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沪轨交崇明线越长江隧道南北打通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昨天(3月13日)上午,作为半个崇明人的笔者志清,随新华分社及各路媒体视角,分享在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位于崇明岛的北港大盾构接收井基坑内,欢庆上海轨道交崇明线越长江隧道南北打通盛况!
一一但见,现场头戴安全帽、身穿红色与蓝色工作服的轨交地铁隧道建设者情绪激昂,挥舞旗帜热烈欢呼,经过长江江底长达9公里的长距离穿越后,直径13.5米的“申崇号”超大盾构机已于日前顺利抵达接收井,盾尾部分完全脱出洞门,宣告22号线(崇明线)工程北港越江大盾构区间隧道顺利贯通。
一一这是上海轨道交通22号(崇明线)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大突破,此前,“申通号”盾构已于去年顺利打通南港区间,而直径12.5米的“申崇号”超大盾构机成功穿越万里长江天堑出海口宽阔深隧江底,标志着崇明线穿越长江的隧道已经全部打通,为即将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一笔者志清兴奋地获息,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作为快速联系崇明区与上海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线路,途经浦东新区、长兴岛和崇明岛,其建设将为崇明发展增添强劲动能。线路南起浦东金桥地区,北至崇明岛裕安镇,全长42.232公里,全线共设8座车站6个工作井2座停车场,8座车站分别为:金吉路站(换乘9号线)、申江路站(换乘12号线)、高宝路站、凌空北路站、长兴岛站、陈家镇站、东滩站、裕安站,全部为地下车站。
一一其中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全过江段:由南港、北港两段越江隧道区间构成,全长9.024公里,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是目前国内最长距离穿越长江的的轨道交通工程。
一一此次贯通的北港越江大盾构区间长约9.024公里,“申崇号”盾构机从长兴岛出发,向北穿越天堑长江,抵达崇明岛的接收井。南北两段隧道段均采用直径为13.5米的超大直径盾构机进行施工,上海地铁会同全体参建单位,克服了长江口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历时820余天,最终实现精准贯通。
一一最令人惊叹自豪的是,该轨道交通越江隧道,深入万长江出海口江面地下43.5米深度,由直径达13.5米的“申崇号”盾构掘进超过9公里!超宽、超长距离对长江江地施工精度提出了超高难度的苛刻科技术要求。但,隧道股份上海隧道22号线北港项目施工团队通过江面走航式复核进行了详尽勘探,盾构掘进过程中通过高精密仪器测量,确保盾构精准抵达。最终,北港大盾构隧道区间盾构接收轴线与洞门中心偏差控制仅在±2cm,实现超大盾构机精准进洞、平稳掘进、南北精准对接贯通、精准出洞;圆满实现长江江底“超深、超宽、超长”全隧道,总共40599块管片严丝合缝,实现全隧道施工“0”渗漏。
一一笔者志清从上海隧道股份科技部获息,依据盾构法工程风险清单评价条件,此次上海轨道22号“崇明线”盾构穿越长江共面临长距离掘进施工、下穿长江大堤、沼气地层施工、长距离穿越砂性承压水地层等一级风险8项、二级风险7项、三级风险2项,共计17项风险,建设管理方通过设立硬性指标,建立分级应急抢险体系,合理有效的进行风险管控。“申崇号”单日最高掘进达14环(28米),单月掘进329环(658米),高效推进的背后,是专业维保团队对装备进行周期性维护保养,盾尾刷及各项设备状态良好,设备无故障、盾尾无渗漏,为超长距离掘进提供了全过程保驾护航。在越江盾构掘进过程中,通过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发的数智隧道智能管控平台,集成了盾构磨损监测系统、隧道内交通控制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监测预警及通风系统,解决了盾构长距离推进、盾构穿越不良地质土层、穿越长江大堤等难题,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常态化高效运行。区间隧道中隔墙施工采用轨行电驱调整成套组合钢模,保证了隧道内中隔墙的浇筑质量和施工工效。
笔者志清作为姻缘崇明岛北永隆沙的半个“崇明岛人”的上海人,多年往来于上海市区与崇明岛,历经轮渡、汽渡与长江隧桥交通的变迁与日新月异。如今时代巳进入新世纪2025(乙巳)年代,全国两会刚过,即逢上海轨道交崇明线越长江隧道南北打通盛况!不久之后,笔者志清有望亲自陪伴年届93岁高龄、且体健硬朗的上海冶金专家岳父夫妇及家人,从居家上海徐汇区家门口,乘地铁12号线,直接在上海浦东申江站换乘轨交22号(崇明线),假日趁闲、回乡走亲访友、游东滩观赏野天鹅傲翔,该有多潇洒、多惬意啊!为此特赋《太常引》为评为贺!
盾机超大转螺陀。
江底掘如梭。
天堑奈它何。
慎操作、神奇很多。
浦东崇岛,
漫长隧道,
南北会师歌。
待等地龙过。
蟹酒饮、东滩赏鹅。
一一2025年3月14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