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剑气(短篇小说)
作者:何昌华
【引子】我曾在一诗友群,与几位好友朝夕相处甚欢,经常小诗切磋交流,彼此兴趣愈发相投,情谊也日益加深。后来,因我在多家平台任职,事务繁杂,来此群次数甚少。每每忆及此事,心中总有几分愧疚,一直寻思着做点什么来表达心意。思索再三,决定以五位好友和我自己为原型,赋予不同角色,虚构一段奇幻故事,与好友们分享,以此纪念那段珍贵的情谊。
《华山剑气》以作者及其诗友为原型创作。南宋绍兴七年,隐耕于临安救邝培旭,获《九阴真经》残页,揭开江湖纷争。邹恩亮滇池遭暗算后被救,又陷谜团;如弋携《九阴真经》补遗篇被追,与隐耕在地宫发现双生花秘密。众人于榴岛重逢,忆往昔并除暴。五毒教主现身,她与如弋是双生,引发危机。历经多番恶战,众人在华山之巅各展绝学,借助格桑花灵之力击败教主,长达二十年的江湖恩怨告终,故事成江湖传说。
书中人物:
1、隐耕(高山渔翁)——原型为何昌华,喜读兵书,擅谋略,精于剑术。
2、瘦雁——原型为邝培旭,文学底蕴深厚,棋艺高超。
3、牵着蜗牛散步——原形邹恩亮,精通“一阳指”,后投身诗词研究。
4、江太公——原型为江建祥,擅长打狗棒法,对《九阴真经》剑理有独到见解。
5、格桑花——原形夏宏霖,其身份与故事中的神秘元素紧密相连。
6、如弋——原型为杨丽杰,使峨眉刺,身手矫健。
第一回 临安秋雨侠影现
绍兴七年,秋分时节,临安城被如丝如缕的细雨笼罩,宛如披上一层薄纱,透着朦胧之美。隐耕独坐在醉仙楼三层雅间,手持酒杯,浅酌竹叶青酒,酒液晃动间,映照着窗外若隐若现的街景。
忽闻巷中传来金铁相击之声,隐耕循声望去,只见三名黑衣客围攻一位青衫书生。书生虽奋力抵抗,但寡不敌众,渐落下风,后背被划出一道血痕,鲜血渗出衣衫。
隐耕毫不犹豫,弹指掷出酒杯。白玉杯如闪电般精准切入刺客刀锋,巨大冲击力震得钢刀脱手,飞入檐角。书生趁机翻身跃上酒楼,踉跄跌进雅间,怀中半张焦黄纸页随之掉落。
“多谢义士相救!”书生抹去嘴角血迹,感激说道,随后掏出翡翠棋盒,“在下邝培旭,此物恐招杀身之祸……”话未说完,窗外一道红衣残影闪过,峨眉刺寒光割断雨帘。隐耕追至后巷,仅见青石板上斜插一支银簪,簪头刻着“如弋”二字,泛着幽蓝光芒。
隐耕返回雅间,仔细查看残页,发现是《九阴真经》中“移魂大法”篇章,纸缘靛蓝色泽忽明忽暗,十分诡异。以茶汤点之,墨迹竟缓缓浮现出华山五云峰地形图。此时,邝培旭剧烈咳嗽,袖中滑落一枚黑玉棋子,其上暗红纹路好似干涸血迹。
“三日前广陵棋馆……”邝培旭喘息着说道,“二十三名棋手暴毙,尸身经脉尽碎……”隐耕猛然想起半月前收到的密信:“九阴现,华山乱,格桑开时劫运来。”这一系列事件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一场惊心动魄的江湖纷争,就此悄然拉开帷幕。
有诗吟:
秋雨临安侠义生,残经半卷露狰狞。
银簪暗引华山局,俱在苍茫一剑横。
第二回 滇池毒瘴遇救星
滇池之上,水雾弥漫,如轻纱笼罩湖面,透着神秘与压抑。邹恩亮倚靠在望海岩畔,右臂青紫,毒气已蔓延至心脉,生命垂危。原来,昨夜他与自称西毒传人的蒙面人赌斗,没料到对方在透骨打穴手中暗藏七煞毒掌,不幸中招。
就在邹恩亮绝望之际,一个苍老声音穿透浓雾传来:“小友可知锦鲤为何逆流?”邹恩亮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藏袍的老者踏露而来,老者腰间银壶上,三朵格桑花含苞欲放,格外醒目。未等邹恩亮应答,老者手中飞出七枚银针,精准封住邹恩亮任脉要穴。
在接下来的三日昏迷中,邹恩亮时而能闻到沁脾药香,那是令人安心的味道。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身处茅屋,梁上悬着晒干的雪莲,墙角药杵纹样与江太公祖传打狗棒上的云雷纹如出一辙,心中满是疑惑。
忽闻门外马蹄疾驰,邹恩亮隔窗窥见一名苗疆女子正与老者密谈。女子腕间银镯刻着五毒图腾,邹恩亮心中一震,这不正是七年前血洗江家满门的凶手信物吗?怒火涌上心头,他不顾一切追了出去。
追至蝴蝶泉边,只见石台上新墨未干,写着:“药香渡劫缘非浅,格桑花开见诸天”。泉水忽然泛起血色,接着浮出半幅未绣完的唐卡。画中菩萨低眉拈花,可花心却是空缺的银丝轮廓。这重重谜团,邹恩亮能否解开,为江家报仇雪恨?
毒瘴滇池欲困龙,银针渡厄现仙踪。
半张唐卡天机隐,五毒银镯引旧烽。
第三回 地宫惊现双生谜
如弋策马冲入骊山北麓时,左肩箭伤泛紫黑,鲜血不断渗出,染红衣衫。怀中的《九阴真经》补遗篇仿佛愈发沉重,如烙铁般炙烤着她。身后,追兵的火把在山道上连成赤链,紧追不舍。
就在地宫石门将闭的瞬间,一道灰影闪入,如弋定睛一看,竟是临安城见过的隐耕。“姑娘接住!”隐耕抛出青铜鱼肠钥,如弋凌空翻身,稳稳接住插入机关。顿时,七十二盏长明灯熄灭,地宫陷入黑暗。片刻后,月光从穹顶裂隙泻下,照见壁画上的预言:双剑交叉处,格桑破土生。
两人沿着地宫通道前行,来到地宫深处的寒潭之上。只见水晶棺内躺着一名女子,面容竟与如弋九分相似,如弋心中满是震惊与疑惑。隐耕伸手触碰棺椁,刹那间,记忆如潮涌来——二十年前苗疆血夜,师父抱着女婴杀出重围,女婴襁褓上正绣着格桑花!
“小心!”如弋惊呼,峨眉刺迅速挑飞三支毒箭,箭簇深深钉入壁画菩萨眉心。此时,地宫剧烈震颤,潭水倒灌,水中浮现出血色篆文:“双生花现,劫运轮回”。如弋和隐耕的命运,似乎已与这神秘地宫及双生花紧紧相连,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有诗吟:
地宫灯灭现幽奇,双剑交辉格蕊稀。
倩影棺中藏路孽,骊山风雨子规啼。
第四回 华山剑战二十年局
华山绝顶,罡风凛冽,吹得人睁不开眼。七位当世高手已在此鏖战六昼夜,招式变幻莫测,剑气纵横,令人眼花缭乱。隐耕手握断水剑,准备出招,忽然瞥见如弋的峨眉刺轨迹暗合《九阴》补遗篇的“天罡步”。
双兵相击之时,云海翻涌,竟浮现出榴岛南山的幻象——碧波间隐约有钓叟独坐。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密云不雨”破空而至,气势磅礴。隐耕剑走偏锋,在石壁上刻下深痕。瘦雁在一旁观战,看到这一幕,手中的黑玉棋子“咔”地一声碎裂——那裂痕竟与醉仙楼残经边缘的靛蓝色纹路完全吻合。
雷鸣电闪之间,《易筋经》梵文卷化作流光消失,只留下水晶格桑花在雨中生辉。隐耕瞥见五毒教的银光闪过山崖,猛然想起滇池的银镯、骊山的预言,冷汗瞬间浸透重衫——原来二十年前师父拼死带出的女婴,正是引发今日局面的“双生花”!这场华山之巅的剑战,背后隐藏着如此复杂的恩怨秘密,高手们又该如何应对?
有诗吟:
剑影纵横撼九霄,云中幻现浪回潮。
梵经几折格桑现,对弈方知廿载遥。
第五回 榴岛迷雾觅仙踪
邹恩亮在家清闲许久。一日,秋高气爽,他如往常般“牵着蜗牛散步”,行至庄家桥头时,偶遇久违的师兄“江太公”。两人先是一愣,随即激动地握手拥抱,欣喜不已。一番寒暄后,两人都想找个安闲之处,最终决定一起去找师傅“高山渔翁”。
邹恩亮安顿好蜗牛后,二人便前往台州榴岛。途中经过一片格桑花胜地,繁花似锦,五彩斑斓,二人仿佛步入世外桃源,沉醉其中。走着走着,邹恩亮突然停住,蹲下身轻轻抚摸一棵格桑花,自言自语道:“是你吗?告诉我怎么才能找到你。”
江太公不解地问:“你在干嘛,和谁说话?”“六年了,怎能忘记。”邹恩亮缓缓站起,娓娓道来:那年春天,他在滇池旁学艺时,不慎染上瘟疫,高烧呕吐,生命垂危。幸得一位神医赶来救治,几日后才康复。正想报答时,神医已远走。后来听说这位神医是藏族掌管人间疾苦和幸福的天神,百姓为感恩,到处栽种格桑花纪念他。六年来,邹恩亮一直打听天神消息,昨夜竟梦到天神,说格桑花是他的化身。
江太公听后,理解了邹恩亮的苦心,安慰道:“放心吧,你如此有心,一定会见到他的。”二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抵达台州。他们四处打听高山渔翁的住处,问了几个年轻人都摇头不知。好不容易遇到一位叫“瘦雁”的过客,在其带领下,终于找到师傅。原来,“高山渔翁”为潜心练功,已改名“隐耕”,当地人只知高山渔翁已离开榴岛,不知隐耕其人。这也体现出隐耕从不扰民、低调行事的品性。实际上,他每日坚持垂钓,练就了一身坐山高钓神功,稳如钟,动作敏捷“如弋”。邹恩亮和江太公找到了师傅,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有诗吟:
独处松山翠绿幽,开晨静听涧溪流。
一杆丝线垂千尺,喜讯传来功在钩。
第六回 榴岛四杰喜重逢
邹恩亮和江太公找到隐耕后,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们虽非真正师徒,只是口头相称,但交往君子之交,重情重义。
当晚,隐耕在岛上设宴,四位老友围坐,传杯换盏,吟诗对联,气氛融洽。瘦雁为何熟悉隐耕住处呢?原来,他是琴川(现常熟)人,生性执着,擅长写诗,还是个棋迷。一次在广东惠东的大榕树下,他与隐耕博弈相识,二人棋逢对手,对弈精彩。临别时,隐耕邀约来年秋月在榴岛再决胜负。有词为证:
渔歌子·棋友
弃子争先瘦雁风。丹沙炮碾隐耕逢。
双对弈,两情钟。若敌亦友趣相同。
——作于大榕树下
此次瘦雁特地来榴岛赴约,正巧遇上邹恩亮和江太公,实属缘分。隐耕与瘦雁对弈之时,四老友重逢。众人酒酣耳热,畅所欲言,回忆往昔点点滴滴,仿佛回到那段美好时光。此夜无眠,他们沉浸在深厚的友情之中。隐耕为何会在榴岛?这要从如弋醉卧芍药园说起。
有诗吟:
烟霞榴岛聚义堂,四友同温旧剑霜。
诗酒犹存年少志,明朝沧海又新航。
第七回 骊山夜雨忆旧盟
次日,榴岛风和日丽,碧空如洗,海天一色,景色迷人。四位友人早餐后,前往海边登临南山,欣赏海滨风光。眼前美景让他们豪情满怀,吟诗不断。更有趣的是,他们像梁山聚义般,分享华山论剑后的经历。
恩亮性情直爽,率先开口:“唉,我因一招之差输给郭靖,与‘五绝’失之交臂。此后便不再论剑,投身海归诗人古越门下,钻研诗词,倒也自得其乐。”太公文武双全,接着说道:“我去华山未参与比剑,而是与洪七公、黄药师等人探讨《九阴真经》秘诀,在九阴剑理上颇有心得。后来我喜爱文学创作,便追随三亚首领如弋,在文学世界里探寻乐趣。”
瘦雁文学、棋艺皆精,说道:“我隐居琴山默默耕耘,专注创作,略有成就。华山论剑时,我看淡名利,未参与比试。之后在江浙一带以棋会友,还结识了隐耕大哥,也算一段佳话。”隐耕听得认真,不时称赞。面对三友期待的目光,他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年少时喜爱兵书,钻研谋略,对应对比斗有些见解。华山论剑提前两天到达,结识了如弋、邹恩亮、江太公、瘦雁四位。因我年长,提议‘临战磨刀’,五人暗中切磋。我观察后分析,如弋的‘峨嵋刺’暗斗占优,明打稍逊;太公的打狗棒法虽精妙,但难敌洪七公的十八掌;瘦雁无心比试,唯有恩亮的‘一阳指’可破洪七公的掌法,我还特别提醒他应对时要避其锋芒、出其不意。实战中恩亮果然破了洪七公的招式,只是郭靖的出现出乎意料,最终我也无缘天下第一,实在遗憾。不过,江浙也算出了豪杰。”恩亮、太公等人听后,向隐耕致谢,连声称师。这段经历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情谊,也对未来充满期待。
有诗吟:
华山剑影七天逢,早有隐耕图降龙。
如弋行踪新谜雾,却看榴岛浪千重。
第八回 斜岔双英破奸谋
隐耕讲述时,瘦雁突然凑到他身边,激动地说:“想起来了,当年华山你讲兵书,我们听得入神。比武结束后,我因有事提前离开。这么算来,我们四人加上如弋,六年前就像师徒一样了。”“哈哈哈,不是师徒,若诸位不嫌弃,我们可按兄妹相称。”隐耕说道,众人不再推辞,从此隐耕为大哥,瘦雁为二弟,恩亮为三弟,太公为四弟。
“那后来如弋去哪里了?”恩亮急切问道。隐耕笑着继续讲述:“比武结束后,如弋说要去骊山,我因想向郭靖讨教内功,晚走一天。下山途中经过斜岔口村寨,见百姓围聚议论,便上前打听。原来是寨里唐老实的小女儿唐二丫出嫁,遭本寨财主刘德望小儿子刘虎带人抢亲,幸好有位华山来的女英雄昨夜守在唐家,出手阻止。我猜测这位女英雄可能是如弋,便去唐老实家查看。果然,在门外就看到如弋正和人商讨对策。她见到我,十分高兴,向唐家人介绍了我。唐老实正担心刘恶霸会卷土重来,看到我后,心里踏实了许多,还向我跪礼求助,我连忙扶起他,让他放心。”
隐耕与如弋商议后,决定主动出击,不再坐以待毙。二人迅速来到刘德望家院门外。“快快通报刘老爷,我等特来拜见。”家丁见此情形,让他们稍等,便进屋通报。不一会儿,七八个手持刀棍的年轻人围了过来,一位身着绸衣的中年人从堂内走出。说时迟那时快,众人一拥而上,只见隐耕双臂一振,剑气如虹,瞬间刀棍折断,众人纷纷倒地。如弋也施展身法,动作轻盈,只听得一片哀嚎求饶声。刘德望见势不妙,赶忙上前拱手求饶。隐耕和如弋松开众人,隐耕笑道:“我们并未伤人,只是给他们个教训。听说刘老爷为人不错,只是令郎求亲心切,不听劝告,鲁莽行事,有损您的颜面,我们特来帮忙管教,多有冒犯,还请见谅。”“哪里哪里,是我教子无方,得罪了二位,请二位贵人不要计较,快请进客堂!”刘德望恭敬地邀请隐耕和如弋。
双英斜岔破强梁,剑过庭前恶霸丧。
莫道风波今且定,格桑花映酒旗扬。
第九回 格桑血绽双生劫
榴岛南山,原本宁静祥和,却骤然间腥风大作。隐耕正悠然垂钓,手中的钓竿忽地“咔嚓”一声崩裂。众人惊愕间,只见浪涛翻涌,五毒教的战船破水而出,如同一头头狰狞的巨兽。甲板之上,一位苗疆女子傲然而立,她腕间的银镯泛着冰冷的光,正是当年血洗江家满门的五毒教主!
如弋见状,眼中怒火燃起,峨眉刺瞬间脱手飞出,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直取教主咽喉。然而,教主却不慌不忙,轻轻掀开面纱,众人定睛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她的容貌竟与骊山地宫水晶棺中的女子一模一样!
“双生花开,因果轮回。”教主冷笑一声,声音如同夜枭般刺耳。随着她的话音落下,漫山遍野的格桑花海竟无风自燃,熊熊烈火瞬间将南山笼罩在一片血色雾气之中。隐耕只觉头痛欲裂,二十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原来,苗疆祭司为了炼制那邪恶的“双生蛊”,将女婴的魂魄一分为二,如弋与教主本是同源双生,命运从一开始就紧紧纠缠在一起。
邹恩亮怒喝一声,疾挥一阳指,金色的指芒如同一道利箭射向教主。江太公也不甘示弱,打狗棒舞得虎虎生风,化作一道光幕护住众人。然而,教主的银铃蛊音却如同无形的利刃,穿透了他们的防御,令众人头晕目眩,几欲摔倒。
千钧一发之际,瘦雁大喝一声,奋力掷出棋盘。三百颗黑子如同漫天的繁星,化作天罗地网,朝着教主罩去。隐耕咬破舌尖,一口鲜血喷在断水剑上,剑身在血色的映衬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刹那间,骊山地宫壁画上的预言骤现脑海——双剑合璧处,格桑可破劫!他们能否凭借双剑合璧的力量,打破这可怕的双生劫数呢?
有诗吟:
双生并蒂血痕惊,银蛊摇铃山海倾。
断水剑鸣残照里,方知因果廿年萦。
第十回 经卷重光破邪阵
五毒教主在黑子组成的天罗阵中狂笑不止,她猛然祭出《易筋经》卷,经书悬空展开,散发出一道道神秘的光芒。众人定睛一看,那光芒中竟隐隐浮现出苗疆上古禁术“噬魂阵”的图案,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隐耕心中一凛,瞬间恍然大悟:原来,梵经的失踪竟是教主精心布置的一场阴谋,她借华山论剑之机,集齐七高手的精血作为祭品,就是为了开启这邪恶的噬魂阵!
就在众人陷入绝望之时,如弋忽然摘下发间的银簪,那正是醉仙楼所遗的“鱼肠钥”。她毫不犹豫地将银簪插入梵经铁匣,刹那间,经书光芒大作,化作一道金光流入她的眉心。教主见状,脸上露出惊恐之色,她的周身开始剧烈震颤,容貌也在急速衰老,双生蛊的反噬终于开始了!
隐耕趁机大喝一声,与如弋双剑合璧。两人的剑气相互交融,引动了滇池畔格桑花的灵力。万千花瓣如同红色的洪流,呼啸着冲向噬魂阵。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噬魂阵应声而破,强大的冲击力将众人震得连连后退。
教主在爆炸的余波中摇摇欲坠,她坠海前发出一声绝望的嘶吼:“格桑不谢,五毒永存!”然而,浪涛间却忽然出现了一艘雪莲舟,一位藏袍老者稳稳地站在船头,他轻轻一捞,便将教主的尸身捞起,然后轻叹一声,没入了晨雾之中。这场惊心动魄的正邪之战,似乎暂时落下了帷幕,但危机真的已经解除了吗?
有诗吟:
梵经破夜驱重昏,双剑携花泯旧痕。
雪棹烟波埋劫数,圣泉早蕴转机存。
第十一回 沧海再掀旧波澜
四友在经历了激烈的战斗后,重返南山。他们疲惫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就在这时,岩壁上突然浮现出一行藏文偈语,仔细一看,正是滇池畔未竟之诗:“药香渡劫缘非浅,格桑花开见诸天”。
瘦雁眉头紧皱,他以棋局推演,惊觉偈语竟暗指骊山地宫深处——水晶棺下竟藏着苗疆圣泉!众人心中一惊,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圣泉洞中,如弋小心翼翼地触碰泉眼。刹那间,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本是格桑花灵,为了阻止双生蛊现世,自愿投身轮回。隐耕手中的断水剑忽然鸣啸起来,剑柄脱落处露出半截银杵——正是江太公打狗棒缺失的“药王杵”!
众人正惊愕间,海上忽然出现一艘巨舰,桅杆上高高悬挂着五毒旗。甲板上,“复活”的教主傲然挺立,她周身缠绕着格桑花藤,散发着强大而邪恶的气息。原来,雪莲舟上的老者正是藏地药圣,他以圣泉为引,重塑了教主的身躯。
教主冷冷地笑道:“双生未尽,此劫难终!”众人握紧了手中的武器,一场新的危机又悄然降临,他们能否再次战胜教主,化解这场危机呢?
有诗吟:
圣泉照影溯前缘,银杵霜明旧誓坚。
沧海难销奸佞孽,终须劫火淬青天。
第十二回 华山劫尽剑梦终
华山之巅,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大地上,仿佛给整个华山披上了一层银纱。七盏孔明灯缓缓升空,排成北斗之形,在夜空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五毒教主驱使着花藤,化作一条巨大的蟒蛇,张牙舞爪地扑向众人。隐耕四人各守星位,严阵以待。如弋咬咬牙,割腕洒血,格桑花灵竟从她的血中缓缓绽出,在月华的照耀下,显露出药师菩萨的法相,神圣而庄严。
断水剑与药王杵合二为一,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江太公挥舞着打狗棒,棒影翻飞,竟舞出阵阵梵音,如同天籁之音,震慑着众人的心灵。邹恩亮运起一阳指,指芒划破夜空,如同流星般璀璨,硬生生地破开了厚重的云层。
教主见状,发出一声狂吼,骊山地宫的壁画竟在天际重现:双剑交叉处,格桑花灵归于圣泉。随着这预言的出现,花藤寸寸断裂,如弋的身形也渐渐变得透明。
“双生劫尽,当归天地……”如弋的声音轻柔而缥缈,仿佛来自遥远的天际。隐耕伸手欲握她的手,却只抓住了一片飘落的格桑花瓣。
晨钟响彻华山,清脆的钟声在山谷间回荡。水晶花在旭日的照耀下化作一道绚丽的虹桥,隐约可见一位红衣倩影遥立云端,仿佛在向他们诉说着最后的告别。这场长达二十年的江湖恩怨,终于在华山之巅画上了句号,而他们的故事,也将成为江湖中一段永恒的传说。
有诗吟:
冰轮洗彻廿年仇,双劫消时剑气收。
虹影空留青袂远,格桑开满旧神州
【作者简介】何昌华,笔名隐耕,江苏泰兴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江苏省诗词协会、南京诗词学会、南京市作协、南京市江北新区作协、南京江北新区诗词楹联学会、竹韵汉诗协会会员。现任南京诗词学会诗教讲师团讲师、南京江北新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南京霸王山诗社名誉社长、《霸王山诗刊》主编、《霸王山诗苑》主编,上海华高诗社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竹韵汉诗协会理事、江苏分会会长、竹韵江苏主编。曾获得十多项荣誉和大奖,著有参战回忆录《难忘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