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雨润幼苗茁壮鲜,
风吹枝叶挺向天。
前人栽树功当代,
后人乘凉利百年。
(二)
草长莺飞翩,仲春景明天。
植树人万千,汗水浸笑颜。
荒山郁茏葱,苍野绿盎然。
沙滩林萌掩,绿洲花园见。
绿水青山美,金山银山灿。
(三)
世事常变幻,困苦挡路前,
意志须磨炼,信仰克千险。
良木经风雨,栋梁见百年。
大器成艰辛,英才历磨难。
(注:大器,原意,指古代宝物,珍贵器物。比喻有很高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如大器晚成之语。)
(四)
植树节日意深远,
溯源一八九三年。
伟人孙中山进言,
上书清廷造林原。
近代史上第一人,
倡导植树敢为先。
生态建设卓远见,
兴农重林民众安。
(五)
噩耗一九二五年,
三月十二日恸喊。
先生驾鹤西去远,
铭记英雄心潮翻。
缅怀先生宏图愿,
植树纪念同一天。
蓦然回首百余年,
山青水秀沧桑变。
(六)
保土涵水养地壤,
三北屏障长城长。
防风固沙气候润,
森林广袤生态良。
久久为功结硕果,
塞上江南游人忙。
鸟语花香精神爽,
绿水青山好风光。
(七)
人与自然和谐处,
金山银山青山藏。
前人栽树 后人凉,
荫护后辈福祉享。
(注:植树节不寻常,早在1893年,130多年前,伟人孙中山先生,时年27岁,上书清廷重臣李鸿章,提出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並要求实施。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提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倡导植树的第一人。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孙先生在北京病逝。当时的国民政府,为纪念他,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定于3月12日全国植树。
新中国,1979全国人大会议决定于,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
如今,已经坚持植树40余年了,成效显著。一一"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始于1978年,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地区,涉及13个省市区,551个县(市,旗,区),惠及有数亿人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公里一一1460公里,总面积470万平方公里,占囯土面积的百分之42,5,接近半壁河山。它的作用,阻止沙漠化,改善生态环境,这道浩大的天然屏障,誉为"绿色长城",受到联合国表彰,现己见到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