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师范生活
作者:何武平/陕西宝鸡
难忘青春,难忘岁月,难忘我的师范生活。1985年秋季,我来到了陕西省凤翔师范85级5班,开启了3年的求学生涯。
开学的前一天,我带着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粮油关系证明,坐着班车由宝鸡市区经虢镇,由虢镇北门绕盘旋公路上到塬上,班车在凤翔塬上绕来绕去,我只记得有西刘,石落务,就到了凤翔县城,这是我第一次到凤翔县城,县城规模不大,规划有序,下班车后向东过了文昌巷不远就到了我们学校。当时学校大门向北,正对校门外面是民居和田地,校门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建筑,一个大门一个小门 ,大门是行车道,小门是人行道。两个门之间用一个柱子隔开,柱子东边就是人行道 ,西边有五六米宽的钢管架子大门,这就行车道,平时我们出入都是走左侧的人行道。站在大门外驻步观察,围墙,校门整个建筑,饱经风雨,饱经沧桑。虽说年代久远,但不失古朴典雅,端庄厚重。
进入校园,道路正前方二三百米就是宽敞明亮的四层教学楼,教学楼东西布局,向北形成一个转角,在当时那个年代的确感觉高端大气,有一定的时代化气派。道路左侧是学校大礼堂,平时就是我们的饭厅,只有学校有重要活动时才真正当做大会议室使用。
礼堂东南角是三排东西布局的青砖大瓦房,是学校教师的宿舍。道路右侧正西边是教师家属楼和三层的老旧教学楼 ,当时已经改成我们的学生宿舍 ,入学后我们就住在这里,铁架子床,上下两层,一个教室能住近30个学生。
西南方向就是古色古香中式结构的四合院 ,当时称中院会议室,会议室的正西侧就是当时最有西方风格的建筑二层崭新的建筑,那就是学校图书室,当时是最时尚,最具特色的设计。
沿着道路继续前行,绕过教学楼,下几个台阶,就到了学校操场,操场成长方形布局,足足有20000平方米,全是传统风格的纯天然土场地,环绕操场有一个标准400米运动跑道,场地中央建有足球场和篮球场。
抬头眺望,最南边就是古老的凤翔古城墙,城墙全部用黄土夯制而成,高足足有八九米,也不知它建与哪个年代。历经风雨侵蚀,依旧雄伟壮观,尽显古老韵味。
记得当时报名那一天是9月7日,老生已经开学上课好几天 ,下午吃饭时间,校园广播传来了对新生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从广播中我才知道我们85级有12个班级,近600名学生。后来才知道前7个班级是普通师范,8到12班是民教班。
开学第一课是班主任童老师的《文选与写作》课,童老师讲授的是郑振铎的散文“海燕”一文,老师的课文朗读激情飞扬,热情奔放,深深打动我的心田。杨老师教的《代数与初等函数》课,讲授清晰,条理清楚,富有特色的地方语言把集合的定义与集合中的元素二者的关系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头脑最深处。和蔼可亲的化学老师讲课语速不快不慢,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抑扬顿挫,绘声绘色,把抽象的摩尔概念讲的活灵活现。摩尔的定义至今理解深刻。美术曾老师总结的素描技法,铅笔作画,讲究线条,手腕灵活,左右摆动。见解独到,总结到位,操作性强。一个个老师的课程,都特色鲜明,独具特色,各有千秋。使我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受益匪浅。老师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谆谆教诲至今在耳边萦绕,记忆犹新。
师范的学习大家都很努力,每天晚上的自习课教室安安静静,下自习后仍有一些同学选择继续学习,迟迟不肯离去,在这个浓浓的学习氛围中我也倍受鼓舞,早上,我们在操场边放声朗读,傍晚,我们在教室复习,思考,巩固,预习。春天,我们在运动会上挥洒汗水,金秋十月各班又积极排练,准备参加学校的诗词朗诵,歌咏比赛。
初夏时节,班级都要组织大家郊游,参观。冬季,学校大礼堂都要组织庆元旦文艺汇演,刘老师的独唱,《十五的月亮》,老教师曾老师的手风琴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悠扬的歌声,优美的旋律至今在在耳边回档。白老师的最简单,最基础的BASIK编程语言,利用计算机排序,编程序找素数,编程序求和,求积等等一系列问题极大提升同学们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有各种社团,组织演讲比赛,粉笔字比赛,有人说,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师范,这话说的非常好。一个好像是83级的同学,每天早上早早来到操场,一遍跑步锻炼,一遍跟着收音机学习着英语,他的学习精神,在同学们中传为佳话,我们都称这位学长为时间老人。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一晃就结束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从开学的第一天一直持续到第三年的7月初,毕业考试结束后,学校租了十几輛班车,我们挥泪告别了培养教育了我们三年的恩师,带队老师送我们到区文教局,清点人数,交接手续,我们即刻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岁月流转,青春已逝,从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到年过半百,两鬓白发。三年师范,我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念,丰富了知识,增强了体质,提升了能力。我拿着人民助学金读完了师范,如今,在中学数学的岗位上我默默坚守了快40年,我不是一个优秀的毕业生,最多只能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一生也只会做一件事。
历史不能改写,人生没有假设。我不求来生干什么,我只知道活在当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说步履维艰,但仍然要意志坚定,初心不改,砥砺奋斗。
共2024字 2025年2月27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