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白华英曜碧芳,双娇花叶共铿锵。
空山神木株株秀,幽谷猗兰瓣瓣香。
玉气淑清扬月韵,冰姿圣洁焕蟾光。
瑶池王母通仙女,徕下凡尘佑善良。
《七律·天女花》赏析
隆光诚先生的这首咏物诗以天女花为吟咏对象,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展现其超凡脱俗之美。全诗紧扣“天女”二字,在工整典雅的律对中,构建出三重艺术空间:
一、人间草木的自然之美
开篇以“乳白华英曜碧芳”定格花色,乳白花瓣在碧叶映衬下如星辰闪耀,静态描摹中暗含光影流动。“双娇花叶共铿锵”别出心裁,以兵器相击之音拟写花叶相依之态,刚柔并济间彰显草木的蓬勃生机。颔联拓开空间维度,“空山神木”“幽谷猗兰”既点明其生长环境之清幽,又以“株株秀”“瓣瓣香”形成微观特写,在宏阔与精微的张力中,构建起立体的草木生态图。
二、月宫仙子的冰玉之姿
颈联笔锋轻扬,由实入虚。“玉气淑清”“冰姿圣洁”以玉之温润、冰之澄澈为喻,赋予花朵以人格化的高洁品性。“扬月韵”“焕蟾光”更将物象提升至神话维度,蟾宫桂影与瑶台仙葩在此悄然叠合,花光月影交融中,自然草木渐次羽化为仙家意象。诗人巧妙化用《离骚》“结幽兰而延伫”的香草传统,又融入道教仙真意象,使物性描写获得文化纵深。
三、瑶池仙缘的道德寓言
尾联揭橥全诗精神指向,借王母遣仙女的传说,将天女花定位为道德使者。“徕下凡尘”遥应《楚辞·湘夫人》中“遗余褋兮澧浦”的降临母题,而“佑善良”三字则赋予神话叙事以现实伦理关怀。在此,植物特性与神话原型形成隐喻闭环:花之白对应仙之洁,香之幽暗喻德之馨,物性特征皆成为道德精神的具象符号。
全诗四联层层递进,从色香形貌的工笔细描,到月宫仙影的朦胧写意,最终升华为道德教化的精神象征。在恪守七律对仗工稳、声韵铿锵的形式规范中,完成了一次从物象审美到精神超拔的艺术攀登,既得咏物诗“不即不离”之妙,又显“温柔敦厚”之旨,堪称当代旧体诗创作中古典传统与现代意识的成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