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山有约(组诗)
铁二师 谢克强
大洪山有约
不巧 大洪山招手相约
此刻 行走郁郁葱葱的山里
我知道大洪山古称绿林山
著名农民绿林起义就源于此
这也是东汉刘秀的发祥地
史称“光武中兴,兆于绿林”
抬头仰望 天空释放出湛蓝
湛蓝的天空下飘浮着白云
那白云似将悠远的历史带走
只剩下一处处历史遗址
供后来人探究 游览
我无意游览那些遗址
也不想去观赏文化景观
诸如去两王洞里探幽
到洪山寺里参禅
或者去泡大洪山温泉
我来大洪山
只想作一件最简单的事
那就是作一次深呼吸
呼出肺里久贮城里的污浊
深深吸进大洪山的新鲜
真要感谢大洪山招手相约
这森林与山野的翠绿与清新
让我有了一次肺腑之旅
炎帝神农故里
葱郁苍翠的烈山 醒着
烈山下的一个山洞 醒着
告诉我 炎帝诞生于此
农耕文化博览园 醒着
园里展览的农具种子 醒着
告诉我 炎帝开始了种植
花岗石雕刻的功德碑 醒着
碑上遍尝百草的画 醒着
告诉我 炎帝发现草可治病
烈山上青青的茶林 醒着
不远处翠翠的桑叶 醒着
告诉我 炎帝尝试种茶养蚕
涓涓细流的神农泉 醒着
熊熊燃烧的圣火台 醒着
告诉我 炎帝水火创造了生活
凝视前方 慈祥又不失威严
九十五尺高的炎帝雕像 醒着
告诉我 什么是九五之尊
而醒着的炎帝故里
昭告普天下的炎黄子孙
可来此地寻根
在擂鼓墩,听编钟奏乐
此刻 坐擂鼓墩旁
坐在随州历史博物馆里
听奏响的编钟 壮怀激烈
声声 唱黄钟大吕
曾经 不死的青铜
以烈火冶铸的凝重与冷峻
在不死的时间里缄默不语
无奈青春歌唱的年华
竟被墓穴囚禁埋在地底
喑哑了两千多年
所幸一次无意的挖掘
只见曾侯乙饮血的青铜剑
早已折戟历史断层里
而喑哑两千年多的编钟
却以苍青的青春之歌 依然
轰响着铜的音韵
苏醒的青铜之韵
风一样来来去去回荡
穿过山的起伏水的起伏
也穿过时间与岁月的起伏
岂只复活了音乐之魂呵
不也复活了历史
是的 当我听着编钟奏乐
这两千多年前的乐声
不就是一个民族 雄居东方
崛起的序曲么
汤池的汤
据说 李白寻踪而来
沐浴完玉女汤之后
竟来了诗兴 信手写下
“神女殁幽境
汤池流大川”
一时间 汤池声名鹊起
引多少高官名流商贾雅士
接踵而至 争浴玉女汤
时光纵然流逝了千年
如今依然如此
这不 我乃一介草民
也经不住这玉女汤的诱惑
只因这荡漾的玉女汤里
含有各种稀有的硒锶元素
可疗治风湿、关节炎
和我一起赶来的伙伴
匆匆忙忙卸下疲惫的身心
一溜沉浸滑爽的汤池里
不想泉水温情地拥抱着我
晃若触摸隔世的柔情
其实这池里所有的水
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馈赠
不说汤水的疗治效果
仅一池的温情脉脉
就让人忘记爱的辞语
若不信李白和我诗的广告
你不妨来汤池体验一回
百度图片 在此致谢
谢克强,原任铁道兵第二师文化干事、湖北省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等职。1972年自《解放军文艺》发表作品,有诗入选《中国新诗百年诗选》《中国新诗百年诗志》《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等三百多部诗选;著有诗集散文诗集《艺术之光》《三峡交响曲》《母亲河》等18部及《谢克强文集》8卷。有诗在北京、上海、南京、沈阳、西安、长沙、武汉等省市文学刊物获奖,散文诗集《断章》获新时期优秀散文诗集奖和第十一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