逅相遇于你开始阅读我的文字的那一瞬间,愿文字成为你真正进入我心灵的捷径。
7356.一个人擅长的事情,沉醉其中的事情,一定是让他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生命的潜能,给他带来了无边的快乐。举个庸俗的不太恰当的例子,假如西门庆跟潘金莲偷一次情,会累得他半天爬不起来,西门庆将不会好色;假如李白写一首诗累得患了脑出血,李白将放弃写诗。当红歌星在唱歌,篮球明星在投篮,著名作家在奋笔疾书,知名学者在讲课,这些事情都是给他本人带来无边快乐的事情,怎么会感到疲劳呢?让人感到疲劳和沮丧的事情,要么是勉为其难,要么是力不从心,要么是兴趣全无。
7357.Daydream,上午与G兄通话,共同回忆了大学时代学过的英语课文《Daydream》。G兄问我,现在还喜欢白日梦吗?我告诉他,还喜欢。比如,我会梦想自己的随笔有一天出版社主动联系我全部出版,一字不动,一则不删。我会梦想泗水、泰安成为了随笔的故乡。我会梦想未来的大中小学的孩子们在晨读课上大声朗诵我的随笔节选。
7358.尊重他人的命运,也尊重自己的命运,尊重世界万物各自的命运,这样便能坦然承认命运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小时候,老师总是教育我们向这个学习,向那个学习,我们学了大半辈子,最终还是各自成为自己。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许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大自然和自己的顺其自然、自成一体的性情。率性而坦然地活着,不疲惫,不沮丧,不自责。游刃有余地看惯秋月春风,看惯潮起潮落,看惯云涌云飞。
7359.三八妇女节的晚上,我正在泰山学院的青年广场打篮球,偶尔听到呱呱的鸟叫的声音,我误以为是未了湖的天鹅或者大白鹅跑到了操场边儿上觅食,也没怎么注意,待了一会儿,还是继续有这样一种叫声,我忽然抬起头来,看着朦胧的夜空中颇为壮观的排成人字形往北飞翔的大雁的群落。每年秋季大雁到南方去觅食或过冬,而春回大地之时,他们又飞回北方繁殖生息,这群天上的流浪汉,它们成群结队,没有身份证,没有户籍证明,不需要安检,没有国籍,他们飞越白昼或夜晚,在并不太高的天空呱呱地叫着,万里凌空迁徒,它们在哪儿过的年?它们的年夜饭是什么?它们的寿命是多少?它们的家是哪里?它们也像人类一样有焦虑吗?它们的子女与它们在一起吗?
7360.我曾经回答过很多人一个共同问题,他们问我,每一条随笔为什么你不标注一个具体的创作时间?我说,我这整个的随笔作为一个河流一样的存在,它是有内在的时间和逻辑的,虽然具体每一篇不可能有非常准确的时间。但是呢,每隔数段,它大致会有一个时间标识的,这个我一直注意到了。比如说我会以一个历史事件,以一个名人的去世,或者一个节日的到来,一个节气的到来,这样的话呢,上一个时间和下一个时间中间的这个段落当中产生的文字,它会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的。这个,我在随笔大概开始了几百则的时候,我就开始注意到这一点了。也因此,我最大的梦想是能把这些文字原封不动全部出版。
7361.当全社会把是否能够获得功名利禄,是否能够赢得更多的金钱,是否能够赢得更高的地位作为成功的标志的时候,整个社会会呈现出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为所欲为的疯狂程度。这种情况下人文关怀,道德伦理,规则意识都可以不管不顾,甚至连精致的利己主义都做不到,利己主义也利己得非常粗鄙,粗糙,粗野。所以,当锁定最终目标之后,评价体系会让人疯狂,会让人超级内卷,会让人无所不用其极,这就是典型的丛林社会,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呼吁公平,秩序,正义,程序,道德,这显得尤其重要,它能够有效的纠偏我们直奔目标而去的不管不顾。全社会把什么视为成功,对每一个公民具有极强的引导力、裹挟力和暗示力。
7362.从理论上讲,每一个个体,包括平凡的,平庸的,平常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合理性和价值,这是我们正确对待每一个人的生命个体的正确态度。而现实生活当中呢,尤其是在一个功心利欲愈燃愈烈的时代,只有达到金字塔最顶端的那个个体的存在才被视为意义完整的,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逻辑,他让每一个达不到金字塔塔顶的人都处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惶恐不安之中,全社会呈现出对极致成功的无限向往,对最高社会地位的彻底膜拜,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种价值观。落实到教育上,其实就是对精英教育的无限膜拜,一个班级当中,一个年级当中,一个区,一个县当中,大家都把眼光盯在第一名的身上,凡是达不到第一名的人都无限自卑,而已经达到第一名的人,为了保证自己的第一名的地位的维持,也会惶恐不安,全社会呈现出一种极端焦虑,极端不安的对成功的无限的追求上。久之,疲惫沮丧,焦虑不安,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之中。
7363.成为精英之后,依然过不上劳逸结合的幸福日子,是太多精英的悲哀,更是评价制度的冷酷。优秀的尽头,是继续更优秀,这导致高校里不少精英别无选择,疲于奔命。个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吃个水果,打个篮球,睡个足觉,居然会让人产生罪恶感。作为父母子女,我们只盼亲人们幸福轻松。
7364.师兄G常说,名利场上,人们常常会忘了生命苦短,误以为可以永远活着。当认认真真面对人类的平均寿命时,似乎,很多名利,需要重新权衡了。
7365.蛇年的春节之后,我常常以把手机放在教学楼上不往家里拿为快。晚上大约9:30之后,我缓步回家,手机呢,就放在教学楼的书桌上,一夜无语,相安无事。慢慢的,我已经习惯了这种手机离开我十几个小时的夜晚。睡眠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不得不说,一个成年人能够敢于把手机十几个小时不带在身边,是需要很强大的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坚强有力的保障。师兄弟经常说,人群中连1%的人也没有这种勇气,敢于十几个小时不携带手机。是的,从某些方面讲,我是非常幸运,也是非常坦荡,更是非常强大的。
7366.一位交往了快四十多年的发小,非常幽默风趣地对我说,张鹏啊,与你打交道,最不用担心的是你背后说人坏话或传播谣言,为什么呢?你几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关注自我的一己感觉,都在关注自我的生存状态,甚至都在以自我为中心,乃至于无暇或者不屑于谈论他人的长长短短。我听了以后捧腹大笑。以自我为中心,居然还可以带来很多美好的人格,显然,这是人的缺点无意当中增长了人的优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种人格是彻底乏善可陈的。
7367.在会议厅里听报告,在报纸上看到接受采访,在电视上看到记者的问答与互动,我突然之间会感觉到有些人(数量可观)其实已经被官话套话废话弄得不会说人话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中很少出现言之有物的表达,甚至没有一点个人的感触,几乎完全被一种虚头巴脑的大而无当的概念、套话和流行语所充斥。离开这些东西,他们甚至连一个正儿八经的及物动词也说不出来。什么时候我们的语言变得言之有物了,我们的社会风气也将变得实在、诚恳、淳朴。
7368.敢于为民请命、为国分忧的知识分子,首先都是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人。一个连自身合法权利被侵害都不敢吭声,不敢奋起自卫反击的人,你能指望他为民请命、为国分忧?我相信,李公朴、闻一多之类仁人志士,首先都是坚决捍卫个人合法利益的斗士,他们深知,个人的合法权利是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
7369.精彩的文字建立在精彩的个性、精彩的情怀、精彩的人格、精彩的学养之上,文字从来不是空穴来风的,我们读到的每一段文字背后一定有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存在才使这些文字横空出世,呈现在我们眼前。每每读到才情横溢的文字,我都格外想见见作者,想请他喝壶酒,能否请得动,是另外一回事。
7370.例会有感。从2003年秋天到泰山学院工作以来,我校形成了一个非常规范的例会制度,也就是每个周二的下午集合召开二级学院的例会。我曾经先后在文科C楼、教育艺术楼和第二综合楼的会议室参加过无数的例会。客观地想一下,每个星期能按时参加例会的人,应该是幸福而平静的。首先,不是每一个单位都有如此规范的例会制度。一个单位能保持每周二下午开例会,乃是一个单位规范、平稳、秩序的象征。其次,我们人生的最重大的工作、学习、个人发展都与例会息息相关,例会传达的信息,应该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和方向,也是推动我们工作的原动力。第三,能够按时参加例会,至少说明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家庭、事业、学习、工作是在一种有条不紊的秩序规范下开展的,值得庆幸。第四,每周二来开例会,见见同事们,互相打个招呼,问候一下,也是我们寻找到了归属感的一个重要象征。
张鹏,泰山学院副教授、上海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省作协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