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人工智能之哲学批判(惊蛰感言)
昆仑山人
“Let me out !一一时至惊蛰,灵魂猛醒,一个声音如滚滚闷雷,仿佛是从吾人心底发出的一一充满野性与激情之生命呐喊。狂暴地冲击八荒六合,直欲击穿古今幽明障隔,破空而出。
莫非,吾人心中,也住着一位象《一千零一夜》故事里一一无所不能的大力神魔,正奋起神威,全力突破宝瓶禁咒,脱颖而出。
一,生命史诗
宁静、美丽、深邃的星空,无限纷繁复杂,却又显得纯净和谐、简洁统一。勾起过多少诗人、词客离怀愁绪、浪漫柔情;唤醒过多少圣贤、大哲睿智慧思、幽微感悟。最新的天文探索,告诉我们:在这平和、静谧的表象之下,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狂飚、喷射;不可思议的巨大引力撕裂、吞噬。超星暴发(诞生)、黑洞消亡、时空扭曲、光线红移、可观测的宇宙边界天体正加速逃逸。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毁天灭地之宇宙大戏,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孰使之然哉?
距今大约五十亿年前,无垠无际的宇宙中,毫不起眼的一个角落里,一小团微不足道的尘埃,孵化出一粒金卵一一这就是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光与热的太阳;
距今大约四十亿年前,一小撮金卵孵化残余渣滓,演化为我们的家园,地球。地球生成之初,形同烈火地狱,毫无生机可言;
距今大约三十亿年前后,随着地球形成之初,高温逐渐冷却、下降。天灾、火劫之后,原始地表下,依然暗流涌动,岩浆时有喷发。充满刺鼻硫磺焰硝气息的天空,常常是电闪雷鸣,热风吹雨。于是乎,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单细胞的蓝藻与最简单的细菌,是为冥古宙;
距今大约五点五至四点八亿年,经过漫长岁月积累,终于迎来了寒武纪一一生命大暴发。由是,地球家园进入了生机勃勃的显生宙;
其后,加里东、海力西、燕山、喜马拉雅~阿尔卑斯等,各时期的造山运动,皆是一一山崩地裂,岩浆喷发的大灾大劫。只有成功渡过劫波的少数幸存者,坚强站立,鼓勇前行!于是乎,将地球生命,艰难地推进入了古生代、中生代与近现代。
由是观之,一方面,伟大的造物主,用雷电之鞭驱赶生命,不断向前奋进;另一方面,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生命自身,百折不挠,一路斩将夺关,几度命悬一线,渡过重重生死之劫,走到如今。统览生命发生、发展的历史,乃是一部用勇气与韧性铸就,用烈火与鲜血写成,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
二,宝瓶符咒
异化了的文明,变幻为风俗、习惯、礼仪、法律、宗教等精神现象,用理性形式与逻辑链条串联起来,这就是施于宝瓶的符咒,用以囚禁一一野性暴烈、凶悍强横、无法彻底驯服的原始生命力。
三,双刃剑
(一),人工智能的本质
吾人以为: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一一工具之最高形式,理性与逻辑之发展到最高阶段之产物。诚如大哲康德所说:只有人才是目的。宇宙间的一切生命,诚皆可贵,最可宝贵的是人的生命、思想、灵魂!不可复制,无法替代!
(二),双刃剑
凡人类所发明的一切工具,皆可以用来为善与为恶,都具有双刃剑的性质。
(三),以心驭剑
只有践行觉悟之“我”,以一颗经世济民,利益众生的赤子之心,驾驭人工智能一一这如上帝魔杖一般,有史以来最有效的工具,造福苍生。并引领人类社会的历史航船,稳健地驶向憧憬中的光明福祉。否则,一旦暗中窥探神器,心地阴暗的小人得逞,必然会用之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私欲,并为此不惜一一扼杀生命,禁锢思想,扭曲灵魂。由此导致宇宙间最为宝贵的一切,诸如:生命、思想、灵魂等,统统被推向一一毁灭的深渊。
文/昆仑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