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母亲的信
——写给母亲的第32篇文章
王慧仙
清明节将至,我心中难以平静。唯有写下这封信,待清明时节焚烧,献给我挚爱的母亲,方能求得内心安宁。
虽然我远离家乡,身处千里之外的上海,事不由人,无法回到家中在妈妈您的坟前祭奠。但我在茶余饭后抽出时间,下楼走出小区,站在马路上遥望家乡的方向,默默地思念着您,早逝的父亲和奶奶。任由泪水涌上心头,盈满眼眶,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忍不住地流淌……
我心爱的妈妈,您离开我们兄弟姐妹已经38年了。您在世时的崇高形象,永远矗立在您的儿女面前。妈妈,您一生秉持的做人原则、自尊自重的人格,以及勤劳勇敢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像您一样地做事、做人,凭良知待人接物。
我心爱的妈妈,在父亲离世时,弟弟和小妹年仅四、五岁,而我和大妹也还是不懂事的黄毛丫头。姐姐尚在初中就读,家中还有年迈的八十岁奶奶。一家七口的生活,全靠您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地支撑。为了让我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您遵照父亲的遗嘱,在1961年、1962年那样艰难的岁月里,克服重重困难,无怨无悔地供我们上学读书,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心爱的妈妈,您为我们倾尽了一生的心血,我们铭记在心。去年暑假,我前往甘肃探望八十六岁的姐姐,西安的大妹由女儿陪同前往兰州姐姐家,老家的弟弟和弟媳则由儿子送到兰州姐姐家。我们团聚时的话题,百分之八十都离不开您的人品、坚强的意志、高瞻远虑和周到的精打细算。妈妈,您的孙子听后感叹道:“我的奶奶真是个伟大的奶奶。”
我心爱的妈妈;您虽然离世已达38年之久,但我依然无法忘怀。我依旧时时、处处、事事以您的勤俭持家为榜样。洗菜水我会端到厕所冲马桶,袜子破了补了又补,孙子吃剩的饭我也舍不得浪费。儿子看见了,问道:“您这么节俭,到底是为了给谁省呢?”我回答:“这是你外婆言传身教教给我的。”
如今,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吃鸡蛋已如同我们小时候吃土豆一般寻常。然而,年轻人的浪费现象却令人痛心:白花花的米饭、绿油油的蔬菜等等,被随意倒进垃圾桶,数量之多令人无法直视,实在是可惜至极。妈妈,您在天堂看不见,全国的农村和城市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心爱的妈妈,我将您和父亲的照片精心装裱在相框中,置于卧室窗前的桌面上。每天清晨醒来,第一眼便能望见您两位的面容。有时,我静静地坐在桌前凝视着您们,仿佛感受到您们的目光交汇,似乎正要开口对我诉说些什么。这让我陷入迷离的期待,渴望听到您们的声音,而在无尽的等待中,泪水不禁如泉涌般流淌……
我心爱的妈妈,您在天堂安心快乐地生活吧。由于您在世时对我们兄弟姐妹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我们的后辈也继承了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传统。姐姐的三个女儿非常关心姐姐的衣食住行,细心照顾因脑梗不能自理的弟弟,孙辈们也彼此互相照顾、关心。
大妹独自生活,两个孩子对她体贴入微,每次通话时她总是笑呵呵的。您最担心的弟弟和弟媳现在生活安稳,大儿子在重庆经营生意,您的重孙聪明伶俐,儿媳妇贤惠,三口之家逢年过节都会去丁家堡探望父母。小儿子与人合作做生意,您的另一位重孙即将大学毕业,弟弟说他对他们非常关心。
我们家这边,儿子在上海,育有一儿一女,四口之家其乐融融;女儿在北京,育有一个儿子,三口之家温馨和睦。我们老两口轮流帮他们照看孩子,一切都很好。
祝我心爱的妈妈在天堂生活愉快!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上海“母亲陵”曾获奖。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