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开始被需要,他的生命就不再只是属于自己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读后感
陶玉山

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因为一句话,阅读一本书不足为奇,是常见的事儿。而我因为一个书名而买了一本书;阅读之后,非常庆幸自己正确的决定。意思是,没有因为书名而错过一本好书。这本书一旦开始阅读,就根本停不下来。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内心柔软,充满恒久爱意的男人。从而体会到了真正的好书,是经得起重读的。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收获,获得持续成长的底气。这就是《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阅读这本小说,从而认识到了好的小说可以反复阅读,即使刚刚读了一遍,再去读,它又变得不一样了,它展开的更多,一切都变得更加清晰,丰富。经得起重读的书,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获得持续成长的底气。从第一行往后读,直到最后一行。有时候,会主动停下来,往回翻,重新咀嚼一个不确定的句子或词汇;更多时候,往回翻,是生怕一走神而会略过几行或一个段落。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欧维的固执老头经历了一系列人生打击后,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却因为在死的过程中意外地与周边的人建立了深厚的联系,甚至忙得连死的时间机会都没有;在忙碌中,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活着的价值。说明了学会让自己快乐,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故事中的主人公欧维是一个典型的暴脾气老头。他严守规则,刻板保守。对现代社会的变化充满了抵触情绪。妻子的去世,让他陷入深深的绝望。一切都是那么了无生趣,他万念俱灰,索性决定去死,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每次都会因意外而来不能如愿,意思是,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事情来“阻扰”他实施自己的决定。有趣的是,欧维一忙起来,连死都顾不上了。这些意外事情无意中却成了他重新认识世界和他人的契机。由此也说明了人要保持忙碌,忙碌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
读这个故事,你会哭,你会笑,你会有更多的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思考。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幽默风趣的叙事风格,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令人同情又让人忍俊不禁的角色形象。让我们觉得欧维的性格虽然固执,但在与邻居们的互动中,我们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柔软,看到了他骨子里乐于助人的可贵品德。即使平凡,绝不平庸。小说通过欧维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你所拥有的,而是你失去的。欧维的妻子离去了,但是,某种意义上她还活在世上,活在欧维的生活中。即使她不在欧维身边,欧维也会和往常一样,因为一个念头,认为是妻子会喜欢的。甚至去做自己并不喜欢,不愿意去做,更不感兴趣,而妻子可能喜欢的事儿 。他在替她完成未完成的事,替她经历没机会经历的,替她所闻所见,开心或难过……由此可见妻子在欧维心中的位置。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老人面临的孤独与无助的实际问题。让我们明白了所谓活着,不是庸庸碌碌地呼吸,而是要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切身认识到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都不可复制。
妻子是欧维世界里的光。她活泼、温暖又善良,更重要的是她懂得如何在欧维冷漠与固执中找到温情。她的去世,让欧维的生命失去了色彩,他觉得自己成了社会的“多余人”,每天重复着单调、毫无意义的生活实在乏味无聊,结束自己的生命,一死百了,就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他的这一决定,最初却让新搬来的邻居孕妇帕尔万一家不是这事需要帮忙,就是那事需要帮助而被迫打断,不得不推迟延后。这真是生活总有意想不到的安排。欧维好像是人生中觉得自己头一回这么忙,而且是忙得这么被动,被动得心甘情愿。以至于本来要自杀的他,根本腾不住空儿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一个人开始被需要,他的生命就不再只是属于自己的。由此,欧维的生活出现了新的天地,他的生命也焕发出新的色彩和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好书的力量在于润物无声。哪怕读书不能立即给你答案,也会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点点抚慰你,滋养你,塑造你,让你拥有驱走迷茫、无聊的底气。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绝望与希望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关怀与改变的深刻寓言,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让我们思考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该如何过这一生。它提醒我们,希望往往藏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关键是我们是否愿意去看见,去接受。人生有时候会陷入深深的困境,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光明。只要不待在原地不动,每一次看上去微小的行动,都是从困境中解脱的开始。欧维的经历就是最好、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帕尔万的车撞上了欧维的信箱,她需要欧维帮忙倒车;她丈夫受伤后,欧维不得不承担起接送孩子的差事;帕尔万临盆,欧维他慌慌乱乱却坚定地帮忙及时把她送到医院;邻居们遇到困难,他不再推脱回避,而是主动前去帮忙。他帮一个年轻人修理自行车,虽然他嘴上嫌弃,却非常认真地修好;他帮一个被父亲赶出家门的年轻人,而且站出来反对不公正的社会规则……人在忙碌中,更能找到自身价值,在付出后,更能体会收获的滋味。真心,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也是与人相处最可靠的通行证。这些人与欧维的互动,渐渐地撕裂了他与社会的隔阂,他发现自己仍然可以做很多事情,甚至仍然能够影响很多人。他的价值不但没有减弱或失去,反而更加有活力。至于决定去死,那不知是何年何月的旧事,无从谈起……
欧维的转变就像他决定去死一样,并非突然发生。而是一次次被需要、一次次付出后,慢慢发生的。是小小的改变带来大大的转变。这些改变带来的转变,从一个侧面说明欧维是一个心善的且有自己的特长的人。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他的特长潜力就发挥出来,在帮助别人解难时,也体现出自身价值。从而说明了一个人,能使自己成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执着又善良的人,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抛弃。由此而言,一个没有特长能力的人,即使非常善良,也不会为人注意的,更不会得到尊重。不能给予他人帮助,谁又会关注尊重呢?
什么时候读什么书,的确需要缘分。
2017年的夏天,确切地说,是8月8日的上午,印象感觉中没有丝毫征兆,脑梗突如其来。住院半个多月,右半身还是不能和过去自如活动:右手臂抬不起来,右腿似乎不是自己的,只能挪着走……要不是左撇子,我不敢去想自己怎么吃饭喝水。医生说,别无他法,只能康复治疗。回到家,身体的不适,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脆弱,一言难尽。百无聊赖,心似死灰,成了常态。真的是,未曾尝过艰辛的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面,而不知其另一面。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只是知道当下的日子非常难熬。从而知道了度日如年这个词的确切意思……
不知怎地,看到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个书名。第一印象是好奇,其次就是想看看这本书写得究竟是什么。马上网购。书拿到手,当即翻开阅读,第一行文字就吸引了我。这样一气读下去,直至读完,才比较轻松地喘口气。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帮助你想象一个比你想象中的更广阔,更美好的生活。读一本好小说,就像在别人的生命里多活了一辈子。藏在字里行间的是比现实更真实的人生启示录,带回现实生活的是更辽阔的视野和更坚韧的内心。正如卡尔维诺所言:“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和偏见,随时准备接受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
是的,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当时的我阅读的书。这个叫欧维的59岁的男人决定去死,却因为这事那事影响耽误了,最终活得非常好,非常有价值,非常充实且有趣,我才55岁,怎么就不能通过康复治疗,从而战胜病魔,活出自我呢?过程不说了,期间的艰辛磨难不堪回首……不管怎样,重要的是这八年我活过来了,“静居陋室观天下,闲坐书斋阅古今。”而且还亲耳聆听了今年3月2号凌晨的雨声;亲眼看到了3月2号下午开始的大暴雪呢……
仔细说起来,别人的生活只是故事,自己的生活才是日子。过去的岁月,是无法回去的风景;每一段经历,都是生命赠予的礼物。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活了多久,而在于你怎么活。你只能活一次,只要你活着,就该尽兴。所以说,每个人都需要一本可以暖到心坎里的好书。而真正的觉悟觉醒始于读透一本足以击穿灵魂的好书。《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本书在我人生低谷时给予我的精神动力,帮助我度过难关,怎么形容都不为过。隔一段时间重读一遍,已经是我这些年的一个习惯。就像每天读点书,让自己的精神状态保持新鲜。这与它早已在四十多个国家畅销不衰无关……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