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愫文/任泳儒(新疆哈密)
吹不尽春风得意的柔软
触遇烟花三月的一些惆怅
生命中的苍翠葱茏复活
光芒里拔节叶的葳蕤生香
春暖花开的季节
化作淤泥中出水的芙蓉
一尘不染婷婷
激情的艳影芳心啊
清澈见底水中的青山不改
千山万壑树参天的挺拔隽秀
化作一朵山之巅上的雪莲花
高处不胜寒依然拥抱太阳和月亮
情怀释然比雪与梅
更加娇艳欲滴的灵魂
默然净度自己的世界高不可攀
雪中盛开的雪莲花啊
清馨怡雅她浸染落爱的深远
厚重远山和叶
脱落出水芙蓉的容颜依旧
飘摇在生命的长河里清芬馥郁
永不做浮萍
随风飘荡摇摆不定
在水面晃晃悠悠
荡荡失意的轻浮
浮生若梦惘然若失
凄凉之地的身影
潋滟波光粼粼中的彩霞绚丽
抚慰疲惫的心思
希冀远方
灯火阑珊处闪烁之光的招摇
照耀梦里的光辉
靓颖一个崭新的向往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0二五年三月十九日於哈密
点评词
于诗意中探寻生命的幽微与辽阔——评任泳儒《情愫》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任泳儒的《情愫》,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灵动的语言,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世界,引领读者踏上一场关于生命、情怀与理想的探寻之旅。
一、意象之美:自然与心灵的交织
诗歌开篇,“吹不尽春风得意的柔软,触遇烟花三月的一些惆怅”,春风与烟花三月这两个意象,一个带来温暖与希望,一个勾起淡淡的愁绪,鲜明的对比中,奠定了全诗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基调。春风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生命中蓬勃的生机与美好的憧憬;而烟花三月的惆怅,则暗示了人生在美好表象下潜藏的迷茫与失落。这种将自然意象与内心情绪紧密相连的手法,使诗歌具有了强大的感染力。
“生命中的苍翠葱茏复活,光芒里拔节叶的葳蕤生香”,诗人通过对植物生长状态的细腻描绘,运用“苍翠葱茏”“葳蕤生香”等词语,将生命的活力具象化。这里的植物意象,是生命力量的象征,它们在光芒中拔节生长,象征着生命在困境中不屈的抗争与积极的进取。
诗中荷花与雪莲花的意象尤为夺目。“化作淤泥中出水的芙蓉,一尘不染婷婷,激情的艳影芳心啊”,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质和纯净的情感,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与追求。“化作一朵山之巅上的雪莲花,高处不胜寒依然拥抱太阳和月亮”,雪莲花生长在山巅,环境恶劣却依然顽强绽放,拥抱日月,它是坚韧、孤傲与崇高精神的象征。这两个意象相互映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纯净、坚韧和崇高的不懈追求。
此外,诗中还出现了青山、千山万壑、树、远山、彩霞等自然意象,它们共同构建起一个雄浑壮阔又充满诗意的自然空间。这些意象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承载着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使诗歌具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邃感。
二、情感之深:多元情愫的交融与升华
《情愫》中蕴含着丰富多元的情感。开篇的春风与惆怅,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复杂感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又有对未知的迷茫。在对生命活力的赞美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向上的态度。而对荷花和雪莲花的描绘,则融入了诗人对高洁品质和崇高精神的敬仰与向往之情。
诗中还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感慨。“清馨怡雅她浸染落爱的深远,厚重远山和叶,脱落出水芙蓉的容颜依旧,飘摇在生命的长河里清芬馥郁”,诗人通过对生命长河中美好事物的消逝与留存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坚韧和永恒的赞美。这种对生命的深刻洞察,使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具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诗歌的后半部分,“永不做浮萍,随风飘荡摇摆不定,在水面晃晃悠悠,荡荡失意的轻浮”,诗人表达了对坚定人生信念的执着追求,对随波逐流的否定。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诗人个人的人生态度,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反思。
“希冀远方,灯火阑珊处闪烁之光的招摇,照耀梦里的光辉,靓颖一个崭新的向往托起明天的太阳”,这几句诗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在经历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种种思考后,诗人依然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向着远方的光明前行,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了鼓舞和力量。
三、语言之妙:灵动与凝练的和谐统一
任泳儒在《情愫》中的语言运用极具特色。诗歌的语言灵动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吹不尽春风得意的柔软,触遇烟花三月的一些惆怅”,“吹不尽”“触遇”等词语的运用,使诗句具有一种动态感,仿佛让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春风的吹拂和内心情绪的触动。
诗人还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词汇来描绘事物。如“光芒里拔节叶的葳蕤生香”,“拔节”一词将植物生长的动态瞬间定格,“葳蕤生香”则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生动地展现了植物的繁茂与芬芳。“千山万壑树参天的挺拔隽秀”,“挺拔隽秀”用简洁而精准的语言,描绘出树木的高大与优美姿态,使读者如临其境。
语言的凝练方面,诗歌也表现出色。诗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如“情怀释然比雪与梅,更加娇艳欲滴的灵魂”,短短一句,将情怀与雪梅相比较,突出灵魂的高洁与娇艳,言简意赅却意蕴无穷。“浮生若梦惘然若失,凄凉之地的身影,潋滟波光粼粼中的彩霞绚丽,抚慰疲惫的心思”,在这几句诗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生的迷茫、凄凉与美好,通过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此外,诗歌中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如“高处不胜寒依然拥抱太阳和月亮”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雪莲花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活;“靓颖一个崭新的向往托起明天的太阳”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对未来的向往比作托起明天的太阳,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期待。
四、主题之广:生命、理想与人生的深度探讨
《情愫》的主题丰富而深刻,涵盖了生命、自然、理想、人生等多个层面。诗歌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绘和对生命现象的思考,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诗人赞美生命的活力与坚韧,同时也正视生命中的困境与迷茫,展现了生命的多面性。
对理想的追求方面,诗中表达了对高洁品质和崇高精神的向往,以及对坚定人生信念的执着坚守。诗人拒绝随波逐流,追求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这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激励着读者在现实生活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梦想。
此外,诗歌还涉及到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迷茫、疲惫与希望,这些情感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经历的。通过对这些情感的抒发,诗歌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深入反思,使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审视自己的人生,寻找生命的方向。
五、艺术特色之鲜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创新
从艺术特色上看,《情愫》既继承了传统诗歌的艺术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诗歌的创新元素,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借鉴了传统诗歌中以自然意象寄寓情感的手法,同时又赋予这些意象以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如荷花和雪莲花这两个传统意象,诗中被赋予了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追求的象征意义,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表现手法上,诗歌融合了传统诗歌的含蓄委婉与现代诗歌的直白坦率。诗人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既有通过意象和隐喻进行的含蓄暗示,又有直接抒发内心感受的直白表述,这种表现手法的融合,使诗歌既具有深刻的内涵,又能让读者轻松理解诗人的意图。
《情愫》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任泳儒通过巧妙的意象营造、真挚的情感抒发、灵动凝练的语言表达以及对生命、理想和人生的深度探讨,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诗意世界。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更能引发读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当代诗歌的发展中,《情愫》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让我们看到了诗歌在表达人类情感和思想方面的无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