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学院《诗钟》课程表
前言
诗钟是一种诗体,属于杂体诗范畴。诗钟限一炷香功夫吟成一联或多联,香尽鸣钟,所以叫做“诗钟”,简称“钟”。折枝诗、羊角对、鏖诗、战诗、阄诗、臼诗、改诗、诗唱、七碎、十四字诗、两句诗等,都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诗钟不同体式的称谓。
第一讲
2.提倡正格、别格双轨并驱。但在评优时,意境在伯仲之间的,则以正格优先。
钟谱如下:
正格(两式)
此为律诗中的两种正格,为诗钟母格。
正格一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正格二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1、上句仄收,下句平收。
2、第一字可不论,第五字必论,第二四六字必论。
3、忌孤平,忌尾三仄尾三平。
4、仄起平收句,为避免出现孤平,下句第三字必论。
别格(两式,依古例)
其一
中平中仄仄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平
其二
中仄中平仄平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别格一的下比五字是仄时,三字必平,不可为仄。
第二讲
二.格目:
嵌字格
1.嵌两字格“柔•情”一唱
柔问卷帘花笑面,
情思别客酒伤魂。
第三讲
“冬•恨”二唱
含恨屈原忧楚地,
临冬苏武叹胡天。
第四讲
3)三唱,又称鸢肩格。多取一平一仄,也允许两字皆平或皆仄,分别嵌于上下句第三字。
①②嵌④⑤⑥⑦
①②嵌④⑤⑥⑦
如:
“雉•汤”三唱
城存雉宇参观点,
山有汤池洗浴区。
钟题:“秋白”三唱
枫染白霜方发火,
菊陪秋月正铺金。
第五讲
"织,深”四唱
红妆布织时愁叹,
金甲蹄深有凯歌。
第六讲.
5)五唱,又称鹤膝格。取一平一仄两字,分别嵌于上下句第五字。
①②③④嵌⑥⑦
①②③④嵌⑥⑦
如:
君.我:鹤膝格,五唱
观海无边君咏志,
登山绝顶我陶情。
“追·梦”五唱
待兔懒人追坐享,
闻鸡勤者梦求成。
第七讲
六唱:须,折
云霞互映无须让,
山水相连有折和。
第八讲
七唱:画 仙
菊苑闲观将作画,
桃源误入恰逢仙。
第九讲
烛短窗前听雨落,
纸长案上写花飞。
第十讲
9)上楼下楼格从一唱一直作至七唱,成为七联一组的诗钟。或以某两句诗中上下句对应的字为眼字依次嵌入诗钟内。又依嵌字所在位置的变换顺序,一至七唱又称“上楼格”,七至一唱又称“下楼格”。
如:
上楼格:
登楼格:一至七唱,花/海
花黄持笔邀人咏,
海碧行舟送友行。
疏花初绽陶情醉,
阔海长流咏志来。
昨天海誓心欢许,
今昔花残泪落多。
立案拈花诗有作,
登山观海画开描。
情醉人心花雨巷,
志行客梦海天涯。
夫妻爱意心花放,
父母恩情脑海存。
书读寒窗游墨海,
画生雅苑现黄花。
一至七唱为上楼格,反之,七至一唱为下楼格。
嵌字体,嵌字体又称嵌字格或者嵌珠格。创作过程中,采用嵌字体是最多的。嵌字体钟格繁多,嵌两字格。嵌两字格分别有并列嵌、错落嵌。以上第1)款到第9)款为并列嵌,以下第10)款到14)款为错落嵌。
第十一讲
钟题:“清·凉”魁斗格
清江拂柳春风暖,
雅苑观梅腊雪凉。
第十二讲
“小·暑”蝉联格
幽居水阁能消暑,
小扣柴门欲赏春。
《刘驸马水亭避暑》/《游园不值》
第十三讲
12)辘轳格,辘轳汲水,两只水桶一上一下,高低错落,水平方向不能相距太远。如上句嵌于第一字位,下句必嵌于第二字位。称之为“一二辘轳”,以此类推为二三辘轳、三四辘轳、四五辘轳、五六辘轳、六七辘轳。其中“三四辘轳”最常见。若六组辘轳题遍,则合称“组合辘轳”。可根据下面的格式类推:
①②嵌④⑤⑥⑦
①②③嵌⑤⑥⑦
如:
“江•东”三四辘轳
风掀东海千层浪,
日出西江万点金。
“社·火”二三轱辘格
秋社羹分邀酒友,
暮江火染醉诗人。
注:火为夕阳
第十四讲
13)卷帘格,卷帘格疑借于谜格,取“倒卷珠帘上玉钩”之意。两字分别嵌于上下句,且上句嵌字低于下句一位。此格与辘轳格呈相反形状。最常见的为“五四卷帘格”。
①②③④嵌⑥⑦
①②③嵌⑤⑥⑦
如:
四三卷帘格"松,鹤"
晴空仙鹤凌云上,
寒夜松鸦对月啼。
五四卷帘格:孤•城
谁辞易水孤蓬远?
君上东城百感愁。
第十五讲
①②③④⑤嵌⑦
①嵌③④⑤⑥⑦
如:
“暑·军”云泥格
大暑西瓜招客至,
中秋月饼慰军来。
第十六讲
2:
嵌②③④⑤⑥嵌
嵌②③④⑤⑥⑦
3:
①②③④⑤⑥嵌
嵌②③④⑤⑥嵌
4:
嵌②③④⑤⑥嵌
①②③④⑤⑥嵌
如:
汤网格“金土豆”
金樽对月思乡土;
豆秆充柴忘本根。
李白/曹植
"定风波"汤网格
风急雨倾花落定,
波平水托月相投。
第十七讲
2)勾股格,三个题字分嵌上下句,构成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为勾、股,因此定名。三个题字中,两字相对,余字不连,任意可嵌。题字避免全平全仄。此格题字不能嵌于句首和句尾,以区别于汤网格
1:
①嵌③④⑤嵌⑦
①嵌③④⑤⑥⑦
2:
①嵌③④⑤嵌⑦
①②③④⑤嵌⑦
3:
①嵌③④⑤⑥⑦
①嵌③④⑤嵌⑦
4:
①②③④⑤嵌⑦
①嵌③④⑤嵌⑦
如:
“山海关”勾股格
临山曹操观沧海,
对阵张飞喝险关。
“青女月” 勾股格
芈月掌权强女子,
燕青落草猛男儿。
第十八讲
3)鸿爪格,鸿雁之爪可蜷曲伸缩,又称三字碎锦格,状成不规则三角形,鸿爪格以此得名。将三字分嵌于上下句,不得相连、相对,为不规则
鸿爪格
1:
①嵌③④⑤嵌⑦
①②嵌④⑤⑥⑦
2:
①②嵌④⑤⑥⑦
①嵌③④⑤嵌⑦
3:
①②嵌④⑤嵌⑦
①②③④嵌⑥⑦
4:
①②③④嵌⑥⑦
①②嵌④⑤嵌⑦
5:
嵌②③④⑤嵌⑦
①②嵌④⑤⑥⑦
6:
①②嵌④⑤⑥⑦
嵌②③④⑤嵌⑦
7:
①嵌③④⑤⑥嵌
①②嵌④⑤⑥⑦
8:
①②嵌④⑤⑥⑦
①嵌③④⑤⑥嵌
9:
嵌②③④⑤⑥嵌
①②嵌④⑤⑥⑦
10:
①②③④嵌⑥⑦
嵌②③④⑤⑥嵌
11:
嵌②③④⑤⑥嵌
①②③④嵌⑥⑦
12:
①②嵌④⑤⑥⑦
嵌②③④⑤⑥嵌
如:
鸿爪格:“黄梅雨”
翠绿梅园春雨涤,
金黄麦地夏风翻。
“满江红”鸿爪格
一岭红梅留野鹤,
满身白雪钓江鱼。
第十九讲
4)鼎足格,即鼎峙格。此格分为大鼎足与小鼎足。大鼎足,三个题字,两字嵌上句首尾,一字嵌下句第四字;或两字嵌下句首尾,一字嵌上句第四字,形成最大的等腰三角形。
小鼎足,亦称“三星格”“三角格”“拱照格”。三个题字构成等腰三角形,不可同时嵌入首尾,以区别大鼎足。
大鼎足
1:
嵌②③④⑤⑥嵌
①②③嵌⑤⑥⑦
2:
①②③嵌⑤⑥⑦
嵌②③④⑤⑥嵌
大鼎峙格:“春雷响”
春来化雪千流响,
雨至惊雷万物酥。
三星格,三星格是非居中位置的“小鼎足”,属于偏位等腰三角形。
3:
①②③嵌⑤⑥⑦
①②嵌④嵌⑥⑦
4:
①②嵌④嵌⑥⑦
①②③嵌⑤⑥⑦
"柳含烟”小鼎足格
小荷含露蜻蜓立,
细柳生烟燕子裁。
鼎峙格,鼎峙格是非居中位置的“中鼎足”,属于偏位等腰三角形。
5:
嵌②③④嵌⑥⑦
①②嵌④⑤⑥⑦
6:
①②嵌④⑤⑥⑦
嵌②③④嵌⑥⑦
7:
①②嵌④⑤⑥嵌
①②③④嵌⑥⑦
8:
①②③④嵌⑥⑦
①②嵌④⑤⑥嵌
中鼎峙格"理悲易"
易水行歌悲调颂,
绍兴理序雅情留。
第二十讲
3.嵌四字格
1)双钩格又称锦囊格,双钩即虎头钩,钩分双头,一头护手一头为钩,双钩即四面皆护住。又因“锦囊四角含香”,亦称香囊格。取四字分别为上下两句首尾,四字不可全平,也不可全仄。
嵌②③④⑤⑥嵌
嵌②③④⑤⑥嵌
如:
双钩格:梅欢雪闹
闹赋诗情夸白雪,
欢吟韵句赞红梅。
双钩格:“小雪围炉”
小院梅香迷絮雪,
围亭竹韵恋烟炉。
第二十一讲
示例:
1:
①②③嵌嵌⑥⑦
①②③嵌嵌⑥⑦
2:
嵌嵌③④⑤⑥⑦
嵌嵌③④⑤⑥⑦
第二十二讲
3)秋千格。四个题字,其中两个题字嵌于上句一、六位置,另两个题字嵌于下句二、七位置。示例:
嵌②③④⑤嵌⑦
①嵌③④⑤⑥嵌
钟题:"图善向贤",秋千格。
向佛取经承善道;
问贤谋策展宏图。
第二十三讲
钟题:居易格
曹操吃亏临大雾;
江淹览盛趁和风。
第二十四讲
4、嵌6字格
竹节格,六个题字,分别嵌入上下句的二、四、六的位置上。但六个字中,须三字是平声字,三字是仄声字方可。
六字格竹节格:
举例:
①嵌③嵌⑤嵌⑦
①嵌③嵌⑤嵌⑦
第二十五讲
5、碎锦类
碎锦格将题字分嵌于上下句中,要求越碎越好。若无任何说明即表示:题字可打乱,不必循先后。若有不连、不对、不归边的规定:即表示任意两字不可以相连、不可以相对、题字不可以只归于上句或者下句。
1)四字碎锦格,四皓格。题字不连不对不归边。若有特别规定,则可宽,不归边是四个字不归边,有一个字归边是允许的。
举例:
①嵌③④嵌⑥⑦
①②嵌④⑤嵌⑦
①②嵌④嵌⑥⑦
①嵌③④⑤嵌⑦
①嵌③④⑤嵌⑦
①②嵌④⑤⑥嵌
嵌②③嵌⑤⑥⑦
①②嵌④⑤嵌⑦
如:
“星火成炬”碎锦格
球星发火伤心透,
炬手追风接力成。
“新•春•冬•奥”碎锦格
春柳纤新盈晓露,
腊梅奥美斗冬风。
第二十六讲
2)五字碎锦格,五杂俎格
有时人也称之“五俎”,碎锦格之一。五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不得相连相对。
举例:
①嵌③④嵌⑥嵌
①②③嵌⑤嵌⑦
如:
“春夏两相期”五俎格
两堤春柳如期发,
半夏馨荷溢彩相。
"尘道知当净”五杂俎
阆苑知时当惜玉,
净坛讲道要清尘。
第二十七讲
3)六字碎锦格,六逸格
六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任意位置可连2个字,可对。
举例:
嵌嵌③④嵌⑥嵌
①②嵌④⑤嵌⑦
第二十八讲
4)七字碎锦格,贤格
碎锦格之一。七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任意位置可连2个字,可对。
举例:
嵌嵌③嵌⑤嵌⑦
①②嵌④嵌⑥嵌
第二十九讲
5)八字碎锦格,龙格
碎锦格之一。八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任意位置可连3个字,可对。
举例:
嵌嵌嵌④嵌⑥嵌
①嵌③嵌⑤嵌⑦
第三十讲
6)九字碎锦格,九老格
碎锦格之,九字钟题,题字随意分嵌,任意位置可连4个字,可对。
举例:
嵌嵌嵌嵌⑤⑥嵌
嵌②嵌嵌⑤嵌⑦
以上第3)至第6)现已基本不用。
三.咏格
第三十一讲
1)分咏格:
上下句分别各咏一个不相干的事物,主题上下不拘,两句对仗,不犯题字。不犯题字包括不犯别称、代称、雅称、同义字等。
分咏诗钟可作某种限制,如不许嵌某字,或某位置须嵌某字等。梁红玉、海棠:分咏
战姬擂鼓拦船渡;
居士观花点烛看。
第三十二讲
2)合咏格
“絮”合咏
春柳飞花风带动,
秋芦落雪水漂流。
第三十三讲
(三)笼纱格(含笼纱与晦明两种)
“良·夜”笼纱格
张拾遗鞋兵法得,
李观悬月故音思。
第三十四讲
2)晦明格:
又柳暗花明格”,两个题字,一句明嵌题字,一句暗嵌题字。任选一题字作明嵌,上下联均可,所嵌位置不限。
“鸿•燕”晦明格
春天水暖归鸿接;
晓岸风清锐剪裁。
“苦•怀”晦明格
唐婉人前装笑面,
陆游事后现伤怀。
注意事项
1、虚实动静:
古代汉语之词有虚实之分,虚实不相对。“虚”词指介、连、助、叹、拟声词等,“实”词包括名、动、数、量、代、形容词等。
动静有别:指动对动,静对静,即现代汉语所说的动词对动词,非动词与动词不相对,但转品作动词时可以相对。
2、通用专用总称别称
通用名词与专用名词不可相对,如“塞北”为泛指,“江西”为专指。总称与别称不可相对,总称如“花““鸟”,别称如“桃”“莺”。
3、忌三足蟾:
畸形不整,俗称三足蟾。同一类别的词,有两个对仗出现,另一个则与其它类别相对,是谓畸形不整。
如:
①柳③④⑤岸⑦
①江③④⑤湖⑦
(三足蟾)等。
同理,“五足蟾”亦不许可,
如
江海××水××,
山原××花××”。
4、左右相撞
上下联同类词呈不对称布局,是为“左右相撞”,
如“
×××××山×,
×××河×××”。
5、现成句与成语
摘用古人诗文中四字以上即为成句,不允许。不提倡用成语;禁止一句用成语,一句不用成语。
6、忌
字对义不对是指字面意思非常工整,但词的实际意思不对。同义字、近义字不宜相对,虚字不在此例。
7、姓名字号
所嵌用古人姓名,不可一句有姓,一句有名无姓。名号、字、头衔,官职可以互对。姓可对国号。女名与男名可相对。
8、有典无典
不可一句有典一句无典。典故不得杜撰。提倡用熟典;生典、僻典加标注。
9、重字违忌;
禁止不规则重字,避免有规则重字。 重字、叠字、不规则重字和并列词组。
10、节奏不一;
避免上下句式节奏不一致,如上句四三节奏,下句二五节奏等等。诗钟忌3+4句式。
11、合掌;
句意合掌以及同义字词的局部合掌
12、犯题和犯题字。
分咏合咏忌犯题,包括拒绝使用本名、别称、代称、雅称、同义字等,也不允许犯题字。
13、不类失衡
不类是指上下句主题类型不同,一句写景,一句议论等。失衡是指上下句内涵相差太大,失去平衡。
14、同音相犯
这是关于音律的,就是读出来,不好听。音律上,不好而已,最好避一下。一般是根据平水韵表,也有根据地方方言,这个能避就避一下吧。
15、年代对仗
年代对仗,指的是你上下联用的典故的年代,上下不能隔太久,一般默认不超过三代。隋唐宋,好看,到了明,就远点了,这个记住,用典不过三代就行。
16、四排比
子母排是两个并列字,四排比,是四个并列字。
春夏秋冬,风花雪月,这样的不入钟。
17.子母排比
旧称排比字,又称排版字,即现代汉语并列式词组之类。如:冷暖、盛衰、阴睛、浮沉等等,也就是现代汉语中的相反相对的并列词。非子母排比,如欢乐、富贵、光明等等,即现代汉语中相近相同的并例词。总之,阴睛是一正一反,饱暖非一正一反,不能相对,要用冷暖对阴睛,光明对饱暖。归根结底一句话:相反的并列词对相反的,相近的并列词对相近的。同意并列词组对同意并列词组,反意并列词组对反意并列词组。
18.属人属物
属人什么意思?凡句中有人的名称、口气、神态、思维、动作等等皆叫属人,如:思念、看戏、干活、一笑、做梦等等。属物指非人的名称、口气、神态、思维、动作等等皆叫属物。属人不能对属物,这也是诗钟的规定。试举一联:开遍山花春欲老,坐残墙月夜将阑。“开”属花不属人,“坐”属人不属花,不能相对。应将“开”改为“看”改为同属人的,或将“坐”改为“照”变为同属物。“开遍山花春欲老,照残墙月夜将闲” 或同属物人的“看遍山花春欲老,坐残墙月夜将阑”方妥。
19、五必究
提倡用“正格”,五必究,目的是避免孤平和尾三平、尾三仄的不合格情况出现。
20、特别记一条:
形容词要对形容词,不要对动词。
比如:流水对鲜花,
流动词,鲜形容词,这样对是不行的。
古音平仄多读字表
【醒】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听】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看】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望】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忘】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凭】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莹】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狰】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渐】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颔】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髁】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敲】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刨】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钞】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缭】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挠】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钿】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叹】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喷】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菌】平仄两读意义不变
【疏】 仄——名词 平——形容词
【难】 仄——名词 平——形容词
【扇】 仄——名词 平——动词
【烧】 仄——名词 平——动词
【行】 仄——名词 平——动词
【乘】 仄——名词 平——动词
【从】 仄——名词 平——动词
【传】 仄——名词 传记 平——动词
【闻】 仄——名词 名誉 平——动词
【调】 仄——名词 曲调 平——动词 调和
【论】 仄——名词 平——动词
【骑】 仄——名词 平——动词
【观】 仄——名词 平——动词
【兴】 仄——名词 平——动词 形容词
【令】 仄——名词 平——动词 使
【教】 仄——名词 平——动词 让
【分】 仄——名词 名份 平——动词 分别
【王】 仄——动词 平——名词
【衣】 仄——动词 平——名词
【冠】 仄——动词 冠军 平——名词
【荷】 仄——动词 平——名词
【间】 仄——动词 平——名词 中间
【污】 仄——动词 染 平——名词
【中】 仄——动词 中风、中兴 平——其它
【长】 仄——动词 及长幼 平——长短
【漫】 仄——动词 漫出 平——形容词 漫漫
【相】 仄——宰相 平——互相
【燕】 仄——燕子 平——国名、地名
【翰】 仄——翰墨 平——鸟羽
【便】 仄——便利 平——安静
【胜】 仄——名胜 平——经得起 胜过
【为】 仄——因为 平——作为
【雍】 仄——州名 平——和也
【占】 仄——占据 平——占卜
【扁】 仄——形容词 平——名词 扁舟
【治】 仄——形容词 平——动词
【正】 仄——形容词 副词 平——正月
【判】 仄——判别 平——拼著
【傍】 仄——依 平——同旁
【浪】 仄——波 平——沧浪
【施】 仄——施舍 平——施行
【当】 仄——相称 适当 平——应当 正值
【称】 仄——相称 合适 平——称讚
【要】 仄——重要 平——要求
【旋】 仄——副词 俄顷 平——动词
【和】 仄——唱和 平——合好 与
【颇】 仄——略有 平——形容词 偏颇
【供】 仄——陈设 平——供给
【那】 仄——无奈 平——何也
【华】 仄——华山 姓 平——华美
【禁】 仄——禁止 禁令 平——经得起 力所胜任
【殷】 仄——雷声 平——富大
【重】 仄——轻重 副词 平——重叠
【任】 仄——信任 平——表示负荷 姓
【妻】 仄——以女妻人 平——夫妻
【丧】 仄——丧失 平——丧葬
【抢】 仄——动词 平——突也
【将】 仄——持也 送也 平——将帅
【予】 仄——赐予 平——我也
【誉】 仄——名词 平——动词
【铺】 仄——店铺 平——铺盖
【汗】 仄——汗水 平——可汗
【禅】 仄——动词 封禅 平——名词
【夭】 仄——夭折 平——夭夭
【号】 仄——号令 平——号呼
【操】 仄——操行 平——操持
【炮】 仄——枪炮 平——炮製
【磨】 仄——磨磐 平——琢磨 销磨
【些】 仄——楚些 平——些微 少也
【更】 仄——更加 平——三更
【横】 仄——蛮横 平——纵横
【盛】 仄——茂盛 平——盛受
诗钟小类的对仗分类
第 一 类
(甲)天文门
例字:
天 空 日 月 风 雨 霜 雪 霰 雷 电 虹 霓 霄 云 霞 霭
气 烟 星 斗 岚 阳 阴 照 晖 曛 雾 露 烽 火 飙
(乙)时令门
宵 昼 夜 伏 腊 寒 暑 晴 晦 朔 昏 晓 闰
第 二 类
(甲)地理门
例字:
地 土 山 水 江 河 川 湖 海 波 浪 涛 潮 冰 池 洲 沼
林 潭 泽 渠 桥 乡 村 关 塞 戍 城 市 道 路 径 衙 园 圃 苑 墓
坟 岩 崖 峰 岭 石 疆 堤 陇 禁 掖 京 国 郭 郊 州 县 邑 郡 镇
墟 壤 泥 畦 岸 峡 田 谷 岛 屿 浦 溪 涧 渡 沙 尘 塘 原 驿 家
境 泉 冈 矶
(乙)宫室门
例字:
房 宅 庐 舍 楼 台 堂 馆 榭 斋 宫 室 阁 门 闾 塔 巷
街 墙 垣 壁 窗 牗 户 槛 梁 柱 檐 廊 阶 砌 庭 院 仓 库 坛 篱
扉 井 栏 阙 殿 署 楹 寺 观 庙 店 堞 壕 垒 屯 瓦 甍
第 三 类
(甲)器物门
例字:
舟 船 舫 舰 车 辇 钟 磬 砧 床 榻 枕 簟 席 茵 旌 旗
鼓 角 干 戈 刀 剑 弓 箭 枪 槊 戟 弩 灯 檠 镜 案 座 幌 帘 箔
帏 屏 帷 幄 香 烛 炉 棹 桅 篷 樯 帆 桨 桡 壶 杯 觞 樽 觥 珂
铃 辔 鞍 鞭 策 绳 甑 釜 箱 筐 尺 盘 碗 盆 缸 箪 瓢 杓 瓮 瓶
钱 钥
(乙)衣饰门
例字:
衣 裳 襟 袂 裙 裾 巾 冠 帽 环 钗 珮 珰 带 绂 绶 簪
缨 杖 履 屐 靴 袍 衫 裘 襦 毡 扇 冕 旒 盔 甲
(丙)饮食门
例字:
酒 茶 茗 糕 饼 饧 齑 鲙 丹 餐 酿 酷 酎 醪 醢 醯 盐
酱 浆 饭 肴 馔 蔬 笋 菜 粥 饘 羹 汤 胙 脯 蜜
第 四 类
(甲)文具门(包括文人用品)
例字:
笔 墨 砚 纸 笺 印 钤 筒 筹 签 书 剑 琴 瑟 弦 箫 笛
棋 卷 轴 幅 幛 简 策 册 翰 毫
(乙)文学门
例字:
诗 书 赋 檄 疏 章 句 经 论 集 策 约 文 字 信 缄 诏
令 符 篆 旨 敕 篇 编 碑 碣 词 辞 咏 歌 谣 制 诰 典 籍 礼 图 画
第 五 类
(甲)草木花果门
例字:
树 木 花 草 萝 藤 柳 杨 蕉 菊 桂 枝 条 叶 桃 杏 李
梅 梨 榴 橙 橘 柑 柚 竹 篁 兰 蕙 芝 葛 椒 松 柏 榆 杉 椿 萱
楸 樗 根 茎 梗 絮 麦 禾 萼 蕊 芜 苔 藓 芦 荻 蔬 莲 荷 菱 芡
菰 蕖 苇 蒲
(乙)鸟兽虫鱼门
例字:
马 牛 犬 狗 驹 骏 骢 骊 犀 象 鹿 虎 豹 狼 狐 猿 貂
麝 狶 豸 兔 鼠 猫 兽 禽 鸟 鸿 雀 鹊 鹤 鸥 雉 凤 鸾 莺 燕 雕
雁 鸦 鸠 鹘 乌 鹃 鹄 鹏 隼 鹓 鸳 鹭 鹳 鸭 鹅 凫 蛇 龙 蛟 螭
鱼 虾 虫 蝉 蚌 龟 鳖 蟹 蟾 蛛 蚕 蛾 蚁 蚊 蝇
第 六 类
(甲)形体门
须 髯 耳 睛 瞳 手 足 肩 腰 腹 脐 膝 胫 胸 背 影 魂 声 色 音
容 迹 羽 翼 翅 翎 蹄 角 牙 齿 口 嘴 唇 毛 爪 翮
(乙)人事门
例字:
功 名 恩 怨 愁 闲 才 情 歌 舞 妆 吟 笑 谈 宴 游 羞
妒 言 论 志 道 思 感 荣 宠 爱 憎 语 辞 力 势 醉 梦 气 怀 意
事 心 性 灵 德 品 行
第 七 类
(甲)人伦门
例字:
兄 弟 父 母 君 臣 夫 妻 师 友 翁 姑 子 妇 儿 女 婿
叔 伯 伴 侣 圣 贤 仙 佛 鬼 将 相 侯 王 军 兵 士 农 渔 樵 叟
僧 尼 伎(妓)
(乙)代名对
例字:
吾 我 余 予 汝 尔 君 子 他 谁 何 孰 或 自 己 相 者 人
第 八 类
(甲)方位对
例字:
东 南 西 北 中 外 里 边 前 后 左 右 上 下
(乙)数目对
例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百 千 万 亿 两 双 孤
独 数 几 半 再 群 诸 众
(丙)颜色对!
例字:
红 黄 白 黑 青 绿 赤 紫 翠 苍 蓝 碧 朱 丹 绯 赭 金(黄)
玉(白) 银(白) 粉(白) 皓 素 彩 玄 黔 缁
(丁)干支对
例字: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义类相对】。
是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
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
例如:
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风江河等);
4、宫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
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
10、器物(盆杯壶盏等);
11、文具(笔墨纸砚等);
12、衣饰(衣冠巾带等);
13、形体(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
15、人伦(父子兄弟等);
16、珍宝(金银玉珠等);
17、军事(弓箭刀剑等);
18、文艺(诗词书画等);
19、文史(经典史册等);
20、精神(智愚苦乐等)。
【邻类相对】。
是指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
例如:
1、天文与时令;2、天文与地理;
3、地理与宫室;4、宫室与器物;
5、器物与文具;6、器物与衣饰;
7、衣饰与饮食;8、文具与文学;
9、植物与动物;10、形体与人事;
11、人伦与代名;12、疑问代词与副词;
13、方位与数目;14、数目与颜色;
15、人名与地名;16、同义与反义;
17、同义与连绵;18、反义与连绵;
19、副词与介词;20、连词与助词;
21、介词与助词;22、叹词与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