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家族之文脉 扬先祖之典范
文/王英
(原创 家在山河间
2025年03月04日 08:01 山西)
吾有幸出生于书香世家,系隋末唐初大儒王通之嫡裔。先祖皆为饱学之士,诗礼传家,遗风远播。吾自幼蒙家学熏陶,受先辈之风骨濡染,感怀颇深。
先祖王通、王绩、王勃,后人尊称“三王”。
王通不图仕进,著述讲学,以弘道为已任,培育将相之才,桃李遍天下,史称“河汾门下”。其志在兴复圣道,挽世风于颓靡。
王绩系王通之弟,少负逸才,性情简傲,游历天下,诗酒自娱。其田园诗作清新淡雅,质朴自然,洒脱随性,不事雕琢,诚为一代诗坛巨擘。
王勃系王通之孙,旷世奇才,年少成名。惜乎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其文思泉涌,构思无滞,以锦绣文章,抒凌云之志。其佳作光芒万丈,文绩卓著。《滕王阁序》更是文采沁心,冠绝古今。被称为初唐“四杰之首”,为后世仰之弥高。
诸公之德才,如熠熠星辰,照亮吾前行之路。
童稚时,吾常于故纸堆中寻得先祖旧藏。虽书页泛黄,蠧痕斑驳,然每展书卷,墨香盈袖,仿若与先辈晤对。
及长,入校求学,虽粗衣粝食,冻馁交加,亦不改向学之志。夏日以艾蒿驱蚊,就昏黄灯光,苦读经史;冬夜砚台结冰,手指皲裂,仍握笔不辍,抄录典籍。吾深知,知识乃立身之本,只有伏案苦读,博学厚积,方可继先祖之志。
农忙时节,适逢假期,吾亦助父母劳作,躬耕陇亩。田间小憩之际,则手不释卷,默诵诗文。路人皆叹吾痴,然吾心自守,唯书可解吾忧,可启吾智。
求学之路荆棘丛生,然向学之心矢志不渝。吾常思立身于世,当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明圣贤之理,养浩然之气。不忘肩负传承家族文化、弘扬正道之重任。不为世俗之名利所惑,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之操守。
回首往昔,感慨万千!幸得知识之滋养,先辈之导引,方能砥砺前行,困境奋起。承家族之文脉,扬先人之典范。吾将以己所学,为社会之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或传播正道,启迪后人;或投身教育,培育英才。不负家族之荣光,无愧先哲之教诲。使家学得以传承,让圣道亘古绵延。
书法,乃华夏之瑰宝,文化之精髓,修身之要道。
书法之形,从古朴之甲骨,演变至规整之篆、隶、楷,再转至灵动之行、草。其源渊远,肇于上古,绵延千载。
书法之妙,以笔墨线条,展万象之姿,含乾坤之理。与纸上挥斥方遒,与天地生命论道。
习书者可在笔锋运转之时,墨韵浓淡之中,结构疏密之间,章法和谐之处,抒情释怀,陶冶情操。或凝神定气,澄心定虑;或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吾喜好书法久矣,但初涉之时,走了侧门旁道。不傍窥尺牍,无俯习寸阴,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聚墨成形,任笔为体,挥洒自由,满纸败笔。审视所书,暗自伤神,心灰意冷,几欲弃笔。又念及古人学书之坚毅,终不忍舍离!
至此,吾潜心临摹,窥其堂奥。观古帖之神韵,悟笔法之精妙。长短、曲直,欹正、开合,日夜揣摩,逐字剖析,察其结构,体悟疏密。心无旁骛,杂念不生,将身心融入笔墨之间,尘世之喧嚣皆抛脑后。酷暑盛夏,蚊虫环绕,汗流浃背,吾笔耕不辍。寒冬腊月,手指冻僵,屈伸不利,吾呵气取暖,仍未曾停息。遇败笔而不馁,得佳作而不骄。渐成沉稳平和之性,有布局谋篇胸襟。数年之余,略有小成。
随之,吾又研习书学理论,感悟古人书法的多端变化。有如悬针垂露之异状,奔雷坠石之雄奇,鸿飞兽骇之殊姿,鸾舞蛇惊之状态,断崖颓峰之气势,临危锯槁之情形。以及翰不虚动,下笔有由,心手双畅,智巧兼优之道理。习作时体验疏可走马,密不透风,顾盼呼应,气脉贯通,“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除繁去滥,睹迹明心。一笔一画,有感有悟。
多年的习书历程中,吾常于夜深人静时伏案挥毫,与贤哲对话,向智者求教。虽历经无数磨难挫折,但悟出一些书法之道。深知博大精深之内涵,华夏独擅之识标,天地神灵之使命,民族精神之光耀。吾辈能沉醉墨香,在书道探寻人生之真谛,提升修养,传承华夏文化之瑰宝,是莫大的荣幸矣!
作者简介:王英,1954年出生,祖籍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系历史名人“三王”(王通、王绩、王勃)之嫡系后裔。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山西省运城市文联副主席;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文联第八届委员会委员;运城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等职。是享有盛誉的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北京“中国美木馆”、“北京今日美术馆”、“天津市国际书法艺术节”、“陜西省博物馆”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日本国及国内有关部门收藏。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