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
空城记 (三)
文/ 磊娜
我的前世应该是一个生长在旷野的没有来处的女子。梦里时常出现这样一片灰色的旷野,天是一团望不穿的黑幕,风在枯草和残梗间嘶鸣狂舞。披着黑色斗篷的我和身后的黑色猎犬单薄得像两片随风飘摇的纸。右后方是一座灰色的石屋洞开着黑色的窗,像是一个随时可以捕食我们的巨兽。我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去那里,只是步履坚定的一直走,一直走,可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走出那片旷野。
梦境
一座 /灰黑的 /石屋/哀哀地/ 矗立在/灰白的/ 旷野 /一阵/灰色的风 /浅浅地吹过/ 扯起它/ 黑色的眼睑 /掳出/两张/灰色的 /剪影/一人 /一犬
天边的/晚霞/是夕阳/凄哀的/葬礼/怏怏的/猎犬/用狂吠 /鸣着/嘹亮的/礼炮/ 风/呜咽着/托起我那/如童话中 /的巫女般/妖娆的/长发/在/单薄的/影子后面/ 张扬成/一面/ 黑色的/巨蟠
我的魂灵/ 尖叫着/在干枯的/草尖上/酣畅的 /跳舞/她 /凄厉的/欢呼着 /化作一簇/黑色的/神箭/射落了 /远处 /昏黄的/ 残阳/黑暗/哗啦/一下/坍塌下来/很狠地/砸在/我的/心上
我既是自己生命的亲历者,又是观察者。我三岁前的几段记忆会在童年睡梦中反复浮现,它们如雕刻在石壁上的印痕如此清晰。刚开始我说我记得我一两岁时的事情,大人不信以为我在胡说。但那个西北风呼啸的寒冷的夜晚,父亲母亲吵架后母亲夺门而去,父亲赶忙用家里那个橘色的绒毯裹起我打着手电筒出门去找。他抱着我走下老家门前不远处那个长长的可容一辆车通行的坡道,寒风吹来,他收紧手臂:“乖,冷不冷?”在长坡尽头的平缓处左转我们经过那户人家土坯墙后斜靠着的一大堆玉米杆,里面传出淅淅索索细碎的声响,我的心砰砰地剧烈跳动着,我知道我母亲就躲在里边。我知道我那个要强的母亲在这个寒冷的冬夜走出家门,她不愿回娘家因为怕他们担心,也不愿去别人家因为不想惹人笑话。我好想告诉父亲,母亲就在那里,可是我还不会说话。父亲丝毫无感,也许是因为内心不平静、也许是因为寒冷,他的脚步急急地向前。我们又拐了个弯走上了通往村小学的主路,在学校西北角的那个十字路口,旁边有渠水哗哗作响,父亲撞见了母亲,他握住母亲的手臂,轻声而又有力地恳求说:“回去吧!”母亲明显态度松动却不愿服输地犟了回去:“我不回去!”当我向母亲描述这些细节时,母亲连连说确有其事,起因是父亲回家后看到屋里有一盆脏衣服没有洗,而他不允许脏衣服在家里过夜,于是两人吵了起来。母亲说那天很冷,她那段时间又特别害怕沾凉水,后来才知道那时她已怀了我的妹妹,按照时间推算那时我1岁零9个月。
我甚至还记得更早的事情,我腊月出生,那是我出生后的第一个夏天,我还躺在一个像儿童睡床一样的推车里,它是父亲从一个在附近前进厂的朋友家借来的。那是一架表面漆着绿漆的用钢筋焊成的非常结实的推车,四周很高、下面四个轮子,在当时是很摩登的物件。车子停在斜对着我家小厨房的院子里,西厦子在地面投下一溜儿整齐的剪影,像古代女子的刘海;正对门楼的山墙脚有一株高大的香椿树在摇曳。风微微地吹着,四周很安静,我眼睁睁地看着穿着小裙的姐姐手扒着推车上缘、小脚一点点踩着车上焊的带有图案造型的横杆往上攀,终于她翻进来了,身体却失去了控制一脚踩在了我的肚子上。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手里还握着擀面杖的母亲嗖的一下从厨房冲了出来。
我还记得一个夕阳温柔地斜照着的傍晚,爷爷左手拉着姐姐、右手牵着我,出了门向西走,从后面望去像一组艺术剪影。我们走过最西边的一株皂角树,走下一段窄土路,下到石桥下面的一条小路上,再穿过一条马路。马路北边搭着一个玉米杆顶的大窝棚,里边卖羊肉汤和火烧馍。我打小不爱吃肉,他买了一个馍给我坐在窝棚左边的石块儿上吃,姐姐在里边喝汤。我记得爷爷去世的那个冬天,那时我快3岁,门前搭着白色的灵棚,棺木停在灵棚中央、地上铺着厚厚的麦秸儿为跪着守灵的人隔绝寒气,有淘气的小孩儿趴到棺木上看他的遗容,我不敢看……
对于我来说,记忆就像一阵暴风裹着风沙在石壁上敲击出的深浅不一的凹痕,或是一双温柔的手在扣动心弦时震颤出的余音袅袅,不管日后你是否能够唤醒并重现,它其实都在那里。人作为一种能量聚合体,从我们出生、甚至在出生前就已经开始在时间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中被敲击、被雕琢、被修改抑或重塑。
一天,弓着身蜷缩在床上我突然发现我意念中的身体在萎缩,只有一只猫那样的大小,甚至Lila都可以轻松裹起我。于是觉得人的身体其实更像是一团能量的聚合体或储存器,我曾在零下三十度左右的低温下尝试走出长春的酒店,5分钟之后我觉得自己裹着厚厚羽绒外套的身体只有纸片一样薄,再走下去变得更薄更透若蝉翼一般吹弹即破,再然后干脆觉得整个身体都已消失,只有大脑一处还凝结着一点神志证明着生命的存在。这很像我们的电池,在低温下电量会损耗,在超低温下电量会归零,看似一个是生命体、一个是非生命体,却殊途同归。

作者简介: 石磊娜,外企职员。不从众,不攀比,尽量随心而行,做自己想做的,那么哪里都是天堂。人的尊严、梦想、坚持和希望无不出自于此。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