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游泳池)
郭黑儿戴着口罩睡觉的事,被他的一对红袁绍平发现了。袁绍平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把这事反映到朱分队长那里。
朱分队长觉得这个郭黑儿太典型了,为这事多次找郭黑儿谈心。朱分队长说,郭黑儿啊,讲究卫生本来没有什么错,但啥事都不能做得过了头;过头了,同志们就会对你有看法,甚至会影响到同志之间的团结。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后果,注意影响,注意个人形象啊!
郭黑儿对分队长的话无言以对,想到,这下子可完了,分队长对自己都有看法了。只好说,我不戴口罩总可以了吧!
朱分队长笑着说,小郭啊,问题可不是那么简单,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解决了思想问题,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郭黑儿不服气地说,我有什么思想问题,不就是戴着口罩睡觉吗?这是我个人的私事,又没有影响到哪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朱分队长认为郭黑儿有意顶撞自己,一个新兵蛋子,太不把自己这个分队长放在眼里了。很不高兴地说,那你看着办吧!
郭黑儿没有办法,只好毫不情愿地把大口罩悄悄地放进了自己的包袱皮里。
哪知道,这事却还没有完。在区队会上,分队长还把戴口罩的事添油加醋地作为典型来讲。不过分队长讲得非常玄,而且非常离谱。
他说,郭黑儿同志中刘*少*奇活命哲学的流毒太深了,过分地讲究卫生,生怕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今后当不了将军。他的这些活思想,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习惯,影响到同志们之间的团结。平常,他袜子很少洗,鞋子很少刷,衣服也窝儿八囊的。但在有些地方却过分地讲究卫生,在大冷的冬天,不但打开窗户,还要戴着口罩睡觉。
说到这里,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笑声和议论声。
怎么会有这样的事?
难道这是真的吗?
确实有点太过分了!
……
主持会议的池区队长看到混乱的场面,说:大家静一静,听朱分队长把话说完!
朱分队长接着说,通过忆苦思甜和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郭黑儿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但改正了开窗户戴口罩睡觉的不良习惯,还积极主动地倒痰盂打扫厕所卫生。
会场上,人们议论纷纷,对郭黑儿的所作所为,人们感到不可思议。
郭黑儿在会场上如坐针毡,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从心眼里郭黑儿恨死了这个该死的袁绍平,当然也包括分队长在内。过分讲卫生开窗户戴口罩,这事一点不假。但说自己想当将军,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不过对在部队混个一官半职,郭黑儿不是没想过,而且还是很有想法的。来当兵,哪个不想跳出农门,不想甩掉锄头扁担,端上国家的铁饭碗?这事郭黑儿做梦都在想!但对当将军一事,郭黑儿可真的没有想过。好像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吗?不过,当将军也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郭黑儿想这是不是分队长在向自己暗示着什么?本来郭黑儿就没有这些想法,这到给他提了个醒。郭黑儿对他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但不觉得可耻,反而感到无比自豪!
时隔两年以后,朱分队长调到了35中队,也就是中央警卫团的管理中队,成了一名职业兵,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志愿兵了。郭黑儿这才想到他的良苦用心,无非是想说明他带兵如何有方,对提高落后战士的思想觉悟他如何如何能耐,无非就是想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罢嘛!这个河北佬简直城府太深,太阴险太狡猾了!
从那以后,郭黑儿确实也积极过一阵子。每天分队的开水,他争着打,地板他争着扫争着拖。每晚班务会讲评,他都要受到分队长和同志们的表扬。听到表扬,郭黑儿总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郭黑儿的积极表现,这也引起新战士王胜明、吴双喜的不满和白眼。一次郭黑儿正在扫地,王胜明不屑地说,地这么干净,有什么扫头!这话听起来很平常,但郭黑儿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到,这小子肯定在嫉妒自己。但又不便于发作,把这个湖北佬顶回去。
有一次郭黑儿正在拖地板,吴双喜黑着一张驴脸说,地板才拖了,做给谁看呀!对这样的风言风语,郭黑儿更是受不了。
这样的窝囊气郭黑儿从来没有受过。郭黑儿觉得好像分队的所有人都跟他过不去似的。从小郭黑儿就在大人们的赞扬声中长大,从来还没有受过这样的挫折。一气之下,他干脆甩手不干了,情绪也显得十分消沉。
郭黑儿心想,这个湖北人真难打整,跟人们说的天上的九头鸟,地下的湖北佬那样,简直是害人精,根本就没法和他相处。这个辽宁人也一样,自己不想进步,还恶毒地攻击别人。辽宁人在郭黑儿心中的印象也是不怎么样的。辽宁人虽然能说会道,把死的东西能说活,把假话说得比真话还动听,但总是给人一种不诚恳非常虚伪的感觉。
几天以来,郭黑儿心里充满着仇恨,腔不开气不出,成天没精打采的样子。分队长发现了这一苗头,就找他促膝谈心,了解他的活思想。郭黑儿向分队长说了心里话。
分队长开导郭黑儿说,他们这些说法虽然欠妥,但都是新同志嘛,上进心人人都有,嫉妒别人这也不足为怪的。但不要怕别人对你说三道四有看法,人家对你越是有看法,你就越是要好好干。要不然,还真像别人说的做好事是为了得表扬嘞!当然,看法人人都有,你给别人什么样的看法,别人就对你什么样的看法啊!
郭黑儿想,你分队长说得才轻松,别人都这样蔑视你,你还有什么心思来干好工作。特别对分队长说的最后这句话,几年以来,郭黑儿一直都没有想通,一直都没有搞明白。难道他们的风言风语、风凉话是对的?难道自己就做得不对?郭黑儿曾经想过,自己当兵的年龄小,同志们应把自己当小弟弟看待才是。其实不然,在中央警卫团,在部队这所大学校,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也充满着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啊!
两忆三查运动开始了。即:“忆阶级苦、忆民族苦、查立场、查斗志、查工作”。朱分队长安排人去永定河边摘了一些柳树叶,在八所大墙外摘了一些榆树叶,掺和了少量的玉米面,做了一顿忆苦饭。人们一边痛苦地吃着难于下咽的忆苦饭,一边忆苦思甜。纷纷表示要不忘阶级苦,民族恨,牢记血泪仇,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健康做贡献。
在忆苦思甜中,部队有时请来来京的战士父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万恶的旧社会地主资本家对劳动人民残酷的剥削压迫,对年轻的警卫战士进行活生生的阶级教育。由于有的战士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开始还讲得非常切题,讲到讲到就跑题了。一下就讲到三年困难时期,在集体食堂,人们饿肚子的问题。甚至演讲者的情绪比忆阶级苦民族恨还激动。看到情形不对,主持会议的部队首长赶紧刹车,避免了一场不应有的政治风波。
郭黑儿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对阶级苦民族恨根本就没有任何感受,找不到任何感觉。他找到来部队探亲的副分队长的父亲,想请他讲讲旧社会的苦。在食堂侧边的小屋里,郭黑儿听了半天,虽然知道旧社会很苦,但自己还是找不到苦的感觉在哪里。
请老贫农忆苦思甜,这只是一种形式。郭黑儿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这一形式,作为争取进步的契机。用别人的话说,叫做出风头。
郭黑儿借助两忆三查的东风,虽然背着沉重的包袱,但仍然打水扫地搞卫生。而且还把走廊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他有时还利用中午午睡的时间,一个人跑到后面的厕所里,把大粪一勺一勺地掏到粪车里。大粪的确很臭很脏,郭黑儿小心翼翼地掏着,生怕大粪溅到自己的身上。午睡时间到了,战友们一个走进厕所,郭黑儿才停止了掏粪工作。这是郭黑儿有意这样做的,好让别人看见,让别人觉得他自己不是那种怕苦怕脏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别人看到眼里,多次受到分队区队领导的表扬。在一年一度的五好战士评比中,郭黑儿被评为了五好战士。喜报由部队寄回家中,父母亲在来信中说,儿子出息了,没有辜负父母亲和乡亲们的希望。
(作者和母亲、侄儿在故宫午门前合影)
作者简介
涂国模,姓涂,名国模,字雪夫。四川省中江县人。曾供职于中央警卫团,中江县委组织部,德阳市纪委、文联。川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四川省作协会员。
作品自上世纪90年代散见于《高中生》、《南方航空》、《作家村》、《公仆与信访》、《大理文化》、《德阳文艺家》、《九寨沟》、《人民文学》副刊、《华西都市报》、《西部开放报》《东方作家报》、《德阳日报》、《德阳广播电视报》、等报刊杂志。
2001年开始在《榕树下》、《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网》、《汉语文学网》、《晋江文学网》、《中国作家网》等网站发表网络作品,其亲情、游记散文深受网友的推崇和厚爱。
2011年,《涂雪夫游记散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6年,小说集《梦回京城》、《爱在深秋》,散文集《情系山水间》、《难忘的亲情》与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签约,制作成电子书,如今已经在京东、亚马逊、咪咕、微信阅读等多家网站销售。
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涂雪夫,请你百度一下涂国模,《百度百科》收录了他详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