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4期作业:
投稿作者:宁静、汪凤森、根生厚福、李凤英、李广恒、赵偲含、段志军、潘如琴、大橘为重、青青子衿、骆杰英
1〔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南川老街
文/宁静
长河水边,魂梦相牵,(两处)云楼高耸,(多重)庭院幽连,(熙熙的)人流涌现,(攘攘的)市井嚣喧。
〔过〕火锅香透哪家园,驴肉熟来味何鲜。汉服妆裹美人肩,墨笔勾描古时天。南川,您来就是仙,(早子)称了观光愿。
2【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游南川老街
文/汪凤森
南川郁香,市井悠长。民居盛装,小巷斜阳。三街敞亮,五点呈祥。【过】风吹垂柳影悠扬,光耀飞檐角轩昂。郎吟耸立洞庭邦,大运缠绵浙京航。辉煌,河城美誉扬,(盛景)游客心欢畅。
3〔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南川老街
文/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十二月〕(南川)灵街韵饶,旧巷情飘。(石板)桥痕忆韶,(木壁)窗色藏娇。(檐牙)弦飞画雕,(岁月留)痕雅文韶。
〔过〕昔时喧闹耳边飘,商贾如云客如潮。今朝风貌更娇饶,看客穿梭兴难消。情牢,悠悠故事牢,韵满南川道。
4〔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沧州|南川老街
文/李凤英
(看老街)风姿韵长,(观古建)气势轩昂。三座楼旁,(多重)庭院幽芳。(望运河)波摇影光,(赞美食)小店琳琅。(过)喜人潮熙熙攘攘,香酒佳肴慢斟尝。火锅驴肉味浓香,美女身披汉衣装。名扬,沧州底蕴藏,千载情回荡。
5〔中吕·十二月过尧民
歌〕南川老街
文/李广恒
(赏)街衢画廊,瓦舍云梁。(闻)肴酒飘香,(看)柳浪莺翔。(长街)华灯耀光,(古镇)岁月流芳。
〔过〕古街风貌展新章,烟火人家韵悠长。游人络绎笑声扬,曼语俚歌乐无疆。徜徉,情怀腹内藏,故事千秋唱。
6〔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南川老街
文/赵偲含
官河岸边,亭榭楼连,(俯瞰)华灯映天,(醉赏)宝地南川,(叫卖的)商家货全,(围观的)游客声喧。
(过)老街独坐倚栏杆,红瓦青砖美食摊,点心几块已心安,饮尽香茶夜阑珊,惊叹,沧州美景看,提笔吟诗赞。
7[中吕·十二月过民尧歌]·南川老街
文′段志军(湖南)
沧州景选,当数南川。(夜幕下)星耀万家,(桥如虹)横跨河边。(闪闪的)波光映殿,(老街地)唐韵翩翩。(过)花枝招展碧荷连,商贩街头起炊烟。客来落坐夜摊前,热辣鸡香火锅边。闻鲜,应该驻七天,酒浅诗来填。
8【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南川老街
文/潘如琴
南川巷小,独领风骚。烟霞映天,金碧云霄。(石径旁)银龙叶晓,(古巷深)灯火初交。(悠悠的)
(过)老街风味美新全,乡院烟霞暖心田。南川老景梦馨妍,木板桥边漾光天。悠然,诗词韵靓篇,醉了游人面。
9【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南川老街
文/大橘为重
南川市集,人潮拥挤。(步行街)琳琅货齐,灯火耀辉。绮席佳期,云楼幽奇。
(过)美食香味惹民饥,千里唐装美颜衣。游人只在画中希,醉了缠绵阁楼栖。谁知,路遥负好期,观看高楼对。
10〔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南川老街
青青子衿
(赏)雕梁画廊,黛瓦灰墙。(看)灯火辉煌,映照沧江。(市井人群)熙熙攘攘,(店铺商品)满目琳琅。[过]南来北往客游昌,尝遍人间味鲜香。文人雅士赋词章,作对吟诗醉疏狂。名扬,南川岁月长,古镇千年旺。
11:〔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南川老街
文/骆杰英
南川老街,河北州来。于运河挨,古迹楼台。沧州特色,景点名牌。 〔过〕天星小镇赏心开,金佛山冰雪皑皑。山王坪喀览灵豺,小镇南川食无歪。实拍,肥肠菜重庆味材,馄饨汤鲜爱。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4期讲义
主讲人 宁静
一、基础知识回顾;
1.什么是带过曲?
带过曲是散曲小令的一种体式。即由两三个曲牌联缀在一起使用的特殊形式,通称为带过曲。每支带过曲的具体名称,即由该曲所用的各个曲牌名称组成,并在中间夹以“带”“带过”“过”“兼”等字将几个曲牌连在一起。
二、散曲知识拓展:
1.北带过曲
据对《全元散曲》统计,作为独立成篇的带过曲体式,有27种,分列如下: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仙吕宫:[那吒令过鹊踏枝寄生草]
南吕宫:[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玉交枝带四块玉)
[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
中吕宫:[快活三过朝天子〕、[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醉高歌过红绣鞋】、[醉高歌过喜春来】、〔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齐天乐过红衫儿】、[喜春来过普天乐】、[十二月过尧民歌〕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雁儿落过清江引][雁儿落过清江引碧玉箫)
[对玉环过清江引)[沽美酒过太平令][沽美酒过快活年]
[水仙子过折桂令】〔一锭银过大德乐】[殿前喜过播海令大喜人
[十棒鼓带清江引〕[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
正言带过双调:[叨叨令过折桂令】中昌带过仙吕:[山坡羊过青哥儿〕
南吕宫:〔骂玉郎带过采茶歌〕
[锦上花带过清江引碧玉萧〕〔江儿水带过碧玉箫〕双调:
[竹枝儿带过侧砖儿】〔梅花酒带过七兄弟】中昌带过双调:[醉高歌带过殿前欢〕〔满庭芳带过青江引]这些有待进一步考究,初学者须慎用。建议大家写作带过曲按照上述27种组合形式来写
2)据对《全明散曲》统计,作为独立成篇的带过曲,除元代已用过者以外,又有19种体式,其中:
北带过曲13种,南带过曲3种,南兼北带过曲3种。
北带过曲体式13种:
[北正言·小梁州带过风入松】
[北正言·醉太平带过莲花落)
[北仙昌·后庭花带过青哥儿】
[北南昌·一枝花带过折桂令]
[北中昌·满庭芳带过清江引〕
[北南吕·四块玉带过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
[北中昌·上小楼带过满庭芳)
[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清江引]
[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急三枪】
[北双调·楚江秋带过清江引]
[北双凋·竹枝歌带过侧砖儿)
[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朝天子]
[北双调·新水令带过折桂令]
又〔北正宫·醉太平带过莲花落)
[北双调·折桂令带过急三枪】[北南吕·一枝花带过折桂令]
[北双凋·竹枝歌带过侧砖儿]
[北双调·新水令带过折桂令〕5种,尚存疑点,有待进一步考证,
南带过曲体式3种:
(南商调·山坡羊带过步步娇]
[南仙吕入双调·朝元歌带过朝元令)
南双调·锁南枝带过罗江怨]
南兼北带过曲体式3种:
[南仙吕兼北双调·-封书带过雁儿落】
(南兼北南吕·楚江情带过金字经】
南兼北中昌·红绣鞋带过红绣鞋)
3)据对《全清散曲》统计,作为独立成篇使用的带过曲,除元明两朝已用过的以外,体式又有3种,南北各1种,南兼北1种。
分别是:
分别是:
[北越调·圣药王带过金蕉叶]
[南越调·下山虎带过蛮牌令]
[北正言兼南仙吕入双调·叨叨令带过风入松〕
其中[北正宫兼南仙吕入双调·叨叨令带过风入松〕存疑待考除以上可查古人使用过的带过曲外,还有一些书籍和资料提到一些带过曲名称如:[北南吕·骂玉郎带过采茶歌〕
[北南吕·哭皇天带过乌夜啼)
[北中昌·石榴花带过斗鹌鹑〕
[北中吕·快活三带过鲍老儿]
[北商调·金菊香带过醋葫芦)
[北越调·调笑令带过小桃红]
[北双调·锦上花带过清江引碧玉萧〕
[北双调·川拨棹带过七兄弟]
[北双调·梅花酒带过收江南)
[北中吕·醉高歌带过殿前欢〕等这些尚未见古人独立成篇曲例,有待进一步研究,如果我们今后选用宜慎,在此,我们仅作了解,我们重点掌握学习北带过曲。
三、经典散曲赏析
(一)原文
张养浩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干。(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流水溅溅。〔过〕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朦胧淡春天。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山川,都来杖履边,(早子)称了闲居愿。
(二)赏析
1.整体意境赏析
描绘春日郊原景象
曲子开篇“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勾勒出一幅清明雨后郊原的画面。寒食清明时节,春雨过后的郊原清新自然,溪边稀稀疏疏地生长着几株杏树和桃树,墙里还隐隐传出秋千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感觉,仿佛将读者带入到那个春日的郊野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活力。这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秋千)的描写,为整个曲子奠定了一种闲适、恬淡的基调。这一描写与人们对寒食清明时节的传统印象相契合,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春日画卷。这一画面的描绘在众多描写寒食清明的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性,它不像一些作品着重于描绘寒食节的哀伤或庄重,而是更多地展现了生机与生活气息。
听觉与错觉描写
“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流水溅溅”这两句,将听觉上的错觉描写得十分精妙。作者先是听到一种隐隐约约像是管弦乐器演奏的声音,这种声音给人一种优雅、愉悦的感觉,吸引着读者的好奇心。随后作者揭示出原来是潺潺的流水声,这种由听觉错觉再到真相大白的描写,不仅增添了曲子的趣味性,还巧妙地将自然之声与人为的管弦乐声相联系。从侧面表现出郊原环境的幽静,流水声在寂静的环境中被误听为管弦乐声,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闲适与惬意,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细细品味自然的声音,仿佛在欣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描绘田园生活
“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蒙蒙淡春天。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几句,进一步描绘出田园生活的美好。将乡村人家比作武陵源,那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在朦胧的烟霭之中,更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这里是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游人马上袅金鞭”描绘出游人在马上悠然自得地挥舞着马鞭,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野老田间话丰年”则刻画了田间老农谈论着丰收年景的场景,这一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反映出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之情,也从侧面表现出此地的富足与安宁。这几句诗将田园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场景相结合,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画卷。
2.艺术手法赏析
动静结合
整首曲子在描写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如前面所提到的“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是静态的植物与动态的秋千相结合;“游人马上袅金鞭”是动态的人物描写,而“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蒙蒙淡春天”则是相对静态的田园人家与朦胧烟霭的画面。动静相互映衬,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静态的景物描写为画面提供了稳定的框架和背景,而动态的描写则为画面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构建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寒食节郊原景象。
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绘景物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例如在描写田园景象时,通过对田园美好、宁静、富足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在听到流水声误作管弦乐声的描写中,也是将自己内心的闲适惬意之情与自然之景相融合。每一处景物描写都不仅仅是单纯地写景,而是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景物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提高班第4期讲义及作业
日月 宁静出题
一、要求:
1.创作带过曲〔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南川老街(提供少许资料,其他上网自查);
2.韵部自选;
3.韵依《中原音韵》。
二、谱式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曲谱:
平平仄平△(上),×仄平平△。平××平△(上),×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过〕×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去△。
三、注意事项
《十二月》又入正宫,与《尧民歌》合为带过曲,无独用者。通体皆四字句。《尧民歌》与《十二月》相连作带过曲,无独用者。
四、曲例:
张养浩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寒食道中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干。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流水溅溅。〔过〕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朦胧淡春天。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山川,都来杖履边,早子称了闲居愿。
五、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ד;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六、作业要求:作业完成时间为两周,各位曲友自行校验后上交,精品作业会登入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