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增虎(山东)
几度春秋无愧憾,蹉跎岁月古稀颠。
天伦安享红尘笑,书写人生留善缘。




《七绝·夕阳吟》是山东诗人唐增虎以晚年生活为主题的作品,语言凝练质朴,情感豁达通透,展现了对人生历程的回望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以下从诗意解析、艺术特色及主题思想三方面进行解读:
一、诗意解析
“几度春秋无愧憾,蹉跎岁月古稀颠”
首联以“几度春秋”概括人生漫长历程,强调“无愧憾”的坦荡心境。“古稀颠”既点明作者年逾七十的年龄(古稀代指七十岁),又以“颠”字暗喻岁月流转中的起伏波折,呼应其另一首诗中“少经霜雨不曾怯”的坚韧态度。
此句与《七绝·夕阳红》中“无情岁月学英雄”形成互文,体现对光阴流逝的坦然接受。
“天伦安享红尘笑,书写人生留善缘”
尾联聚焦晚年生活的核心意象——“天伦之乐”与“善缘”,前者通过家庭温情展现世俗幸福(如《七律·夕阳吟》中“天伦安享谱诗章”),后者则以“书写人生”升华至精神传承,强调以德行积累为生命留痕。
二、艺术特色
意象与哲理的融合
诗中“春秋”“红尘”等意象兼具时间与世事的双重隐喻,如《七律·夕阳吟》以“酸甜苦辣变无常”映射人生百态,而本诗则通过“笑”与“善缘”将沧桑沉淀为超脱。
语言风格与结构
语言平实却富有张力,如“蹉跎”与“颠”的对比强化了岁月张力;尾句“留善缘”化抽象品德为具象行动,与《生肖轮回龙启程》中“成人之美淡功名”的淡泊境界一脉相承。
结构上遵循七绝的起承转合:前两句叙事铺陈,后两句转向抒情与哲思,收束有力。
三、主题思想
此诗延续了唐增虎对“夕阳”主题的深耕,体现三大核心思想:
生命价值的自省
通过“无愧憾”总结一生,呼应《七绝·雨水》中“江暖花萌云卷情”的自然观,展现对生命历程的珍视与接纳。
世俗与精神的平衡
“天伦安享”与“留善缘”并重,既肯定家庭温情(如《七绝·夕阳红》中“天伦之乐夕阳早”),又追求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以“红尘笑”化解沧桑,与《七律·夕阳吟》中“看破红尘逍遥渡”的洒脱形成呼应,体现儒家“知天命”与道家“逍遥”思想的交融。
总结
唐增虎的《夕阳吟》以简练笔触勾勒出晚年生活的双重维度:既有对岁月蹉跎的坦然,又有对精神传承的执着。其创作风格融合了古典诗词的凝练与现代生活的真实感,通过“夕阳”这一意象,构建了“人生归途”的诗意哲学,与作者其他作品共同构成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