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梅
在记忆的深处,有一段时光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明亮。那段时光如同被美图秀秀处理过的老照片,滤镜都挡不住那个自带BGM的男人——我的启蒙老师马丙伍。
那是我与小马老师相遇相伴的日子。他不仅是我童年的启蒙老师,更是我人生中第一位如兄长般的引路人。
这位十八岁的青年教师,用他清奇的画风把我从“学渣预备役”拽成了“双百分选手”,堪称教育界的泥石流。
他的身影,如同一盏明灯,在我懵懂的童年里,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再迷茫。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站在大队部的教室门口,心中满是忐忑。我是一个插班生,从外地叔叔家回来后,姐姐已经上学了。我羡慕极了,于是央求姐姐带我一起去学校。姐姐答应了,她告诉我,要先去问问小马老师,看他是否同意我插班。我紧紧握住姐姐的手,心中满是期待。
当姐姐放学回来时,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兴奋地对我说:“小马老师同意了!” 那一刻,我的心中如同绽放了一朵鲜花,满是欢喜。姐姐告诉我,小马老师是个眉清目秀的大帅哥,虽然才十八岁,但人很稳重,课讲得非常好。我心中对这位未曾谋面的老师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第二天,姐姐带着我来到了她的教室。这间教室并不在新华小学的校园内,而是在学校东边大队部的一间平房里。因为学校教室满了,这个新增的小班只能借大队部的房子临时上课。大队部离学校不远,站在教室西边的山头,就能看到学校第一排教室和前面的菜地,一直望到南边的大路。学校没有围墙,四周有小河环绕,只有南北两个出入口可以通行。
当我满情希望跟着姐姐踏进大队部教室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石化——这哪里是教室?分明是叙利亚战损风装修样板间!土坯墙上的裂缝能塞进铅笔,昏暗的茅草屋连窗户都没有,跟西边不远处新华小学高大宽敞的排排大瓦房形成惨烈对比。我跟着姐姐坐在靠后面的位置,昏暗而压抑,心中满是失落。
当小马老师夹着书本走进教室时,我差点以为他是来教室拍偶像剧的。白衬衫熨得能当镜子,小分头比前排女生的麻花辫还整齐,往讲台前一站,活脱脱从琼瑶剧里穿越来的男主角。可惜他遇到的是我—— 一个能把一本《毛主席诗词》倒背如流却连铅笔也不会握的奇葩新生。
第一堂课开始了,我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注意力无法集中。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让我写几个字,可我连笔都不会拿,更别提写字了。姐姐耐心地教我,但我依然不知所措。这一幕,后来成了我几十年的噩梦,总是在梦中梦见自己拿着笔却写不出字,急得满头大汗。 我胆小、内向,不爱讲话,上课坐不住,听不懂老师讲课就低头趴着,也不爱看黑板。坐累了,我就想出去走走,顺便上个厕所。一堂课下来,我总要出去好几次。老师问我出去干嘛,我却羞涩得说不出口,只能低头溜走。姐姐不停地提醒我,上课不能随便出去,有事要举
手请假。可我哪好意思跟一个眉清目秀的大青年说这些,便依然我行我素。 就这样,在大队部的教室里度过了最初的迷茫时光。我虽然没上过幼儿园,不会写字,不会算术,但我却满腹诗文。在我很小时的候妈妈就教我和姐姐一起背诵很多诗文,特别是那本红皮面的《毛主席诗词》,没多久我俩就轻而易举全本拿下,通篇几十首倒背如流,甚至连每页下面的注释都印在脑子里,记得清清楚楚。我妈惊喜万分,特地跑去新华书店买两本新的给我和我姐一人一本。那时我俩常被我妈医院那些小护士截道,不通篇背一遍毛主席诗词不让路过。
有一天,小马老师忽然让我坐到了靠门口的位置。这里采光很好,亮亮堂堂的,还能看到外面的风景,很惬意。我常常侧脸趴在桌子上,望着远处的青山,思绪飞得很远。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而我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还有那充满童趣的游戏时光。
在那个年代,我的症状堪称教科书级别:上课45分钟会申请几次户外VIP体验卡,作业本比脸还干净,最绝的是能在老师眼皮底下表演“秒睡神功”。直到有天小马老师突然发动声波攻击:“瞌睡虫!快去看看隔壁下课没!” 我趁机跑出去溜达一圈,上个厕所,清醒一下再回来。此后,小马老师经常在上课时让我出去看看那边学校下课没有。
有一次,我溜达到隔壁人家院子里和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聊天,逗逗她家草堆旁拴着的小羊,结果回来迟了半小时。我以为会被训斥,没想到小马老师只是笑了笑,说:“下次记得带上课本,顺便看看小羊。”
后来我才明白,这是老师给我量身定制的“课间放风许可证”。每当我在课堂上扭成麻花,他就会祭出这个杀手锏,让我光明正大出去晃荡。
其实,他那时是有手表的,知道下课时间。现在想来,这哪是老师?分明是行走的监控系统,精准掌握着全校的作息时间。大概是因为我姐姐跟他说我坐不住,他才这样照顾我这个新生吧。
就在这样迷迷糊糊的日子里,班级迎来了期末考试。考试成绩公布那天,全班同学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竖着耳朵听,个个盼望自己能得高分。只有我正忙着眺望远山,思索着山里面会不会突然走出位红衣红裙的神仙姐姐来,因为听老人讲过山里有神仙的故事。老师正说着:“这次考试大部分同学考得不错,也有几个同学没有考好,还需继续努力。我在这里要表扬一个人,她刚到我们班时间不长,但进步很快。这次考试,她是全班唯一一个语文、算术考双百分的同学。大家猜猜这个人是谁?”
我还在开小差,忽然听到老师报我的名字,以为是幻听,仍然心不在焉,老师又说了一遍我的名字。这时,全班同学们表情管理彻底失控——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得能塞鸡蛋,齐刷刷地看向我,他们看我的眼神仿佛在说:“这货肯定是开了外挂!” 我这才反应过来,老师表扬的竟是我!姐姐也兴奋地看着我,给我加油鼓劲。我将信将疑,但也希望自己真的能考出好成绩。我头脑一下子清醒,从此悟道开窍,知道该怎么做了,就在我入了真的时候学校放假了。
后来姐姐解密,小马老师早就暗戳戳给我开小灶:上课假装让我当“人体时钟”,其实是训练注意力;批改作业时在我本子上画小红花,美其名曰“给蚂蚁做记号”;最绝的是把古诗填空设计成寻宝游戏,让我这个背书狂魔不知不觉就搞定了算术题。更离谱的是,他还特地为我准备了一套“秘密武器”—— 一套只有我能解开的密码锁练习册,每次打开它,我都觉得自己像个特工。 假期里,姐姐带着我认字、读课文,教我写字。认字和读课文对我来说并不难,读两遍就能背下来。但学写字却不太容易。我拿着笔,父亲的大手握着我耐心地教我一遍遍写,到新学期开学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终于搬到了新华小学的校园里上课。校内几排大瓦房整齐气派,每个教室都有几个大窗户,窗明几净,宽敞明亮,学校环境非常好。只是学校离家很远。这是几个大队共享的一所“戴帽学校”,所谓“戴帽学校”,就是小学、中学连在一起,包括初高中在内,共有十几个班级。后来,高中部因为缺老师被取消了。
新学期的班主任还是小马老师。开始的时候,我上课仍然想着出去溜达,但已经能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了。
我们家离学校有好几里路,有时候学校打过预备铃了,我还来不及赶到学校。小马老师看到我还没到校,便会骑上他的自行车赶来接我。半路上接到我后,他把我抱他的二八大杠,直奔学校。打这开始小马老师就经常来接我。有时还来家里接,小马老师对我父亲非常尊重,每次见到他,都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王先生”。 他每次都只带我一个人,新学期我就喜提“校车”服务——小马老师的二八大杠。这位乡村F4成员每天上演速度与激情,载着我上演自行车版《头文字D》。后座追着喊“马小五”的熊孩子们,永远赶不上秋名山车神的漂移技术。有次他急刹车,我的冲天辫直接给他衬衫印了串糖葫芦图案,第二天他居然带着同款污渍来上课——别问,问就是最新时尚印花 谁能想到人民教师还兼职托尼老师?有时他看到我长长的头发很凌乱,还会帮我梳头。每当我顶着一头“金毛狮王”造型上学时,小马老师就会从衣兜掏出把檀木梳,三下五除二给我整出个公主头。后来这事传开了,女同学们集体患上“头皮瘙痒症”,可惜老师的美发服务是VVVIP专属。现在想想,他当年要是开个理发店,绝对能成为乡村时尚风向标。
小马老师帮我梳头的情景,成为我最珍贵的回忆。那时,我奶奶生病了,爸爸既要下地干活,又要照顾奶奶,根本没时间给我梳头。小马老师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小马老师平时很讲究,小分头总是纹丝不乱,白衬衫干干净净,西裤笔挺,身材修长,眉清目秀,白白净净。那时他才十八岁,是个标准的英俊少年。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个“韩范小鲜肉”。
在那个人均补丁装的70年代,小马老师硬是穿出了高定秀场的气场。的确良衬衫永远雪白,上海牌手表闪瞎人眼,最绝的是那双擦得锃亮的皮鞋——下雨天他宁可扛着自行车过泥坑,也绝不让皮鞋沾半点尘土。我们校长都没他气派,活生生把乡村教师当成了007来cosplay。
每到清明节,学校会组织师生上山祭扫烈士墓,那次小马老师带我们去爬山。走到半路,他突然停下来,指着远处的一片云彩说:“你们看,那朵云像不像一只飞翔的凤凰?”我们都愣住了,没人看出那片云有什么特别之处。他笑了笑,继续向前走,嘴里哼着轻快的小曲。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他不仅是个好老师,更像是个诗人,总能发现生活中那些被人忽视的美好。 小马老师的出现,让我原本单调的童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他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我帮助,还在生活上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他的鼓励和照顾,让我逐渐变得自信起来。有一次,县里举办作文竞赛,我被选中参加初选。比赛当天,小马老师亲自带我们去公社小学参加比赛。在去的路上,他不断地鼓励我,让我不要紧张,他的鼓励让我充满了信心。比赛结束后,我们还去小马老师家看望他漂亮的妻子,还有他那可爱的大胖儿子。
小马老师对我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努力学习,学会了在生活中寻找美好。他就像一位大哥哥,用他的耐心和爱心,陪伴我度过了那段难忘的童年时光。
时间过得飞快,我上初中时,我们全家搬到了外地。离开新华的那天,我心中满是不舍。我多么希望能再去看看小马老师,再去看看那间充满回忆的教室。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遗憾。多年后,我终于有机会回到新华,去探望那些曾经的乡亲们,去寻找那些遗失的回忆。遗憾的是,小马老师已经不在了。
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些人只是匆匆过客,而有些人却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然而,时间的流逝往往会带走那些我们最珍惜的人。有些人,或许因为距离,或许因为时间,或许因为命运的安排,最终会离我们而去。
小时候,我们总是以为那些爱我们的人会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以为那些温暖的时光会永远延续。然而,当我们长大后,才发现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过一段路的人,已经悄然离去。他们或许是我们的亲人,或许是我们的朋友,或许是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温暖和力量的人。 有些事不能拖,一拖就错过了。
有些人不能等,一等就不见了。 请珍惜眼前人,莫让遗憾成永恒。小马老师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留下的温暖和关爱,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后记:
小马老师小名叫“马小五”,学名叫马丙伍。他从小由奶奶带大,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据说他还有两个双胞胎兄弟,出生时夭折。
他的母亲也因难产去世。他是被奶奶用米汤救活的。我的这位酷毙了的启蒙老师竟是现实版美强惨:出生丧母,靠米汤续命,却把最明亮的笑容都给了学生。 现在每次看到偶像剧里的温柔学长,我都忍不住冷笑:“这届男主不行,还没我们小马老师十分之一帅。” 有些人生来就是芳心纵火犯,即便在灰扑扑的年代里,也能把教室变成星光大道。只是当年那个坐在自行车前杠的小丫头怎么也想不到,这位让她C位出道的导师,会永远定格在十八岁的夏天。但愿小马老师在天堂永远身披霞光,头顶彩虹满天。但愿小马老师的身后,能有千千万万个像他这样的老师,继续用他的善良和微笑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作者简介:
一位热爱生活的退休者。对戏曲、朗诵等艺术情有独钟。希望通过文字记录真善,用声音传递美好,在艺术的天地里尽情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