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中山先生逝世百年祭
(钦定词谱柳永体·《词林正韵》八部)
文/周科云
翠岭垂辉,千秋仰,百年祭悼。忆曩昔,金瓯残缺,志匡华峤。振臂兴中新纪启,同盟聚义驱昏暴。践三民,矢志铸尧天,豪情傲。
封建废,民权肇;宏愿在,雄心浩。看赤县腾骧,后昆肩挑。革旧鼎新薪火继,复兴伟业黎元造。望来程,盛景慰英魂,尘寰耀 。
注: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 领导辛亥革命: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团体,提出三民主义思想,积极传播革命理念,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在其领导和影响下,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同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 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民国初年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革命政府还提倡社会新风,如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男子剪辫、女子放足等新风气迅速席卷全国。
- 促进国共合作:孙中山先生在晚年与时俱进,同中国共产党人真诚合作,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中国国民党,推动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向前进。
以上图片及有关资料均引自网络平台。谨此说明并感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