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对仗举隅(八)
(玩诗先玩对,玩对先玩字)
作者:刘考令
比拟、对比、对反、等对联专集
A、比拟联
把人拟物、把物拟人、把物拟物的对联
一百六十六、把物拟人联
(一)、动物拟人联。如:
①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
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
(明、顾鼎臣幼年对老师)
②鸦叫鹊鸣,并立枝头谈风雨;
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选自《对联经典》)
③明皇上出上联:螃蟹浑身甲胃;
程政敏对下联:凤凰遍体文章。
李东阳又下联:蜘蛛满腹经论。
(二)、植物拟人联。如:
①神仙有无花不语,秦汉兴亡山旁观。
(选自《桃花源对联》)
②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清、郑板桥)
③月光留客横拦路,花影瞒人斜过墙。
(江湘岚)
(三)事物景物拟人联。如:
①春雨无私润大地,东风有意扫残云。
(风雨具有人的品格)
②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水、山有人的动作行为。清、李文甫对老师)
③祖国江海滔滔,评千秋功罪;
神州大地漫漫,论万代英豪。
(佚名挽联)
(四)、生物、景物、物品混拟人联。如:
①白鸟多情留我住,青山无语看人忙。
(选
自《阅微草堂笔记》)
②杨柳春光怀逸致,梨花寒食动哀思。
(扬柳、梨花具有人的思想)
③烛谓罩云:靠汝遮光作门面;
鼓对锣曰:亏浓空腹受拳头。
(具有人的语言特色)
一百六十七、把人拟物联,又叫拟物对。如:
①子将父作马,父愿子成龙。
(明、小解缙对主考官)
②甘当教授因传道,原化春泥犹护花。
(佚名)
③张亢触墙成八字,王琪望月叫三声。
(八字指牛角,叫三声指猿啼三声。明、张亢)
④子成龙,女成凤,他日扶青云而直上;
爹作马,娘作牛,此生乐缘卓而不非。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一百六十八、把物拟物联。如:
①钱有两戈,伤坏古今人品;
穷只一穴,埋没多少英雄。
(吕蒙正《寒窖赋》)
②竹枪一支,杀死英雄不见血;
明灯半盏,烧毁田宅并无灰。
(清末、揭示鸦片害人)
③画草发生,顷刻工夫非为雨;
笔花灿烂,须臾造化不关春。
(画草非为雨生,笔花不关春天。清、吴文之《对客联》)
一百六十九、人物混拟联。如:
①苍松翠竹为三友,月地云阶漫一尊。
(上联拟人,下联拟物。清、沈兆祝)
②鹦鹉前头休乱语,小人身边防恶狼。
(上联拟人,下联拟动物)
B、移情联
一百七十、移情联
(一)、把自己感惰赋于客观事物的对联。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②行官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唐、白居易)
③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联)
(二)、移情联与拟人联的区别
1、移情联是将作者直观的知觉情感移到客观事物上。
2、拟人联则是把物当人来写,将物人格化。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移情;"水面文章风写出,山头意味月传来″则是拟人写景。
C、对比联
对比联
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事物的两方面进行比较成联
一百七十一、两体对比联
把两个事物对比成联。如: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②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药房联)
③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杜甫)
④凌云羽毛原无力,坠地金石自有声。
(藏克家)
一百七十二、一体两面对比联
把一事物两面对比成联。如:
①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分六月寒。
(俗语)
②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过便成灰。
(咏炭联)
③忆当年一贫如洗,缺米缺柴,谁肯雪中送炭?
到今朝独占鳌头,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
(穷书生中状元联)
④忆生前儿孙满堂,缺衣少食,常哭常哀成疾病,冷冷清清,生不如死好;
看死后戚友盈门,车水马龙,大操大办讲排场,热热闹闹,死总比生强。
(选自《楹联创作知识》)
一百七十三、事物之间相互关系对比联。如:
①云带钟声穿树?出,月移塔影过江来。
(清、徐小松)
②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王庙联)
一百七十四、差比联。如:
①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
(选自《红楼梦》)
②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
一百七十五、反比联。如:
①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清、郑板桥)
②双肩千石重,白发万根轻。
(藏克家)
③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王籍)
④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王维)
一百七十六、单联对比联。如:
①洞中才数月,世上己千年。
(选自《红岩》)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③绳长难系日西坠,山高怎遮月中天。
(佚名)
一百七十七、上下联对比联。如: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②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
(清、范文甫)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④同外国民族争强,方为好汉;
对自家乡亲和气,乃是英雄。
(霍元甲)
一百七十八、映比联
上下联意思相映比且分主次,一联意正,一联意衬。如:
①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
②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
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清、《王尔烈家传楹联》)
一百七十九、殊比联
(一)、把两件不能相比较的事物作超乎常规比较联。如:
①名酒过于求赵璧,弄书浑似借荆州。
(宋、陆游)
②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
(苏州沧浪亭,又唐寅墓)
③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李清照纪念堂联)
(二)、比喻联、比拟联与对比联的区别
1、比喻联是用打比方的方法组联。
2、比拟联是把物与人或物与物互拟组联。
3、对比联是把两事物或一事物两面,进行比较成联。
D、对反联
一百八十、对反联,也叫牴牾联、侧反联、对顶联
故意把自相予盾的词语组成合乎情理的对联。如:
①大小姐吃热凉粉,小少爷啃冷烧饼。
(阜阳一中,郑慕唐)
②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明、神童董玘智对御史)
③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
少老头,坐睡椅,由冬至夏读春秋。
(明末、金圣叹)
④弯南竹,破直篾,挽圆箍,箍篇桶,装东装西;
短棉条,纺长线,织大布,做小衣,遮前遮后。
(湖北平江李大嫂出上联,赵大娘对下联)
⑤请阳世人,造阴间屋,阴阳若有准,可将阴屋住阳人;
用实在钱,还虚假愿,虚实总无凭,怎拿虚愿耗实钱。
(江西抚州读书人劝富翁写挽联)
附一、五言对仗句的动与静
1、双句俱动
①浴凫含藻戏,惊鹭带鱼飞。
(南北朝、释洪偃)
②镜如鸾空舞,帘疏燕误飞。
(李商隐)
③玉兔闲登月,金龙醉舞天。
(徐传勤<山东郓城>)
2、双句俱静
①竹里柴扉掩,庭前鸟雀行。
②萧散烟霞晚,凄清天地秋。
(南朝梁、何逊)
③倩影多姿彩,山光弄趣纯。
(王树范<山东郓城>)
3、先动后静
①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白居易)
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
③黄莺鸣岸柳,紫燕憩云梁。
(马景肃<山东郓城>)
4、先静后动
①野花寒更发,山月瞑还来。
(唐、释咬然)
②秋尽虫声息,夜深山雨重。
(唐、李频)
③日照烟村影,鸡鸣王树坡。
(王继德<山东郓城>)
5、动中有静
①听锡樵停斧,窥禅鸟立槎。
(宋,释行肇)
②云穿捣药屋,雪压钓鱼船。
(唐、廖融句)
③日暖桃花笑,风和草木荣。
(肖玉峰<山东郓城>)
6、静中有动
①庭闲桂花落,门闭水空流。
(唐、丁仙艺)
②云转云头敛,烟消水面开。
(白居易)
③黄鹂栖翠柳,锦鲤跃鳞光。
(王树华<山东郓>)
附二、五言对仗的有与无
1、双句有声
①霜猿啼晓梦,岩鸟知秋吟。
②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③时闻蛙噪叫,偶有鸟啾鸣。
(梁衍文<山东郓城>)
2、双句无声
①孤舟依岸静,独鸟向人闲。
(宋、潘阆)
②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唐、崔涂)
③草萌千里碧,绿衬万畦黄。
(李玉新<山东郓城>)
3、上句有声
①兴阑啼鸟唤,坐久落花多。
(唐、王维)
②山虚风落石,楼净月侵门。
(杜甫)
③涛声惊鬼域,香气染霜冰。
(赵玉玺<山东郓城>)
4、下句有声
①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唐、郑愔)
②澄谭写度鸟,空冷应鸣猿。
(南朝梁、虞骞)
③无关名与利,只品酒和茶。
(李春莲<山东郓城>)
5、先闻后见
①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李白)
②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
③耳听莺递语,目赏蝶成群。
(王继德<山东郓城>)
6、先见后闻
①塔影挂青汉,钟声和白云。
(唐、綦毋潜)
②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白居易)
③荷塘凭月影,岸柳任风扬。
(任汝勇<山东郓城>)
注:郓城诗人五言佳联皆选自《郓州诗韵》第一期
请老师关注百度、浏览器中的"刘考令″,必有收获。
(待续)
作者简介
刘考令,男,1949年出生,山东郓城人,现居江苏南通,退休教师,本科学历,南通市诗协,青山诗会,德馨诗会会员。

(图文供稿:刘考令)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