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回忆,更是人生总结
——阅读《昨日的世界》的感想认识
陶玉山

茨威格,一个专为写作而生的天才作家,他被誉为“人类心灵的捕手”。这个特点在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昨日的世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部书,既是茨威格的私人记忆,也是欧洲昨日时代的真实印记。它的副标题是“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与其说是“回忆”,不如说是“总结”更为准确贴切。
狄更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这句话用在茨威格身上应该是最恰当的。茨威格的一生是文字难以描述一二的。他的充满挫折,艰辛的一生不但没有把他打倒,反而让他更有力量去面对现实。《昨日的世界》就是最好的说明。在这部绝笔之作中,茨威格用一生的回忆,向一个时代告别,向自己的一生告别。出众的文笔,赤诚的态度和丰富的内容,让他成为全世界范围内被翻译成语种最多的德语作家,其中披露的许多独家欧洲文坛及知名人物的资料不可多得,更是让有关专家欣喜不已。为此,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由衷赞赏,“他有着独特的天赋,能够栩栩如生地重现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做你自己,说你的感受。因为那些重要的人物并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并不重要。“写这些并非由于我很重要,而是想记下那个时代。”本着这种想法,茨威格用心写出了这部“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的书,给我们这些没有经历那个时代的人留下了不可弥补的珍贵的历史第一手资料信息。他以饱满的热情、平实顺畅的文字叙述了他所熟悉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他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以及他对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感受。记录了当时欧洲从一次世界大战前夜到二次世界大战的社会现实 披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自己的心迹。让我们深深感到,在他的这部遗作面前,人类所有的困惑、痛苦都不堪一击。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时常感慨;不得不暂时合上书稳定一下情绪再去阅读。什么都可以删掉,唯独记忆删不了。因为记忆是可以永存的。尽管昨日的黑暗与痛苦已经消逝,但历史仍然深埋在每个见证者的记忆里,难以抹去。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每一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人生迷茫处,就去阅读茨威格吧。你所有的低谷,他都经历过。他懂得你人生所有的痛,也能让你重燃对生活的饱满热情。《昨日的世界》就是一部值得你好好阅读的书。茨威格“出于绝望”,以感人至深的笔触写下了“我一生的历史”,以此纪念一段美好的岁月,并尽一个在文明倒退时代中的“手无寸铁,无能为力的见证人”的义务。茨威格从他出生的城市维也纳和自己的犹太族家庭写起,把个体的命运与巨变的时代自然地融为一体,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人与事,展现了他生活过的城市与世界闻名的作家、音乐家等的来往;一直写到1939年9月他已满60岁。时值二战爆发。“我们这些60岁的人的时代彻底结束。”可以说是写透了所有在动荡时代下的人类共同的悲惨体验。
茨威格在这部书中带我们走进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希特勒的上台,让被迫流浪的茨威格看到了人性的泯灭,道德的丧失,人道主义理想的彻底破灭。在生命的尾声,他用最赤诚悲情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理性、温情的“黄金时代”是如何因为战争,转变为一个非理性、躁动,激情与毁灭的“混乱时代”。作为一名和平主义者,茨威格以他特有的文风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我们不了解、甚至是知识空白的那个时代的风貌与冲突。让人感叹到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流亡岁月把悲伤拉满,作者他就像无根的浮萍,四处漂泊流浪。往昔的安稳、荣耀,成了遥不可及的幻影。即便如此,书中仍藏着一丝倔强的希望。
两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彻底摧毁了茨威格遍体鳞伤的人生。饱受心灵煎熬的他完成了这部大作后,没有等来出版,就和妻子一起双双自杀离开人世。令人悲恸,遗憾不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书也是他为了缅怀故土而写。读完了这部书,你会有一种灵魂升华了的感觉,对世界,对生命,有了新的体会感受。你说不出这是什么体会,什么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觉得自己和过去的理解认识不一样了。人生中特别要记住的日子,要比平常的日子闪亮的多。真得如同作者所说:“经历了光明和黑暗,才算是真正生活过。”
阅读了这部回忆经历过往的作者半自传的书,就像是穿越到那个时代,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渐渐理解了茨威格为什么会选择在个人安全无虞的战时结束自己的生命。以前只是单纯片面地认为他是脆弱的,这个少年成名的天才心理素质不过硬。他不是不知道战争总会结束,不是不知道这个世界总会重归和平。只不过那个和平不会再是他前半生一直生活着的熟悉的时代。他看到了未来,但是,对未来彻底绝望了……我们看见的,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侧面。读懂了这部书,也就理解了一旦失去了过去所拥有的自由和美好的世界,是一种怎样的绝望。这部书调子灰,真挚到让人觉得是捧着作者的心阅读,掩卷不免喟然长叹……
余华说过:“我对那些伟大的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这句话说出了我的心声。因为我阅读《昨日的世界》就有类似的认识和感受,这部书真得是能够让我们读者在思想、情感、认知上得到帮助、启发,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让人切实认识到读一部好书,是一年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更加明白了有些书一旦读完,你的世界再也不同。
茨威格这位“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文学史上的“传记之王”,用《昨日的世界》这部厚厚的书告诉我们:真正的释怀,从来就不是忘记或放弃。而是不管记忆多么滚烫,心中再也不会有波澜。也就是说,越不过去的从来不是山,而是数不清的执念。我年轻时就非常喜欢敬仰这位作家。因为他用自己的一生启发告诫我们:生活中最可怕的事,并不是被别人拒绝或瞧不起你,而是你主动抛弃了自己。不管别人怎么看你,也不管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会发生什么,你必须做自己的坚强后盾。一直以来,只要看到他的书出版(甚至同样一本书,译者不同),就毫不犹豫地购买,如同宝贵珍物一样,摆放在书橱的显要处,隔一段时间随手拿出一本重读并写笔记心得,这已经是多年来的一个习惯。我想,只有这样,才是纪念这位我无比敬重的大作家最好的方式。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