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燕京文化集团】会长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陈宏智,出生于1964年,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学校毕业后,教过书,打过工,结婚后,在基层政府从事政法工作九年,为生育二胎辞去政府工作,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已二十七年。平时经常在报刊发表文章,喜爱诗词,现任衢州市柯城区天成法律服务所副主任,衢州市武协意拳分会会长。
《藏在樟香深处的外婆时光》
在衢州市南孔图书馆的静谧角落,一本2024年4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悄然开启了我记忆的洪流,《期頤密码—衢州百岁老人访谈纪实》中那篇《郑刘坂:巧手描绘幸福人生》,如同一把钥匙,解锁了我内心深处对外婆无尽的思念。
郑刘坂,是我的外婆。她出生于1922年7月,娘家在柯城区华墅乡刘坂村,父母亲连名字都没给她取,嫁给外公后,大家便以外婆娘家的村名呼叫外婆,日子久了,也便成了外婆正式的名字了。外婆的童年,满是苦难的印记。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身为女孩子的她,在贫寒的家中几乎得不到一丝关爱。吃不饱饭是常态,生病了也无人过问。有一回,年幼的外婆病得奄奄一息,她的父亲竟狠心地让大伯把她扔到野外由其自生自灭。大伯把外婆扔出去后,心中不忍,当天晚上又回去查看,意外发现外婆还活着,或许是上天悲悯外婆,大伯又将外婆捡了回来。可家里实在太过困苦,难以维持生计,无奈之下,外婆小小年纪就被她父母亲送去外公家做外公的童养媳,在方家村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幸运的是,外公是个既懂得运用中草药,又身怀真功夫的好男人,他对外婆疼爱有加。在与外公的生活中,外婆也学到了许多治病救人的土方子,常常为那些缺医少药的邻里排忧解难。
我妈妈是外婆的长女,外婆共生育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小舅舅方连根,和我的亲阿姨方连文是龙凤双胞胎,他们还比我这个亲外甥小一岁。听母亲讲,外婆生他们的时候,年纪大了,家里又穷,根本没有足够的奶水喂养这对双胞胎。那时买不到奶粉,无奈之下,只好让妈妈经常回娘家,用做姐姐的奶水喂养双胞胎弟弟妹妹。这背后的艰辛,让我越发体会到外婆生活的不易。
小时候,外婆家是我最向往的地方。听了外婆那些苦难的童年故事,我更加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虽说那时我们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比起外婆的童年,我觉得自己无比幸运。
记忆里,外公、外婆的家是一座矮小的泥墙房,历经岁月和雨水的侵蚀,泥墙上裂着了一道大大的缝隙。一到冬天,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缝隙直灌进屋。可我从未觉得寒冷或害怕,心里全是对外婆家的期盼。外婆家的房前屋后,种满了高大的樟树,它们枝繁叶茂,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小屋,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樟树香。
外婆做饭烧的柴,也大多是房前屋后捡来的樟树叶,还有从离家不远处松林里耙回的松针。那片松林距离外婆家不到两百米,里面树木杂草丛生。听爸爸妈妈说,那里经常有狼出没,还叼走过村里的小孩子,所以我对那片山林充满恐惧。但外婆用松针和樟树叶烧火做饭时,那股独特的香味,带着大自然的气息,萦绕在鼻尖,让我着迷,这也是我总想去外婆家,甚至想一直赖在那儿的重要原因。
每次去外婆家,能够穿妈妈给我做的新衣服,也让我满心期待,尤其是临近春节的时候,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既兴奋又激动。新衣服做好后,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穿上,生怕弄脏一点,满心欢喜地盼着去外婆家。一到外婆家,外婆和外公就会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猪肉,在物资匮乏的当时,猪肉可是稀罕物,是我们平时最馋的美食。每次看到那一块块新鲜的猪肉,我都馋得直咽口水。过完年,我们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外公外婆拜年。小生活我坐在箩筐里,由爸爸挑着,步行前往相隔二十华里远的外婆家,到了外婆家,我就像脱缰的小马驹,从箩筐里爬出来后会立刻黏着外婆,和相差一岁的小舅舅一起玩耍,我们在村子里你追我赶,玩捉迷藏的游戏,玩累了,外婆还会拿出藏好的米糕和糖果给我们,那甜甜的味道,至今都让我回味无穷。
外婆家的泥墙房的大门朝西,出门左侧就有一棵引人注目的大樟树,这棵樟树的树根,都像浮在地面,高低起伏,在凹陷的地方卧下来,别人很难发现;这棵樟树的树干中间也是空的,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树洞,从这个树洞可以爬上大樟树的上面去。我和舅舅捉迷藏时,最喜欢躲进这个树洞里。每次藏进去,我都既紧张又兴奋,听着舅舅在外面寻找的脚步声,大气都不敢出,自己仿佛都能够听到心砰砰直跳的声音。要是舅舅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我还会偷偷探出头查看,一不留神暴露了位置,就会被舅舅发现,然后我们便在樟树下嬉笑打闹,欢笑声在村子里久久回荡。
除了在樟树上玩耍,外婆家屋后的院子也是我的乐园。院子不大,却充满生活气息。外婆在院子里种的最多的是毛竹,院子四周还种着几棵高大的柏树,所以院子也是弥漫着好闻的香味的。院子中间则种着各种蔬菜,有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辣椒,还有爬满院墙的野三七,它的果子吃了能长个子,叶子还能做菜吃。我常跟着外婆在院子里劳作,帮她除草、浇水。外婆总是耐心地教我分辨各种蔬菜,告诉我什么时候该浇水、施肥。虽然我年纪小,干的活儿不多,但每次帮外婆做完事,心里都满是成就感。
农忙时,外婆也会带着我和舅舅去田里干活。田野呈梯田状,去时一路往下走,回家时一路上坡,田里大多种植稻谷,一片生机勃勃,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弯着腰,像一条灵动的黄缎子在展示丰收的喜悦。外婆在田里忙碌地收割稻谷,我和舅舅就在一旁帮忙捡稻穗。有时候,我们会忍不住在稻田里奔跑嬉戏,把稻穗踩得乱七八糟,外婆看到了,也不会生气,只是笑着叮嘱我们小心,别摔着了。
每次去外婆家,外婆在我们来到后的第一件事,总是给我们烧点心吃。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可外婆做的一碗面条,就能让我馋得不行。那简单的面条,在外婆的巧手下,仿佛被赋予了神奇魔力,每一口都充满家的味道。吃完点心,外婆还会带着我在村里四处溜达。一路上,总能碰到村里的人,大家看到外婆,都会热情地打招呼,然后聚在一起唠家常。外婆人缘特别好,大家都喜欢和她聊天,我就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他们分享村里的新鲜事儿,感受着浓浓的烟火气。
童年的夜晚,总是温馨又美好。晚饭后,外婆会搬来几条小板凳放在院子里,我们就坐在院子里乘凉。外婆一边摇着蒲扇驱赶蚊虫,一边给我们讲古老又有趣的故事。故事里有善良的仙女、勇敢的英雄,还有聪明的小动物,也经常会和我们将谁、谁、谁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吃了外公挖的草药,如何痊愈的事情,我和舅舅听得入了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外婆,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对外公也打心眼里佩服。有时候,故事讲完了,我们还缠着外婆再讲一个,外婆总是笑着满足我们的要求。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不知不觉间,我们就长大了。
中考那年,我意外摔断了右手,考试时右手无法握笔,只能在老师的建议下忐忑地填报了航埠中学,而舅舅则被衢州二中录取,等知道中考成绩时,才知道我们两个的中考成绩是差不多的。上高中后,周末我们还是会经常一起回外婆家。那时上学要自带饭菜,外婆给我炒的一罐萝卜丝,我往往要在学校吃上一周。即便萝卜丝长了白毛,我也不舍得扔,让食堂师傅重新炒制后,依旧吃得津津有味,因为那里面满满的都是外婆的心意。
后来,高中毕业后连根舅舅考取了浙江工学院,我高考落榜后,为了讨生活,就奔赴被杭州半山纺织机械厂招聘为统计员。在杭城,我机缘巧合有幸拜入意拳大师郑洪亮师父门下学习意拳,有闲暇时也常去舅舅学校蹭课,听学院教授上课;在连根舅舅有空闲时我也会拉着他一起向郑洪亮师父学艺。舅舅毕业后,追随大学恋人去了甘肃兰州成家立业,我则回到衢州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女儿超群出生后,我被航埠镇人民政府招聘进政法办工作。生活逐渐稳定后,看望外婆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外公因饮酒离世后,我陪伴外婆的次数愈发频繁。
记忆中的外婆,性情温和,从未与他人争吵过,即便受了委屈也自己暗自落泪,极少抱怨他人。她饮食清淡,从不挑食,粗茶淡饭也吃得满足。外婆百岁寿辰时,我带着女儿和外孙女前去祝寿,还拍摄了短视频发在微信视频号上。那时的外婆,生活仍然能够自理,她慈祥的脸上依旧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却遮不住她眼中的温柔。
可谁能想到,过了百岁生日后的那个冬天,在一个村干部为外婆办理爱心卡的日子里,外婆还让帮她办爱心卡的村干部帮忙盖了下被子,在村干部离去后不久,外婆竟在无人陪伴时安然离世。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重重一击,满心都是遗憾与思念。那些没能陪在外婆身边的日子,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如今,每念及外婆,往昔的点点滴滴便如繁星般在我心头闪烁。那些与外婆共度的时光,无论是泥墙房里的温暖,还是樟树下的欢乐,都成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外婆的爱与坚韧,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我前行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外婆温和又坚定的面容就会浮现在我眼前,给我勇气和动力。
外婆虽然离开了我至今已经三年时间,但她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心中。我知道,她会在另一个世界默默地守护着我,守护着我们这个家。我对她的思念,也会在岁月长河中悠悠流淌,永不干涸。我会将这份思念化作对生活的热爱,好好生活,带着外婆给予我的力量,勇敢地走下去。
郭沫若杯全国诗书画大赛!!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
大赛日期:2025年2月19日--4月18日
主编投稿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郭沫若,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中国现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中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思想家、书法家、政治家。
为纪念郭沫若先生,弘扬民族文化,我国引航级文化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特发起“郭沫若杯全国诗书画大赛”,欢迎广大爱国志士踊跃参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详细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3、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3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4、补充:作品文责自负。
三部文学大典全国征稿,欢迎咨询投稿!!
1、《传世孤本》隆重征稿!
2、《见证大国崛起的百位功勋文艺家》隆重征稿!!
3、《中国当代文学史》
主编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一、投稿事宜:
书画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总会长:尹长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