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扇面对”
丹 舟
所谓格律诗,就是在格式上有严格的规定。我看主要有三大“支柱”:平仄、押韵、对仗。
对仗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艺术魅力。它是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中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的要求很严格,讲究的是两个词组或句子,要字数相等、词性相近、句法相似、意义相关。通过对句子的结构、韵律、语音、意义等方面的对称、平衡、反复、呼应等手段,达到一种艺术效果,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达形式上的高度完善,使诗词更加优美、生动、有感染力。
在谈到律诗的对仗时,很多朋友常常只提到两副对联(即颔联、颈联)这种对仗形式。其实,律诗还有一种对仗形式,叫“扇面对”。也就是:中间四句不是两副对联,而是一副对联,三四句为上联,五六句为下联。它的对仗形式就成了三、五句对仗,四、六句对仗。也就是“隔句对”。
这种对仗形式古诗词中较少,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
扇面对这种形式,最早见于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杜甫的《哭苏少监》诗曰:“得罪台州去,时违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殁潜夫。”就是“扇面对”。苏轼也有一首五言排律,《用前韵再和许朝奉》,这首诗的第四联、第五联是扇面对: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晚唐诗人韩偓,其七律《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诗云: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也是“扇面对”。词中的对仗比较宽松和灵活,扇面对在很多词牌中也可以见到。例如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的: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我也曾学着运用过“扇面对”比如:
《葛牌咏》
蓝田玉石天下好,
葛牌声名谁不晓!
山清水秀景致美,
古色古香古街道;
人杰地灵民风淳,
新画新韵新面貌。
中国革命红根脉,
日月光明千秋照!
这中间四句就是一副对联,三、五句对仗,四、六句对仗。
我的诗没写好。诸君莫笑。仅作例证罢了。
(2025年3月7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