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届慢性病防治大会回顾

第五届慢性病防治大会部长报告


第六届慢性病防治大会

暨2025慢病防控特色产品、适宜技术交流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24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医防融合,推动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 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0多个部门推动落实《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形成多病共防、多病共管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创办于2018年的中国慢性病防治高峰论坛(现慢性病防治大会),正是为积极贯彻和推动落实这一规划,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大会旨在为慢性病防治工作明确路径,为全国慢性病患者康复提供更多适宜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持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先后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刘晓峰以及武警原司令员吴双战上将,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副部长孙隆椿、殷大奎、曹泽毅、张凤楼,总后卫生部原部长李建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吴刚、武警医学院原院长雷志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俞梦孙、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等上百位领导、权威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第六届慢性病防治大会暨2025慢病防控特色产品、适宜技术交流会”由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慢性病防治援助工作委员会、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大健康产业分会共同主办,将于2025年4月23日-2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会议主题:创新应用慢病防治技术产品,守护人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
届时,大会将举办开幕式、圆桌对话会以及多场慢病防控特色产品、适宜技术学术交流会、特色项目招商会等,将邀请国家相关领导同志、有关部委领导和科研院校从事慢病研究的院士、国医大师、专家教授以及行业领军企业家出席,就相关政策和热点问题做主题/专题报告。同期还将举办“健康中国与慢病防控成果展推广活动”,邀请相关机构携项目与产品、技术成果,通过现场展览、网络展播、推介路演等形式,共同应对慢病威胁,携手开创慢病防控新局面。
我们诚邀贵单位派员出席本届大会,分享在慢病防治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附:1、会议日程;2、参会回执表。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慢病防治援助工作委员会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大健康产业分会
二O 二五年二月十一 日
会议地点: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北京市西城区西皇城根北街2号)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社区文化推广工作委员会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食疗分会
国控发展湖北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膳食康养产业分会(筹)
北京中健国培健康管理中心
支持媒体:卫健委百姓健康频道、健康报社、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 CCTV、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腾讯视频、中国经济报道网、中国医药 报、健康中国头条、家庭医生在线、今日头条等
三 、会议形式
大会将延续历届会议与展览展示相结合,新品、新技术推广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专家报告与主题分享相结合的形式,板块众多,精彩纷呈。
四 、大会板块
邀请国家相关领导、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疾控中心等相关机构领导,两院院士,国医大师,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并通过举行主题报告会、专题报告会、平行论坛、圆桌对话以及慢病特色诊疗产品、诊疗技术说明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等众多主题活动,发布《慢性病防治大会5年成果》,启动慢病防控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科普行动/公益活动等。
大会期间,将在主会场或分会场,邀请慢病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慢性病全生命周期管理:预防诊疗康复一体化、AI 技术在慢 病防治领域的应用、基层医疗如何赋能慢病管理、常见慢病防治创新技术 和项目介绍”等议题,通过圆桌对话、专题演讲、技术交流等形式,深入探讨慢病管理的最新理念、技术产品、项目和实践经验,为参会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促进合作的平台。
会议期间,将汇聚行业精华,展现慢病防控领域的多元与创新。慢病 防控领域孕育了众多特色产品、药食同源产品及适宜技术,尤其是非药物疗法作为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超过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针灸、按摩、刮 痧、膏方、磁疗、香疗等方法,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基础,已成为非药物疗法中的佼佼者。为进一步推动这些特色产品及适宜技术在慢 病防治领域的深入应用与广泛传播,本次大会特设多个环节,为掌握一技之长的专家学者提供展示平台,致力于为非药物疗法研发与推广的机构和个人搭建经验交流、项目合作的桥梁。通过权威解读、实例分享、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共同探索慢病防控的新路径、新方法,为慢病管理贡献智慧与力量。
大会特设慢性病防治领域技术成果对接洽谈会专场,为寻求产品/技术 /项目合作信息发布、投融资路演以及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个高效、专业的交流平台。通过精心组织的专场活动,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成果、特色产品进行大力推荐和宣传,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与深入洽谈。对于在洽谈会上达成合作意向的双方,大会将隆重举办新闻发布会或签约仪式,见证合作成果,彰显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慢性病防治领域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产业升级。
为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科普宣传,助力慢性病防治领域的“特色诊疗产品、药食同源产品、诊疗技术”机构展现自身实力、塑造单位形象,并有效推广其产品、技术和成果,拓宽市场空间,大会特此设置全民健康科普宣传与慢性病防控成果展览专区。活动期间,我们将诚邀拥有独特诊疗产品、先进诊疗技术、创新诊疗方法的机构参展,通过现场实物展示、网络在线展播、项目推介路演等多种形式,为参展单位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推广和宣传报道。
1、为确保展示效果,参展单位可携带一个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易拉宝或门型展架至现场,以直观展现其特色与优势。
2、为进一步深化对参展单位产品、项目、技术、成果的宣传和推广,组委会将精心编辑《2025中国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产品重点推广目录》。 此目录将作为大会的重要资料,赠送给全体与会领导、参会嘉宾,以及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商(协)会、产业园区、投融资机构等,以扩大参展单位的影响力与知名度。相关图文资料由参展企业负责提供,组委会将统一进行设计制作,确保目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为进一步加强业界交流合作,深化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会议期间, 组委会将隆重举办“第六届慢性病防治大会高端圆桌交流宴会”,仅限大会特邀贵宾出席。同时将邀请有关领导同志和主办方领导共襄盛举。宴会旨在打造一个高端、私密的交流平台,为与会贵宾提供一个优雅舒适、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促进各方在慢性病防治领域的深入合作与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慢性病防治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大会期间,将专门设置新闻采访中心,安排出席大会的主流媒体,采 取1+1专访和集中联合采访等形式,对慢性病防治领域的领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宣传报道。会议结束一周内,经剪辑制作后,在相关媒体上进行永久图文、视频展播。同时,也将安排与会媒体对与会企业进行联合采访或专访,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进一步发掘各地在慢病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总结推广先进的慢病管理方法和经验,推进慢病防治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第六届慢病防治大会组委会将征集“2025慢病管理创新案例”,鼓励慢病防治各领域、各环节为慢病患者带来福祉的机构、企业积极提交实践案例,经组委会审定后将纳入本届大会重点推广,通过会议演讲、展览、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对案例进行宣传推广,促进经验交流和分享。
五、参会对象
1、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卫生健康、中医药主管部门领导;
2、慢性病防治领域的院士、国医大师以及专家教授、学者和科技工作者;
3、健康产业领军企业负责人、科技发明人、成果拥有人;
4、综合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康养机构以及其他健康服务机构等负责人。
六、参会费用:3850元/人,费用含会议费、资料费、场地费、专家报告费等综合性费用。礼遇如下:
1、全程佩戴代表证出席大会,会期安排在代表席区就座;
2、获赠大会电子版合影照片1张;
3、赠送大会精美礼品1份;
4、《2025中国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产品重点推广目录》给予1个彩色整版,刊登技术或产品信息;
5、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6、本届大会征集战略合作单位,将邀请战略合作单位负责人以特邀嘉宾或特邀贵宾身份出席,有意者请在回执表中注明。
七、报名办法
1、本次大会参会人员采取定向限额邀请,以报名交费为序,额满即止。 参会人员请认真填写《参会回执表》,并加盖公章,办理参会费用。
2、交纳参会费用后,请将单位简介、个人简历以及宣传资料、图片发送至组委会。有创新案例、推广项目、专利成果、交流论文的,请提供word 电子版,组委会将视情况安排在大会上进行推介推广。
3、会前一周,将发给报到通知,报到时凭报到通知、费用回执办理报到手续 。
八、组委会联系方式
组委会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皇木厂街世界侨商中心7层
联系单位: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大健康产业分会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膳食康养产业分会(筹)
国控发展湖北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邮箱:Cpcsdhb@qq.com
联系人微信号:CPCSSS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