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光诚(广西南宁)
芸夫祷盼两歧年,一夜甘霖水漫川。
趁势萌生春昼梦,赶时耕种洛阳田。
开怀玉宇观云朗,把盏金秋赏菊妍。
囤满食新人解泰,农家媲美阆风巅。
陈贻新博士
《七律·乙巳年龙抬头》
原玉:
昂首抟空岁复年,苍茫大地好山川。
偷来碧水题桥柱,欲去寰球种杏田。
今日昆仑红树茂,明朝海岳赤松妍。
桃花时节春风热,九万扶摇跃顶巅。

这两首七律作品以龙抬头节气为创作背景,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序与人生理想的感悟。步韵诗与原玉在主题呈现、意象选择上各具特色,形成了传统农耕文明与浪漫英雄主义的诗意对话。
一、隆光诚步韵诗赏析
这首步韵诗以农耕文明为底色,通过"甘霖-春耕-秋收"的时序结构,完整呈现了农事生产周期。首联"芸夫祷盼两歧年,一夜甘霖水漫川"以祈雨意象开篇,"水漫川"三字既暗合龙抬头节气的降水特征,又暗藏"龙行布雨"的传统文化基因。颔联"趁势萌生春昼梦,赶时耕种洛阳田"将农时与人生理想交织,"洛阳田"既实指沃土,又暗含东都文化意象,赋予耕作以文明传承的深意。尾联"阆风巅"的仙境比拟,将朴素的农事丰收升华为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形成从物质丰收到精神超越的完整升华。
二、陈贻新原玉特色
原玉展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气质与全球化视野。"偷来碧水题桥柱"化用司马相如题柱的典故意象,将个人抱负与历史长河相联结;"寰球种杏田"突破地域局限,将传统杏林意象拓展为全球视野的济世情怀。颈联"昆仑红树"与"海岳赤松"的时空对仗,构建出中华文明的精神坐标,尾句"九万扶摇"直承庄子逍遥游的哲学意境,使全诗在雄浑中见超逸。
三、双璧辉映的诗学价值
两首作品形成有趣的互文关系:隆诗如工笔长卷,以"春种秋收"展现农耕文明的循环之美;陈诗似泼墨山水,用"抟空跃巅"抒发士人精神的超越追求。在艺术手法上,隆诗"观云朗/赏菊妍"的工稳对仗,与陈诗"红树茂/赤松妍"的瑰丽想象形成鲜明对比;在时空架构上,前者遵循自然时序的线性发展,后者则构建跨越寰宇的立体空间。这种差异恰如中国诗学中"沉郁"与"飘逸"两种审美范式的当代演绎。
值得注意的是,两诗共同指向"龙抬头"节气的深层文化密码:隆诗通过"水漫川"暗合龙主风雨的民俗信仰,陈诗借"跃顶巅"呼应龙腾九天的精神象征。这种对同一节气不同维度的诠释,既展现了汉语诗歌的丰富表现力,也揭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的多元阐释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