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强调,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屯路211弄属于典型的“老破小”。房屋破旧风化、生活空间狭小、人居环境脏乱差……更多的是难以向外人道出的不便和窘迫。
在居民的盼望下,迎来“两旧一村”成套改造。正如张蔚书记所言:这是党和政府服务和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她率领三分之二女性的工作团队,用“铁脚板”“婆婆嘴”开展“初心联万家、服务零距离”的大走访活动,将居民提出的各类诉求、困难逐一记录,逐项落实,圆满解决了居民群众的操心事和烦心事。
俗话说:百姓百心。纳入旧房改造的住户中,特殊群体较多,每家每户都有特殊情况、特殊需求。一位周先生未雨绸缪日后养老,在设计阶段提出了烟道位置、房门的开启方向等等诸多需求,先后为他数十次调整设计图,直到他满意为止。并由此得到启发,推出了适老型、自住型等不同的设计方案,真正改出居民期盼的“向往生活”。
77岁的居民吴阿姨是低保户,一家三口体弱多病。张书记亲自带领工作人员踏破铁鞋,为吴阿姨找寻既方便就医、经济上又可承担的过渡房,并协助搬离,让“旧房改造”充满了“人情味”。应当说,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