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
開甯.宁夏银川
次第昏晨,春物争相艳,千朵婀娜香细雨;
重叠高矮,容颜最是娇,一庭妩媚倚东风。
这是近日题写的一副杏花联。
杏花作为早春的使者,经常出现在古人的笔下。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是宋.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诗句。"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这是宋.刘彤的《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诗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宋.宋祁 《玉楼春.春景》诗句。
历代诗人对花常有偏爱。如:东晋.陶渊明爱菊,北宋.周敦颐爱莲,北宋.林逋爱梅花,宋.苏东坡爱海棠,似乎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存在。而北宋.王安石对于杏花也正是如此。
王安石诗集中有很多咏杏花的作品,如"垂杨一径紫苔封……倚墙斜日数枝红";"只愁风雨劫春回"。等等……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上面这首王安石创作的五言诗,以它特别的风味为人重视。被评为世上最美杏花诗。
这首《杏花》诗,前半首写花影,突出水中的花影之美胜于花的自身;后半首由水中花影,联想及南朝陈后主及贵妃张丽华国破人亡的境遇。此诗艺术构思的独到之处在于,不直接描摹杏花本身的娇美艳丽,而全用比喻手法烘托,展现她在水中娇娆的倒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这首《北陂杏花》也是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一二句写出了北陂杏花的娇媚之美,后两句表现了杏花高洁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于物,体现出诗人刚强耿直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
"红杏出墙"成语溯源,应该来自于诗词。
晚唐诗人吴融的《途中见杏花》中写道:"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这是最早出现使用"红杏出墙"意象的诗句。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成为千古名句。
其实,最初,"红杏出墙"纯粹是描绘春色的诗句,具有积极向上的意境。后因文化演变被赋予了贬义。
在文学作品中,很多诗人会把春雨同杏花一同入诗。即"杏花雨"。
杏花雨不仅能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还能展现春光中的生命力;由于杏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的品质,还能营造浪漫的氛围;其短暂花期会让人联想到生命无常和美好时光易逝,常常被视为离别、思念,淡淡哀愁。
如:宋.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晏几道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这些诗句都是展现美丽的春光图。
将至清明时节,时值杏花盛开。"杏花疏雨,惹尽娇羞。"杏花雨如烟如梦,占尽春风。
刘开宁写于2025年3月29日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