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着快乐着——做《精神卷》编辑有感
史锡腾(原铁二师)

2024年12月8日,各组编辑把最后的校对稿发给编辑团队,《不朽的军魂·铁道兵精神卷》(下称《精神卷》)的编辑过程完成了最后的工作,这次历时长达一年多的编辑任务也终于结束了。12月26日,我接到了发行组陶玲给我发来的发行清单:《精神卷》终于可以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还在2024年3月下旬,我有幸进入这本书的编辑组,并且还勉为其难地当了“实践篇”编辑二组组长。其实据了解,这个工作可能很久前就开始进行了,只是由于人手不够,或者加上其他一些工作的影响,这件事情一直没有继续进行,现在重新上马,又添加了几名编辑,这项工作就重新开工了。
参加进了《精神卷》的编辑小组开始工作后,才深深体会到这次编辑工作是比较艰苦的。因为:作者都不是经常在群里写稿的人物,他们有的是不同部队的战友,有的是地方上的作者,甚至还有当时在读的研究生;有些在网上发表的文章,甚至连姓名也不是真实的;其中几位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哪里去了也不知道,要找到他们商讨修改很困难,要寻求他们的简介更是无从找起。其中有不少稿件因为质量好,是从网上下载的,作者在哪里都不知道;也有些文章反映了一些老兵们的重要活动,但由于内容还需补充,质量还需提高,还要做深度修改。而刘政湖站长作为主编,他的要求是很高的,是好文章就要选进去,“找作者再想办法!”最后在他的“逼迫”下,这些作者都还是一个个找到了,他们有的在新疆,有的在大兴安岭,有的在四川…其中有一篇文章内容很好,但文字需要修改,终因作者自己不愿意配合,只好放弃;一位到处游荡,走遍了成昆线的小伙子难寻踪迹,最后还是被找到了。另外,比如仙桃战友联谊会的事迹,他们提供的资料寥寥无几,也不成系统。正好郑建平、王林山战友带领团队来武汉,然后一起去仙桃访问,见到了他们团队的几员大将,大家坐在一起仔细交谈,又在联谊会负责人之一的答方筹的倾情帮助下,终于完成了这一稿件。
在我们这个编辑二组中,李春玲编辑工作积极主动,分配工作时,她主动承担了最多的一份,在以后的工作中,她都是有求必应,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
我刚接手时,有战友交代说翟基生战友身体不好,希望少给他分配一点任务。但是在其后的编辑工作中,他以娴熟的编辑经验和高超的文字水平主动帮了大家很多忙,而且又添加了几篇有分量的文章。
在编辑过程中,二组的编辑白保存、林晓雷等战友都尽心尽力地完成了任务,还有孙建敏和张东等在寻找作者和文字校对工作中都给了我们有力的帮助。
既然说到实践二组,那当然应该还有个实践一组。一组虽然是我们“隔壁邻居”,但我们两个组其实就是一家。在二组群里,有一组的组长郑建军战友,当然我也在一组群里有个“座位”。郑建军是这本书的老编辑,在我们群里给我这个新编辑帮了不少忙;我待在他们一组群里,纯粹就是诚诚恳恳学徒的。郑建军对这本书的编辑工作非常熟悉,我有什么不懂的事就请教,两个组合作得非常和谐!
编辑工作的最后,一切都完成了,以为可以松口气了,谁知站长又让我们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结果又查出了不少问题,于是又是一次不小的修改……
现在,这本被称为“精神卷”的书受到大家一致好评,我们这些《精神卷》的编辑也享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

作者史锡腾
槛外人 2025-2-26
