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楷模 永远的榜样
——写在第62个学习雷锋纪念日之际
作者:成振林/陕西宝鸡
有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标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有一种群众性活动,影响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有一种精神,跨越时代、历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风雨、更臻醇厚;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春天里。他,就是雷锋。
雷锋,湖南长沙人。1940年12月18日出生,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职。抚顺市10余万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士兵,并掀起了学雷锋活动。虽然他只度过了短短的22个春秋,可是他那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崇高精神却长留人间。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发出了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雷锋”这个平凡的名字,如同那温润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在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了一道深深而难忘的美好印记;雷锋这个崇高的名字,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高尚心灵。
今年的3月5日,是第62个学习雷锋纪念日。一名22岁解放军战士的故事,为何被传颂了大半个世纪?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为何总让亿万颗心同频共振?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短暂的生命,能够穿越沧海桑田的历史洪流,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而长久的敬意?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年轻士兵的传奇,历经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岁月转换,镌刻进新中国发展壮大的精神年轮?是什么动能,让我们今天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昂扬奋进之时,再次呼唤他平凡而伟大的名字?答案就在于雷锋以短暂的生命书写了壮丽的人生,树起了一座不朽的思想道德丰碑。
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生命的长度只有22年,却镌刻在亿万人民的精神生活中;雷锋,又是永恒的革命战士,看似平凡的人生实践,却铸就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雷锋,以其平凡朴实的言行,在他短暂的人生岁月中,展现出令人震撼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伟力。雷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绩,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壮举,可敬之处就在于“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可爱之处就在于“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可亲之处就在于“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这,就是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持久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几十年来在中国人民心中长久珍存的一个真善美的人格理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雷锋的伟大,源于平凡;雷锋的高尚,源于信念。平凡琐碎可以饱满丰盈,涓涓细流势必汇成江海。英名因传承而不朽,丰碑在奋斗中永驻。穿越浩荡的历史,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撑起中国人民的底气骨气,汇入奔腾向前的时代洪流。面向壮阔的未来,我们无比坚信,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雷锋精神必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扬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历史,镌刻下雷锋的名字;时代,澎湃着雷锋的精神。传承雷锋精神,淬炼奉献品质,“雷锋”早已不局限于个人,而是化作一个群像,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62年来,雷锋的事迹在祖国大地广为传颂,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雷锋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中华美德的文化标识、人民群众的道德楷模、无数志愿者的共同称号、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他的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雷锋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中,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成为构筑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强健民族气魄的丰厚滋养,在新时代绽放出成风化人的璀璨光芒。经过时间淘洗、岁月沉淀,雷锋精神完成了文化的生成与构建,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旗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符号,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心中巍然挺立的精神高地。
雷锋精神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中华传统美德的沃土,孕育了雷锋精神。雷锋的成长、成才、成名、成文化,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追求的生动呈现。可以说,雷锋精神是一本内涵丰富、深刻隽永的教科书。我们颂扬雷锋,赞颂他是中华民族的一面美德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精神旗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面标兵旗帜,是中国人民的一面好人旗帜。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里的宝贵财富,同时雷锋精神又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走过62年,为什么总有世人感叹“雷锋还活着”?为什么总有后人痴心仰望、执着追随?雷锋和雷锋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这样表述:“雷锋,成为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楷模。”《中国共产党简史》这样表述:“雷锋精神,成了新中国社会风尚的一个标志。”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温暖,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都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大力发扬和倡导的。
经过赓续融合、重塑升华,雷锋精神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国度、超越了信仰,成为党的先进性的生动诠释、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时代前行的价值标杆,成为照亮亿万国人砥砺奋进的精神火炬。62年来,雷锋精神如一座高高耸立的灯塔,引领全国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长盛不衰,呈现出一幅幅“江山代有雷锋出”的壮阔景象,演绎了一曲曲“文明花开香满园”的时代颂歌。雷锋不老,是因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不老;雷锋精神之树常青,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常青!
今天,观念和价值在喧嚣中消解,行动与实践在质问中延宕,如何为深刻转型的社会寻找心灵动力?今天,高铁飞驰领先世界,巨轮破浪穿越大洋,如何为全速前进的中国构建精神家园?今天,迎来日新月异的现在,展望光明宏大的未来,如何为复兴崛起的民族铸牢道德基座?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涵养;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时代在变化,道德的价值没有变。雷锋精神是社会风气的净化器,是文明新风的催化剂。治理社会乱象,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防治信仰危机,很大程度上要靠“真学雷锋”标示的“道德崛起”来实现。国家在发展,道德的利器不能丢。雷锋身上所蕴含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永远是激发强国强军意志力量的重要依托,是保持共产党人初心本色的重要载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光阴流逝,雷锋形象在人们心中从未远去;时代变迁,雷锋精神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雷锋是平凡的,人人可以做到;雷锋是伟大的,只有努力才可以做到。信仰与信念,是写在灵魂上的价值,并非不能做到,而在于不懈追求。雷锋其人,因为平凡而可亲;雷锋精神,因为伟大而可敬。雷锋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人民立起了一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雷锋,是我们永恒的精神旗帜。
在人类文明绵延不绝的漫长时光中,学雷锋62年如白驹过隙,却铸就了永恒、创造了不朽。没有哪一种生命比活在人们的心中更长久,没有哪一种精神比长存于人们的行为中更永恒。雷锋和雷锋精神,抵达了这个高度,也拓展了这个宽度,更蓄积了这个厚度。62年光阴荏苒,62年接续传承,雷锋精神激励和感召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砥砺奋进,成为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精神旗帜。今天,雷锋精神已融化在十四亿中国人民的行为中,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已成为人民永远的呼声。我们坚信,雷锋精神必将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折射出更加灿烂、更加持久的光辉!
雷锋,一个名字,一种精神,一座丰碑,在几代中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雷锋,时代的楷模,精神的旗帜!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一盏不灭的灯,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共3235字 2025年3月5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